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26篇
  免费   664篇
  国内免费   406篇
安全科学   1749篇
废物处理   222篇
环保管理   3674篇
综合类   3090篇
基础理论   1017篇
环境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347篇
评价与监测   378篇
社会与环境   672篇
灾害及防治   435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150篇
  2021年   220篇
  2020年   298篇
  2019年   231篇
  2018年   202篇
  2017年   279篇
  2016年   363篇
  2015年   319篇
  2014年   385篇
  2013年   562篇
  2012年   566篇
  2011年   741篇
  2010年   506篇
  2009年   612篇
  2008年   464篇
  2007年   638篇
  2006年   600篇
  2005年   478篇
  2004年   497篇
  2003年   410篇
  2002年   368篇
  2001年   337篇
  2000年   347篇
  1999年   274篇
  1998年   185篇
  1997年   201篇
  1996年   179篇
  1995年   165篇
  1994年   103篇
  1993年   122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29篇
  1979年   40篇
  1978年   25篇
  1975年   16篇
  1973年   21篇
  1972年   17篇
  1971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国土空间规划的提出使我国的规划体系进入到新的发展时期与发展语境,国土空间开发方向已从生产空间为主导转向生态、生活、生产空间相协调。如何将基于“三生空间”概念的传统国土空间认知提升到丰富文化脉络、生态特征、生活基础的复合魅力国土空间,如何对不同区域的发展进行侧重,杜绝对单一发展模式的盲目跟风,是国家和地方面临的共同重大主题。结合国土空间在历史与现实不同时期的发展表征和形成原因,在回溯空间认知过程、反思空间规划实践的基础上,厘清了魅力国土空间的概念与内涵,提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魅力国土空间的关注焦点,从区域发展平衡、管控弹性调整、空间要素流动、发展目标优化等方面阐述了魅力国土空间的作用与功能。  相似文献   
32.
交叉性以及通过学科交叉实现学科创新,是学科创新发展的重要特征。本文探讨了地理学和资源科学融合的学科基础,指出自然资源的稀缺性、自然资源的空间性、自然资源系统的复杂性和自然资源问题的应对性是地理学和资源学学科对象的共性;阐述了地理学、资源科学两者相互作用及其历史过程,梳理了地理学、资源科学与人地关系思想、可持续思想的发展关系,揭示了地理学和资源科学的差异性特征;地理学、资源科学的共性与差异性,促进了资源地理学的产生与发展。据此,提出了资源地理学的学科内容与方向,论述其全球及国家战略支撑,展望中国资源地理学的发展趋势,以期更好地认识中国地理学和资源学交叉融合的现状,从整体范畴上把握学科发展的脉络,促进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理论和方法的移植创新,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和提高学科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33.
通过构建包含7个城镇居民组和5个农村居民组的多收入阶层CGE模型,并将劳动力要素分为农业劳动力、技术工人和生产工人3类,在低税率、实际税率和高税率三种情景下模拟了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税改革单独实施和同时实施对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分配效应,并对税收补偿措施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单独实施煤炭资源税或天然气资源税改革对城镇居民组收入差距有正向的缩小作用,有利于收入分配公平,但对农村居民组收入差距起到负向的扩大作用,不利于收入分配公平;单独实施石油资源税改革则同时缩小了城镇和居民组的收入差距,有利于收入分配公平;同时实施三类能源资源税改革的收入分配效应与税率组合方式有关;将能源资源税收入以补贴的方式返还给农村居民可以缩小其收入差距,有利于收入分配公平.  相似文献   
34.
为强化长江经济带资源整合与共享,集成统一规范的大数据平台,基于“十一五”“十二五”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数据和模型库资源,以面向服务的架构(SOA)和模块化设计为支撑,遵循“五横两纵四统一”的平台架构设计思路,应用大数据挖掘、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长江经济带水质目标管理平台.平台基于长江经济带水生态环境功能分区,兼顾不同类别水质目标管理技术的协调性、衔接性和适应性,对水质目标管理相关信息进行跟踪、模拟、分析和三维可视化表达,在水生态环境功能分区管理、数据汇交与信息共享、容量总量管理、风险评估与预警等方面实现业务化运行,实现全景式水质达标形势研判、一体化风险联防联控.平台已在国家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中心进行业务化运行,将有效提升长江经济带水环境综合管理能力,同时可为其他重要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提供信息化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35.
