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1篇
安全科学   5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45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51.
放射性核素60Co在蚕豆-土壤系统中的迁移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模拟污染物的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60Co在蚕豆-土壤系统中的迁移和分配动态.结果表明,60Co由表层土壤进入系统后即在系统中发生迁移,经根吸收的60Co能够向其他各部位迁移.蚕豆植株中60Co比活度起初随时间迅速增高,当达到某一最大值后开始下降.根中60Co比活度显著高于植株的其他部位,蚕豆各部位中60Co比活度的大小顺序为根>豆秸>豆壳>豆粒;土壤中60Co主要滞留于表层6cm内,其比活度与距土壤表层深度呈单项指数负相关;60Co在蚕豆-土壤系统中比活度的动态变化规律由多项指数描述;蚕豆对土壤中的60Co具有一定的富集能力.  相似文献   
52.
焦化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共代谢降解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焦化废水中的几种主要难降解有机物吡啶、萘、氯苯、苯、二苯酚等 ,利用瓦氏呼吸仪测定微生物耗氧量的方法 ,对它们在单基质和共基质条件下的可生化性进行了实验研究 ,初步了解了共代谢降解焦化废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生理生化特性 ,为焦化废水深度处理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3.
青藏高原纳木错流域河水主要离子化学特征及来源   总被引:19,自引:12,他引:7  
高坛光  康世昌  张强弓  周石  徐彦伟 《环境科学》2008,29(11):3009-3016
2006年6~10月对青藏高原纳木错流域你亚曲、曲嘎切、昂曲3条河流进行了连续采样,同时在2005年9月和2006年9月2次环纳木错考察中采集了其他河水的样品.河水中主要阴离子(Ca2+、 Mg2+、 Na+、 K+)和阳离子(Cl-、 NO-3、 HCO-3、 SO2-4)的分析结果表明,你亚曲、曲嘎切和昂曲的离子总量(TDS)分别为79.48、 23.44和111 mg/L.离子总量明显低于青藏高原及我国其他河流,且相互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 3条河流中,曲嘎切为重碳酸盐钙型水,昂曲介于重碳酸盐钠型和重碳酸盐钙型之间,你亚曲的化学类型介于两者之间.河流水化学的时间变化显著,而且与流量成一定的反相关关系.利用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得出:你亚曲河水主要化学成分来源于碳酸盐中的Ca2+和HCO-3;曲嘎切来源于冰川融水以及碳酸盐中的Ca2+、HCO-3和Na+;昂曲则来源于蒸发岩中的Na+、Mg2+和Cl-.  相似文献   
54.
西藏中部巴木错湖泊面积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气候变化影响,西藏中部内陆湖泊在最近10 a来出现了水位上涨、湖面扩大等情况。采用遥感技术及统计学方法分析了西藏中部巴木错湖泊面积年内、年际变化及其原因。结果表明:①湖泊周边班戈站的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年平均地温以及年平均相对湿度等呈现增加趋势,年平均风速显现下降趋势;②2009年的面积在2月、5月和8月出现了三个"峰值",主要与湖面封冻、气温升高及降水增加等有关,年际变化呈逐步增加趋势;③经线性相关、多元回归等分析发现,年内变化受各月面降水量AP、蒸发量E和气温T的影响,合计贡献率为90.0%,排序为AP>E>T;年际变化受年平均风速SWS、7月降水量P7、平均地温ST和气温T的影响,合计贡献率为65.2%,排序为SWS>P7>ST>T。  相似文献   
55.
Tests using reconstituted samples have been performed to assess the diffusive transport of 137Cs and 60Co through natural regolith materials from a region in South Australia being considered for a radioactive waste repository. A double diffusion cell apparatus made of polycarbonate resin was developed to estimate the effective diffusion (De) and sorption coefficients (Kd) that allowed large withdrawals from the source and collector cells and has enabled tests with low concentrations of radioactivity. An alternative to porous stainless steel filter plates has also been used to reduce uncertainty in test interpretation. Analysis of the transient data used a staged method of the Laplace transform to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the volume of the samples withdrawn from the apparatus during testing. At test completion samples were cut into slices and analysed for radionuclide concentration. Data obtained from the sliced samples confirmed that both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data produced acceptable mass balance. The De values obtained in this study were of the order of 10−6 cm2 s−1 for both species, higher than previously published data. The Kd values from the diffusion and batch sorption tests were in reasonable agreement for 137Cs, but an order of magnitude different for 60Co. The sorption of the latter radionuclide was strongly pH dependent, and this dependency during diffusion tests would benefit from further investigation.  相似文献   
56.
影响土壤中钴活性的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大样本统计分析上土壤性质对钴活性的影响及研究改变土壤pH值,有机质和氧化还原状况对钴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它土壤性质不变情况下,全钴提高,活性钴的数量增加,锰氧化物的作用则相反,在酸性及还原土壤中,土壤pH值,浸提剂pH值对钴的提取量有极显的影响;在中性和碱性并处于氧化状态的土壤中,影响不显,增加土壤有机质可以提高活性钴的数量。  相似文献   
57.
以电化学去极化CO2浓缩技术(EDC)的基本原理为基础,综述了EDC的技术进展和主要性能指标,结果表明了该技术作为载人航天飞行时座舱空气中CO2的浓缩和去除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8.
尹玲  王淑梅 《环境化学》1994,13(1):10-15
本文应用了研究相图与床层温差评价催化活性的方法,研究了在催化深度氧化环己烷或苯的反应中,铜、锰、钴三元氧化物催化剂体系的组成与催化活性的关系。用反应物在催化剂上起燃温度的等温图,描绘出该体系氧化物催化剂对环己烷或苯的催化氧化活性的分布。所得结果指导了用于净化苯系物废气所需催化剂的研制。  相似文献   
59.
土壤含水层处理去除可吸附有机卤化物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了土壤含水层处理工艺对典型城市二级出水以可吸附有机卤化物表征的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投加24mg/l臭氧预处理后,再经好氧含水层处理可去除约32%的AOX,厌氧柱进水中投加各80mg/l葡萄糖和谷氨酸,运行稳定性,通过共谢作用,可去除约55%的AOX。  相似文献   
60.
新疆某地土壤中有效态钴提取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比较了EDTA、柠檬酸、DTPA-TEA、Ca(NO3)2和NH4OAc 5种浸提剂对新疆某石化企业污水库周边农田土壤中有效态钴的浸提效果,并将超声浸提法引入常规振荡提取中.采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对试验土壤进行形态分析,并分析了各形态钴与单一浸提剂提取钻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浸提剂对土壤有效态钴的提取率明显不同,提取率均随土壤钴含量升高而升高.浸提剂对有效钴的提取率从大到小依次为柠檬酸、EDTA、DTPA-TEA、NH4OAc、Ca(NO3)2;5种浸提剂的超声法提取钴量均高于常规振荡法,且EDTA提高程度最大.通过紫花苜蓿盆栽试验可知,柠檬酸、EDTA和DTPA-TEA提取有效态钴量与紫花苜蓿根、茎、叶中钴质量比存在较好相关性,且它们的提取率较高,可作为土壤中有效钴的浸提剂.Tessier连续法提取的各形态钴中,5种浸提剂提取钴量与除残渣态外其余4种形态钴及紫花苜蓿根、茎、叶中富集钴量之间均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