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48篇 |
免费 | 614篇 |
国内免费 | 81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49篇 |
废物处理 | 25篇 |
环保管理 | 148篇 |
综合类 | 951篇 |
基础理论 | 187篇 |
污染及防治 | 207篇 |
评价与监测 | 98篇 |
社会与环境 | 86篇 |
灾害及防治 | 9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篇 |
2024年 | 26篇 |
2023年 | 51篇 |
2022年 | 64篇 |
2021年 | 80篇 |
2020年 | 69篇 |
2019年 | 89篇 |
2018年 | 70篇 |
2017年 | 85篇 |
2016年 | 88篇 |
2015年 | 77篇 |
2014年 | 85篇 |
2013年 | 117篇 |
2012年 | 132篇 |
2011年 | 110篇 |
2010年 | 88篇 |
2009年 | 100篇 |
2008年 | 74篇 |
2007年 | 74篇 |
2006年 | 85篇 |
2005年 | 65篇 |
2004年 | 53篇 |
2003年 | 53篇 |
2002年 | 40篇 |
2001年 | 38篇 |
2000年 | 28篇 |
1999年 | 26篇 |
1998年 | 28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23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10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2篇 |
197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991.
施入农田的农药通过各种分配过程分布在空气、土壤、水和生物体中,进而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农药在环境中的分配过程主要表现有:农药在土壤和水体中的吸附与解吸;从土壤和水体向空气中的挥发;从环境介质向生物体的富集。这些过程都与农药在正辛醇/水相中的分配系数有着一定的关系。近年来,分配系数已成为评价有机农药对生态环境影响的一个重要参数,而且还被用于结构活性的预测研究。我们以甲基对硫磷、敌草隆、伏草隆、呋喃丹、非草隆、绿麦隆6种农药为对象,参考经济联合与发展组织(OECD)制订的化学品试验指南及其它资料,研究了农药在 相似文献
992.
为了定量评估辽河保护区退耕封育措施在控制面源污染方面的作用,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析了2010—2018年辽河保护区农田面积变化,并基于源强系数法估算了各年农田地表径流污染物入河量。结果显示:2010年辽河保护区河流两岸分布着大量农田,面积约为627.13 km2,占辽河保护区总面积的33.55%,农田地表径流COD和NH3-N入河量分别为1 864.79和372.96 t/a;2011年随着退耕封育措施的实施,农田面积降为155.63 km2,约减少了75.18%,仅零散分布于河流两岸,农田地表径流COD和NH3-N入河量减至419.55和83.91 t/a;2012—2018年农田面积和地表径流污染物入河量与2011年基本持平;与2010年相比,2011—2018年退耕封育措施累积消减农田地表径流COD和NH3-N入河量分别为11 734.49和2 346.90 t。 相似文献
993.
994.
基于断裂力学理论研究了无限大薄板内单一闭合裂纹的破裂规律,从II型断裂准则出发,详细推导了单轴压缩下裂纹破裂强度的解析表达式,且定量的分析了裂纹倾角、长度和摩擦系数对岩体破裂过程的影响,运用数值软件RFPA2D对其进行验证,二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研究结果表明,单轴压缩下,含闭合裂纹岩体的强度是由裂纹强度决定的,且随裂纹倾角的增大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裂纹长度越大,摩擦系数越小岩体强度就越小。 相似文献
995.