根据油气管道建设与管理的相关标准与规范或导则,针对目前油气田在役管道,明确了其高后果区识别的划分及其在不同标准中的差异以及识别的原则和时间间隔,分别介绍了在管道的相关数据采集的基础上开展地质灾害和第三方破坏造成的管道风险评价方法,管道内外腐蚀的直接评价以及包括剩余强度、剩余寿命和材料在内的管道适用性评价方法,同时给出了这些评价工作所涉及到的相关内容项,对油田管道的完整性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6.
重大的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建设设想或实施往往容易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各种资源环境热点问题是大家讨论的重点。文章认为任何重大资源开发工程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生态规律、资源规律和经济规律,必须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和地缘政治关系,开展前期深入的系统性综合调查,进行生态安全与资源工程安全评价和交叉学科论证,并对其科学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等做出正确的判断。建议:未来的资源环境工程建设要谨防“大跃进”,要科学认识自然资源系统规律,守护好美丽的地球家园;要切实履行资源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提倡基于科学研究和科学态度的学术争鸣,科学问题最好还是由科学家去讨论;一些争议大的科研课题慎用公益性研发经费来支持。  相似文献   
37.
经济手段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及涉及到政府与各利益关系人之间的博弈过程。本文就政府与一次性餐具生产者,销售者之间的博弈关系,分析如何应用经济手段使其在防治“白色污染”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8.
Benchmarking of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to demonstrate theachievement of best practic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is acomponent of a new form of licensing of industrialdischarges in Western Australia. The paper describes theapproaches to benchmarking for the critical environmentalissues for an alumina refinery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plant. It also describes the lessons learnt from thebenchmarking process on appropriate methods, the benefitsand difficulties in the benchmarking process, and changesthat would assist benchmarking for best practice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39.
Selecting Socio-Economic Metrics for Watershed Managemen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selection of social and economic metrics to document baseline conditions and analyze the dynam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ecosystems and human communities are important decisions for scientists, managers, and watershed citizens. A large variety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ata is available but these have limited use without theoretical frameworks. In this paper, several frameworks for reviewing social-ecosystem relations are offered, namely social sanctions, sense of place, civic structure,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Underlying all of these frameworks are attitudes, beliefs, values, and norms that affect which questions are asked and which indicators are chosen. Much work and significant challenges remain in developing a standard set of spatially based socio-economic metrics for watershed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40.
The increasing use of the landscape by humans has led to important diminutions of natural surfaces. The remaining patches of wild habitat are small and isolated from each other among a matrix of inhospitable land-uses. This habitat fragmentation, by disabling population movements and stopping their spread to new habitats, is a major threat to the survival of numerous plant and animal species. We developed a general model, adaptable for specific species, capable of identifying suitable habitat patches within fragmented landscapes and investigating the capacity of populations to move between these patches. This approach combines GIS analysis of a landscape, with spatial dynamic modeling. Suitable habitat is identified using a threshold area to perimeter ratio. Potential movement pathways of species between habitat patches are modeled using a cellular automaton. Habitat connectivity is estimated by overlaying habitat patches with movement pathways. The maximum potential population is calculated within and between connected habitat patches and potential risk of inbreeding within meta-populations is considered. The model was tested on a sample map and applied to scenario maps of predicted land-use change in the Peoria Tri-county region (IL). It (1) showed area of natural area alone was insufficient to estimate the consequences on animal populations; (2) underscored the necessity to use approaches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 of land-use change spatially through the landscape and the importance of considering species-specific life history characteristics; and (3) highlighted the model's potential utility as an indicator of species likelihood to be affected negatively by land-use scenarios and therefore requiring detailed investig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