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9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262篇
安全科学   72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446篇
综合类   974篇
基础理论   145篇
污染及防治   52篇
评价与监测   92篇
社会与环境   199篇
灾害及防治   8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9 毫秒
941.
结合生态城市的相关理论和不同学者的研究,遵循生态城市评价指标选择的原则和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从经济、社会和自然三方面建立了宝鸡市生态城市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采用熵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值,对宝鸡市近几年的生态城市建设进行了简要评价.结果表明,2004-2008年宝鸡市的生态城市建设十分成功,但在集中力量建设生态环境的同时,忽略了对城市的经济建设,使宝鸡市的经济结构开始出现不合理现象.建议宝鸡市在大力建设生态城市的同时,要集中力量在经济建设方面,以达到自然、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942.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点用地与耕地、城市建设用地的矛盾日益突出.在综述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农村建设用地标准对德州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潜力进行了测算,对居民点土地整理的效益进行了评价,并对德州市合村并居中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43.
以华北农牧交错带为切入点,选取晋北长城沿线大同市8个气象站点,利用线性趋势分析、5年滑动、M-K检验以及Thormthwaite模型,分析了近38年来大同市气候变化及其气候生产力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①近38年大同市气温呈现显著增加趋势,且在1994年发生突变.②降水量呈现不显著的减少趋势.③气候生产力呈现缓慢增加趋势,出现南部高于北部,东西方向上呈现由中心向四周递增.④暖湿气候的气候生产力呈现正距平,最适合作物生长;冷干气候的气候生产力呈现负距平,最不适合作物生长.现阶段气候暖干化趋势显著,因此研究气候变化对气候生产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44.
在旅游业和房地产业的推动下,随着休闲度假旅游的普及和大众消费向多样化的转变,旅游地产应运而生.在对南京幕燕地区进行多次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该区环境生态和资源特点,分析研究区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遵循“生态为本、休闲为主、文化为魂”的理念,提出在幕燕地区建设文化生态休闲度假区、滨江旅游公馆区、军事主题公园的思路,为幕燕地区旅游地产的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45.
老龄化社会的来临,为老年旅游市场的发展带来了空前的机遇.然而,老年人的特殊性令众多的旅游企业望而却步,因此对老年人旅游的制约因素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成都市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对老年人旅游制约因素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因子分析发现,老年人旅游制约主要表现为自身制约、支持制约、经济与经历制约、环境制约四项,其中自身制约为最主要的制约因素.同时,探讨分析了不同人口学特征的老年人在旅游制约因子上的差异以及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946.
The roles of community design and parent and child perceptions of walkability to school are tested for associations with walking in three communities: a walkable new urbanist community, a mixed community (standard suburban community where the walk to school traversed part of the new urbanist community), and less walkable standard suburban community. Perceived environmental barriers to walking to school are measured and compared for fifth graders (n = 193) and their parents (n = 177). Results showed that children and parents often agreed on walking barriers, except an interaction showed that — in the less walkable community — parents perceived worse barriers than did their children. Perceptions of barriers increased from walkable, to mixed, to less walkable communities. Students walked more when they attended the school in the walkable community, they lived near school, parents and children perceived fewer barriers to walking, and children had lower BMI scores, net of demographic controls. Thus the walk to school is embedded within multiple types of supports, all of which should be addressed to encourage walking to school.  相似文献   
947.
Urban ecological systems: scientific foundations and a decade of progress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Urban ecological studies, including focus on cities, suburbs, and exurbs, while having deep roots in the early to mid 20th century, have burgeoned in the last several decades. We use the state factor approach to highlight the role of important aspects of climate, substrate, organisms, relief, and time in differentiating urban from non-urban areas, and for determining heterogeneity within spatially extensive metropolitan areas. In addition to reviewing key findings relevant to each state factor, we note the emergence of tentative "urban syndromes" concerning soils, streams, wildlife and plants, and homogenization of certain ecosystem functions, such as soil organic carbon dynamics. We note the utility of the ecosystem approach, the human ecosystem framework, and watersheds as integrative tools to tie information about multiple state factors together. The organismal component of urban complexes includes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the human population, and we review key modes by which human populations within urban areas are differentiated, and how such differentiation affects environmentally relevant actions. Emerging syntheses in land change science and ecological urban design are also summarized. The multifaceted frameworks and the growing urban knowledge base do however identify some pressing research needs.  相似文献   
948.
条件价值评估法(CVM)是当前可用于确定环境物品非市场的和非使用价值的有效方法.在分析南昌市城市河湖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共回收194份单边界二分式CVM有效问卷,研究了南昌城市河湖生态系统服务改善的支付意愿及其经济价值.研究表明:1)南昌市城区河湖生态系统服务改善的平均支付意愿约为105.83元/...  相似文献   
949.
石家庄城市近地表降尘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007年6月采集的石家庄城市近地表降尘为对象,采用Hakanson提出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石家庄城市近地表降尘中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危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石家庄城市近地表降尘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变化均较大,Zn、Cd、Cr、Ni、Cu、Pb等属于强变异元素,重金属元素在近地表降尘中积累已达到严重程度;各重金属元素中...  相似文献   
950.
辜智慧  徐伟  袁艺  周洪建  葛怡 《灾害学》2011,26(3):115-119,138
灾害避难场所不仅在灾中或灾后能为农村灾民提供一个临时安置或生存场所,而且更是农村整合其有限资源开展防灾减灾工作的平台,在农村社区减灾中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相关研究工作较少。以四川省彭州市小鱼洞镇为例,通过对政府既定的避难场所进行安全性、通达性、收容性、生活性等分析,综合评价这些避难场所的布局合理性。以期为该区避难所的进一步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农村灾害避难所的规划和评价提供参考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