2020年夏季和秋季观测了黄河口邻近海域海水中溶解态的重金属(DFe、DPb、DCu、DZn、DCd、DCr、DAs)和颗粒态金属(PFe、PPb、PCu、PZn、PCd、PCr和PAs),以探讨各重金属形态的空间和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重金属的分配系数及其来源差异。结果表明,黄河口邻近海域DFe、DPb、DCu、DZn、DCd、DCr和DAs的浓度平均值分别为45.2、7.33、2.87、18.0、0.0979、3.24、1.65 µg·L−1,溶解态重金属高浓度点主要出现在东营港、黄河入海口以及莱州湾内部。颗粒态金属PFe、PPb、PCu、PZn、PCd、PCr和PAs的浓度平均值分别为1018、6.76、2.38、10.0、0.0195、3.38、1.01 µg·L−1,浓度由河口附近高浓度向周围递减。颗粒态重金属与悬浮颗粒物呈显著正相关性,夏秋两季表层海水中颗粒态重金属浓度均与盐度呈负相关关系。各重金属的富集因子随悬浮颗粒物浓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盐度的增大而增大。各金属的分配系数夏季高于秋季。Cu、Zn、Pb和Cr的分配系数随着悬浮颗粒物浓度的增大而减小,Fe、As的分配系数随着盐度的增加而减小,Cu、Zn的分配系数随着盐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996.
997.
目的缩短传统加速可靠性增长试验时间,以及考虑延缓纠正方式对产品可靠性的影响。方法提出考虑延缓纠正的双应力加速可靠性增长试验方法,首先,采用基于延缓纠正AMSAA模型跟踪可靠性增长过程,并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估计模型参数;其次,以温度和振动作为加速应力为例,开展加速寿命试验,获得试验数据,基于广义艾琳模型,通过最小二乘估计方法得到加速系数;然后,将产品可靠性外推到正常应力水平。结果航空蓄电池应用案例分析表明,与基于单应力加载的高应力加速可靠性增长试验相比,所提方法能够缩短29.4%的试验时间,并且采用延缓纠正方式对产品的可靠性有影响。结论为产品在双应力加载方式和采用延缓纠正方式下开展高应力加速可靠性增长试验的可靠性评估提供了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998.
就锅炉监测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如锅炉工况变化大、不易测定,空气过剩系数较大、影响排放浓度的准确性等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测试锅炉负荷的几种方法,对空气过剩系数谈了几点认识与体会,探讨了一些特殊采样位置的设置,根据多年的现场测试经验对烟尘测试的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999.
Xiaoxin Fu Xinming Wang Qihou Hu Guanghui Li Xiang Ding Yanli Zhang Quanfu He Tengyu Liu Zhou Zhang Qingqing Yu Ruqing Shen Xinhui Bi 《环境科学学报(英文版)》2016,28(2):10-19
In fall–winter, 2007–2013, visibility and light scattering coefficients(b sp) were measured along with PM_(2.5)mass concentrations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s at a background site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PRD) region. The daily average visibility increased significantly(p 0.01) at a rate of 1.1 km/year, yet its median stabilized at ~13 km. No haze days occurred when the 24-hr mean PM_(2.5)mass concentration was below 75 μg/m~3. By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on the chemical budget of particle scattering coefficient(b sp), we obtained site-specific mass scattering efficiency(MSE) values of 6.5 ± 0.2, 2.6 ± 0.3, 2.4 ± 0.7 and 7.3 ± 1.2 m2/g,respectively, for organic matter(OM), ammonium sulfate(AS), ammonium nitrate(AN) and sea salt(SS). The reconstructed light extinction coefficient(b ext) based on the Interagency Monitoring of Protected Visual Environments(IMPROVE) algorithm with our site-specific MSE revealed that OM, AS, AN, SS and light-absorbing carbon(LAC) on average contributed 45.9% ± 1.6%,25.6% ± 1.2%, 12.0% ± 0.7%, 11.2% ± 0.9% and 5.4% ± 0.3% to light extinction, respectively.Averaged b ext displayed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rate of 14.1/Mm·year(p 0.05); this rate would be 82% higher if it were not counteracted by increasing relative humidity(RH) and hygroscopic growth factor(f(RH)) at rates of 2.5% and 0.16/year-1(p 0.01), respectively, during the fall–winter, 2007–2013. This growth of RH and f(RH) partly offsets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lowered AS in improving visibility, and aggravated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increasing AN to impair visibility. 相似文献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