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350篇 |
免费 | 2054篇 |
国内免费 | 1460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770篇 |
废物处理 | 219篇 |
环保管理 | 1795篇 |
综合类 | 6824篇 |
基础理论 | 1556篇 |
环境理论 | 4篇 |
污染及防治 | 868篇 |
评价与监测 | 1066篇 |
社会与环境 | 555篇 |
灾害及防治 | 20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81篇 |
2023年 | 357篇 |
2022年 | 420篇 |
2021年 | 492篇 |
2020年 | 458篇 |
2019年 | 413篇 |
2018年 | 358篇 |
2017年 | 479篇 |
2016年 | 487篇 |
2015年 | 515篇 |
2014年 | 516篇 |
2013年 | 716篇 |
2012年 | 730篇 |
2011年 | 785篇 |
2010年 | 601篇 |
2009年 | 587篇 |
2008年 | 486篇 |
2007年 | 641篇 |
2006年 | 644篇 |
2005年 | 477篇 |
2004年 | 416篇 |
2003年 | 449篇 |
2002年 | 358篇 |
2001年 | 328篇 |
2000年 | 314篇 |
1999年 | 236篇 |
1998年 | 179篇 |
1997年 | 162篇 |
1996年 | 231篇 |
1995年 | 130篇 |
1994年 | 124篇 |
1993年 | 91篇 |
1992年 | 69篇 |
1991年 | 77篇 |
1990年 | 44篇 |
1989年 | 22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25篇 |
1986年 | 17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8篇 |
1982年 | 17篇 |
1981年 | 20篇 |
1980年 | 13篇 |
1979年 | 8篇 |
1978年 | 12篇 |
1977年 | 6篇 |
1973年 | 7篇 |
1972年 | 8篇 |
1971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海洋陆源污染是陆域经济社会活动行为及其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而出现的污染性问题。累积性的陆源排污不仅会对海洋环境容量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也会对海洋自净能力造成减弱影响,不利于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目前,关于海洋陆源污染问题的防治工作刻不容缓,本文就从多个方面进行统筹规划与科学部署,通过深入掌握海洋陆源污染的具体成因,提出了针对性防治模式,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2.
我国化工产业的不断发展,带动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条件,但是与此同时也对我国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化工生产用到许多化学材料,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化学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造成很严重的影响。我国对化工生产给环境保护造成的影响高度重视,随着绿色化工环保技术的出现,有效解决了化工产业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对我国的环境问题进行了有效的改善,对我国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绿色化工环保技术进行分析,探讨绿色化工环保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193.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自然资源需求无度,造成生态环境破坏问题非常严重。通过环境监测可以及时分析空气中有毒有害的物质成分,并且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解决。但是在监测的过程中所采用大量的空气试剂很容易造成环境二次污染等问题,为此必须要积极加强对环境监测中重金属污染的合理控制,对空气试剂产生的大量废弃物进行及时的回收处理,从而有效避免出现二次污染的情况,充分发挥环境监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4.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环境保护以及环境治理越来越迫切,由于造成环境污染问题的因素特别多,在对污染原因没有明确了解的情况下,盲目的着手进行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将会很难达到预期的治理效果。因此,作者从环境污染治理工程管理入手,进一步探索导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根本原因,并详细分析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工程管理的有效方略,旨在提高我国环境污染治理工程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5.
196.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工厂也大量的成立,而这也使得很多废弃物及废水被过度排放到湖泊与河流之中,进而导致其出现了严重的污染问题。污染不仅对人们的生活质量产生了影响,同时也对生态的平衡发展产生了很大的阻碍,业已经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重视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围绕城市河流水污染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于污染产生的原因也进行了阐述,针对城市河流水污染防治技术的应用也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以期可以有效解决我国出现的河流水污染问题,进而为人们及社会营造一个全新、绿色的河流环境。 相似文献
197.
目前,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全球各国共同面临的棘手问题。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积累性、持久性等特点,已严重危害到人类的健康。本文在全面了解国内外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研究动态的基础上,对纳米多孔磁性螯合材料用于农田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新技术进行展望与探索研究,为国内这一领域的工作开展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98.
研究采用空气质量指数法对2014—2018年洛阳市大气污染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构建了空气污染物浓度的影响指标体系,采用灰色关联法研究了空气污染物浓度与影响因子之间的关联度,得到了影响空气污染物浓度的主要指标因子,并提出了改善洛阳市空气质量的措施。结果表明:洛阳市空气质量指数类别主要为良和轻度污染。2014—2018年空气质量为优良的天数主要出现在春季、夏季和秋季,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主要出现在冬季。2018年PM10、PM2.5、NO2、SO2和CO这5项污染物浓度随时间变化呈"V"型,污染主要集中在1—5月和11—12月。O3浓度随时间变化呈倒"V"型,污染主要集中在4—9月。研究期内PM2.5、PM10和O3是主要污染物。市区总人口、工业(综合)能源消耗量、人均生产总值、城市机动车总数、城市房屋施工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等8项指标因子与PM2.5、PM10和O3的浓度表现出高关联度或较高关联度。 相似文献
199.
The development of low-cost and efficient new mineral adsorbents has been a hot topic in recent years. In this study, Friedel’s salt (FS:3CaO·A12O3 ·CaCl2 ·10H2O), a hexagonal layered inorganic absorbent, was synthesized to remove Cd2+ from water. The adsorption process was simulated by Langmuir and Freundlich models. The adsorption mechanism was further analyzed with TEM, XRD, FT-IR analysis and monitoring of metal cations released and solution pH varia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e adsorbent FS had an outstanding ability for Cd(Ⅱ) adsorption. The maximum adsorption capacity of the FS for Cd(Ⅱ) removal can reach up to 671.14 mg/g. The nearly equal numbers of Cd2+ adsorbed and Ca2+ released demonstrated that ion-exchange (both surface and inner) of the FS for Cd(Ⅱ)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during the adsorption process. Furthermore, the surface of the FS after adsorption was microscopically disintegrated while the inner lamellar structure was almost unchanged. The behavior of Cd(Ⅱ) adsorption by FS wa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surface reactions. The mechanisms of Cd2+ adsorption by the FS mainly included surface complexation and surface precipitation.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adsorption process was fitted better by the Langmuir isotherm model (R2 = 0.9999) than the Freundlich isotherm model (R2 = 0.8122). Finally, due to the high capacity for ion-exchange on the FS surface, FS is a promising layered inorganic adsorbent for the removal of Cd(Ⅱ) from water. 相似文献
200.
典型铬渣简易掩埋场铬渣及土壤铬污染特征和处置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钻孔采样分析,研究了典型铬渣简易掩埋场地下铬渣及土壤铬中Cr6 、总Cr的分布特征和污染状况,结果表明,铬渣简易掩埋场铬污染程度严重,引起了周边和地下深部较大面积的土壤污染,深度达到了地下的基岩.铬含量在土壤层剖面中分布呈现规律性变化,即随土壤深度增加,Cr6 、总Cr含量逐渐下降,但绝大多数超过了危险废物毒性鉴别标准.从铬污染程度上看,总体上存在铬渣>土壤>人工填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铬渣及污染土壤的处置方式,为铬渣污染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