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31篇 |
免费 | 636篇 |
国内免费 | 76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49篇 |
废物处理 | 25篇 |
环保管理 | 148篇 |
综合类 | 951篇 |
基础理论 | 187篇 |
污染及防治 | 207篇 |
评价与监测 | 98篇 |
社会与环境 | 86篇 |
灾害及防治 | 9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篇 |
2024年 | 26篇 |
2023年 | 51篇 |
2022年 | 64篇 |
2021年 | 80篇 |
2020年 | 69篇 |
2019年 | 89篇 |
2018年 | 70篇 |
2017年 | 85篇 |
2016年 | 88篇 |
2015年 | 77篇 |
2014年 | 85篇 |
2013年 | 117篇 |
2012年 | 132篇 |
2011年 | 110篇 |
2010年 | 88篇 |
2009年 | 100篇 |
2008年 | 74篇 |
2007年 | 74篇 |
2006年 | 85篇 |
2005年 | 65篇 |
2004年 | 53篇 |
2003年 | 53篇 |
2002年 | 40篇 |
2001年 | 38篇 |
2000年 | 28篇 |
1999年 | 26篇 |
1998年 | 28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23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10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2篇 |
197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991.
992.
Anne B. Willems Cara A. AugustenborgSimone Hepp Gary LaniganTamara Hochstrasser Claudia Kammann Christoph Müller 《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2011,144(1):347-351
Grassland re-seeding or land-use change requires ploughing, which may enhance carbon dioxide (CO2) emissions from soil. This study observed the short to intermediate-term (37 days) effects of ploughing on CO2 emissions from poorly drained grassland using automated soil respiration chambers. Immediately after ploughing, a brief peak in CO2 emissions from soil occurred with a maximum observed flux of 6.91 g CO2 m−2 h−1. Contradictory to other reported results, ecosystem respiration after ploughing was lower on the ploughed than on the grass site. After including estimates of photosynthesis in the analysis, ploughing led to significantly higher net CO2 emissions than from grassland. The main mechanism of C loss during ploughing was most likely due to a reduction in gross primary production rather than enhanced soil respiration. 相似文献
993.
应用单位床单元概念和圆柱池多孔介质模型,推导得到上向流纤维束滤床初始过滤系数表达式,其中收集效率由操作参数构成的无量纲数群关联得到,并据此探讨了悬浮颗粒的去除机理.假设过滤系数是滤床比表面积和空隙流速的函数,推得过滤系数的半经验公式,进而得到了过滤动力学模型.模型中的参数被赋予了明确的物理意义,且能反映操作条件对动力学行为的影响.在不同尺寸悬浮颗粒和不同表观滤速下进行了过滤实验.模型预测值与实验结果比较表明,二者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994.
通过对胀形成形进行仿真计算和实际测试分析,比较了不同润滑条件下的应变分布,确定了胀形成形时的静摩擦系数μ值,研究分析了摩擦系数和材料参数n、r值对胀形成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5.
碳质气溶胶是大气细颗粒物(PM2.5)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空气质量、人体健康和气候变化均有重要影响.针对生物质燃烧(BB)这一碳质气溶胶的重要来源,于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背景地区采集了PM2.5样品,分析了样品中的碳质组成、糖类化合物和水溶性棕色碳(BrC)的吸光系数(babs).使用气团老化指数(AAM)校正LG浓度以消除LG降解带来的影响,进而结合贝叶斯混合模型与分子示踪剂法量化了BB对有机碳(OC)的贡献率,并通过相关性分析法探讨了BrC的可能来源.结果表明,研究期间AAM指数平均值为0.40±0.28,表示LG存在光化学降解过程.农作物秸秆是广西地区最主要的生物质燃料类型,在未考虑LG降解下,全年玉米、水稻和甘蔗秸秆焚烧排放的OC分别占总OC的22%、23%和18%;考虑LG在大气中的降解后,相对贡献率分别降低至16%、21%和17%.LG的降解会导致BB对OC的贡献率评估被低估,经过AAM指数校正后,全年BB对OC的贡献率平均值为49.0%.水溶性BrC的babs全年的平均值为(8.7±10.7) Mm-1,其中BB、化石燃料燃烧以及初级生物气溶胶排放可能是BrC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996.
997.
水环境中2,4,6-三氯酚的光化学降解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2,4,6-三氯酚(TCP)在水中不同存在形态、水体pH值、溶解氧、藻类对其光化学降解行为的影响。先用孔雀绿无色氰化物(MGLC),计算天津海河、北排污河两个自然水体,底泥悬浮物引起的光分散衰减系数,再用RG.Zeep公式预测出天津海河水中TCP的光解速率高于天津北排污河。天津污水土地处理系统进口水中TCP的光解速率常数:在夏季,kd=0.059(h-1);在冬季kd=0.011(b-1);光解半衰期为19.8h-1。实验结果为处理后污水的安全回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8.
不同气象条件下的气溶胶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2012年3月20—24日的激光雷达回波数据和粒子计数器采样的气溶胶数浓度数据,分析了测点近地面及其上空的气溶胶垂直消光系数、数浓度等时空分布特征,研究了风向、风速、RH(相对湿度)对近地面气溶胶分布的影响. 结果表明:①阴霾天气气溶胶垂直消光系数在0.01~1.0之间,边界层高度在1km以下,到达边界层顶时消光系数产生突变;晴天气溶胶垂直消光系数在0.01~0.2之间,边界层高度在1.5~2.5km. ②阴霾天和晴天中近地面气溶胶数浓度变化规律一致,上午08:00左右开始增加,随温度升高呈下降态势,在傍晚达最小值后又略微增长并产生次高峰,夜间继续呈下降趋势. ③风向为东北偏东风时大气气溶胶的数浓度较大;风速增大,有利于气溶胶垂直输送和扩散,导致气溶胶数浓度减小. ④气-粒转化过程中,RH增大有利于气溶胶粒子由爱根核向积聚模态凝结. ⑤RH较小时,其与气溶胶数浓度呈正相关,而当RH增至74%时二者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改进基于AMSAA模型成形产品的可靠性综合评估方法。方法采用工程界普遍使用的AMSAA模型,利用同类或相似产品研制阶段试验的故障数据,基于综合利用均值和方差信息这一思路,提出一种通过对拟合优度检验统计量的离散系数进行寻优而确定时间环境折合系数的方法。结果通过这一改进方法计算得到置信度为0.9时,产品成形时的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单侧置信下限提高了17%,优于文献结果,且求得置信度分别为0.95和0.99时,产品成形时的MTBF单侧置信下限依然优于文献结果。结论在不同的置信度下,该方法合理可行,符合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1000.
明确含水介质中微生物胞外聚合物(EPS)生成量的影响因素,是解决含水层生物堵塞的关键问题.本文在现场样品采集和微生物培养的基础上,通过砂柱试验模拟人工回灌过程,系统研究了进水碳、氮、磷浓度、盐度和温度对含水介质中EPS组成和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砂柱中EPS最主要的成分为多糖和蛋白质,其中多糖占总量的72%~99%;砂柱生物堵塞程度与介质上附着的EPS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当回灌水碳、氮、磷浓度、盐度和温度分别为50 mg·L-1、5 mg·L-1、1 mg·L-1、0.5%和30 ℃时,微生物EPS生成量最高,砂柱渗透系数降低最显著,堵塞程度最严重.此外,碳、磷浓度、盐度和温度是影响EPS生成量的主要因素,而氮浓度对其影响不大;碳浓度和盐度对EPS中多糖、蛋白质的组成影响较大,而氮、磷以及温度则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