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1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38篇
安全科学   15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76篇
综合类   468篇
基础理论   71篇
污染及防治   28篇
评价与监测   68篇
社会与环境   142篇
灾害及防治   5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6篇
  1971年   3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欧洲水管理实践对中国流域水环境管理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流域水环境管理的顶层设计,Water Framework Directive(WFD)是一部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水框架法令,已成为欧洲水环境管理的有效的工具,实现了流域水环境的经济和生态的协调、综合管理。综述了欧洲水框架指令WFD研究进展,介绍了WFD提出的背景、要点、编制路线图和相应WFD水环境管理经验,对了解和掌握国际先进的流域水环境管理经验和最新形势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2.
以跨界流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为研究对象,通过合理的流域断面设置,对流域废水中的污染物及农药残留进行分析测定,通过监测结果为以后的污染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3.
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技术,结合土壤腐殖质及腐殖质组分(胡敏酸、富里酸)中的有机碳含量,研究了滇池流域土壤活性腐殖质及其组分胡敏酸和富里酸的光谱特征.结果表明,滇池流域土壤活性腐殖质中富里酸含量高于胡敏酸,流域范围内土壤活性腐殖质及其组分含量分布不均匀,活性腐殖质、胡敏酸和富里酸含量的变异系数分别达37.7%、36.4%、40.9%.土壤活性腐殖质及其组分胡敏酸和富里酸的碳含量均表现为菜地荒地草地湿地.光谱特征结果表明,滇池流域土壤活性腐殖质主要由自生源物质和经一定程度降解后的外源物质共同组成.此外,自生源性与光化学及生物活性具有正相关关系.因此,具有弱自生源性的滇池流域土壤活性腐殖质所具有的光化学和生物活性较弱.  相似文献   
44.
基于数字流域的水文过程模拟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考虑流域下垫面空间变异性,基于数字高程模型构建了数字流域,并在此基础上对描述流域水文物理过程的数学方法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数字水文模型是一种有物理基础的包含大容量信息的现代模拟灌河实例研究表明,数字水文模型可以十分方便地输出水文要素和状态变量的空间分布与时间序列,这对充分利用现有观测信息进行水文信息的深层挖掘创新了条件。  相似文献   
45.
TRMM 3B42卫星降水数据在赣江流域径流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赣江流域为研究区,基于观测降水和TRMM准实时数据(3B42RTV6、3B42RTV7)和分析数据(3B42V6、3B42V7),驱动VIC水文模型,开展卫星降水产品在赣江流域的水文模拟,评估TRMM降水产品在水文模拟中的应用能力。结果表明:(1)在赣江流域,3B42V7估算的降水与实测降水的对比结果最好,3B42RTV6的估算精度最低,3B42RTV7较3B42RTV6在赣江流域的降水估算精度提升非常明显;(2)在径流模拟方面,3B42V6和3B42V7在日尺度上尽管对洪峰的模拟有所偏差,但模拟结果仍能反映径流变化特征,在月尺度上模拟结果精度较高,纳什系数均在0.9以上,并且二者在4、5月的径流模拟结果较好,7、8月的模拟结果较差,而3B42RTV6对径流的模拟能力较差,日径流量和月径流量均呈现明显低估,3B42RTV7对径流的模拟结果比3B42RTV6有明显改善,可以满足实时水文预报的需求。  相似文献   
46.
湖库型水体总氮总量控制目标的区域分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层次分析法原理,以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农业生产生活、污染治理水平为主要考虑因素设计指标体系和层次结构,建立了湖库型水体总氮总量控制目标分配方法,并在石头口门水库流域进行了应用,为湖库型水体总氮总量控制目标分配及石头口门水库流域总氮总量控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7.
对国内外水污染防治技术体系进行了归纳总结,系统地介绍了美国水质管理技术——TMDL计划的技术框架和特点,指出TMDL对我国水质目标管理的借鉴意义. 在“以人为本,保护水生态”以及“分类、分区、分级、分期”理念的指导下,构建了以保持水生态系统健康为目标的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体系,阐述了该体系的内涵和特点,研究了面向控制单元的总量控制技术方法,对水环境生态分区、水质标准体系的建立、水污染控制单元的选取、实际和允许负荷量的计算、污染负荷分配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最后就如何实现流域水质目标管理体系提出了建议.    相似文献   
48.
Soil erosion associated with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is viewed as a process of land degradation in many terrestrial environments. Carefu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of land use variations with different temporal and spatial scales would reveal a fluctuating interface, punctuated by changes in rainfall and runoff, movement of people, perturbation from environmental disasters, and shifts in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and cropping patterns. The use of multi-temporal remote sensing images in support of environmental modeling analysis in 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environment leading to identification of a variety of long-term interactions between land, resources, and the built environment has been a highly promising approach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started with a series of supervised land use classifications, using SPOT satellite imagery as a means, in the Kao-Ping River Basin, South Taiwan. Then, it was designed to differentiate the variations of eight land use patterns in the past decade, including orchard, farmland, sugarcane field, forest, grassland, barren, community, and water body. Final accuracy was confirmed based on interpretation of available aerial photographs and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measurements. Finally, a numerical simulation model (General Watershed Loading Function, GWLF) was used to relate soil erosion to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impacts in the coupled land and river water systems. Research findings indicate that while the decadal increase in orchards poses a significant threat to water quality, the continual decrease in forested land exhibits a potential impact on water quality management.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contributing to part of the downstream water quality deterioration of the Kao-Ping River system in the last decade, has resulted in an irreversible impact on land integrity from a long-term perspective.  相似文献   
49.
以1989—2016年玛纳斯河流域TM/OLI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混合像元分解技术,计算玛纳斯河流域草地总覆盖度和裸沙面积。在此基础上通过监测年与基期年的比较,计算草地覆盖度相对基期年的减少率和裸沙面积相对基期年的增加率两个监测指标,依据《天然草地退化、沙化、盐渍化的分级指标》(GB 19377—2003),对计算出的两个指标分别进行沙化等级评定和赋值,将两种评定结果相综合来监测草地沙化。结果表明,玛纳斯河流域近30年来荒漠草地沙漠化总体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分析表明,玛纳斯河流域草地沙化是人为和自然因素双重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0.
阐述了水生态健康的内涵与意义,从江苏省率先在太湖流域开展水生态环境功能分区管理的顶层设计,构建以水生态健康指标为核心的水生态健康评估技术体系,地方对照水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的水生态分级管控目标开展的应用与实践结果等3个方面,回顾了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生态健康评估工作的主要进展,提出了完善水生态健康评估技术体系和推进流域水生态健康评估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