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8篇
安全科学   36篇
环保管理   37篇
综合类   163篇
基础理论   32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28篇
灾害及防治   6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铜陵铜矿尾矿的不良特性对植被重建的影响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铜矿尾矿库是人为造成的类似沙漠化的景观,它占用土地并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而植被重建是恢复矿区生态系统的主要措施。本文分析了铜陵铜矿尾矿的不良特性对植被重建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62.
《现代职业安全》2010,(10):126-126
甘肃省舟曲县特大泥石流地质灾害发生了已经一月有余了,灾后重建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心理重建工作也已经启动,并且已被纳入了灾后重建体系。心理学界期待国家层面建立心理援助体系。  相似文献   
263.
汶川8.0级地震灾区恢复重建中科学选址的防灾思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崔云  孔纪名  王成华 《灾害学》2010,25(2):140-144
汶川8.0级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防灾形势严峻,灾后恢复重建的防灾关键就是选址问题。在重建前要充分评估灾害孕育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环境条件,有效避让破坏性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山地灾害,同时对不可避让灾害采取适当的预防和治理措施。防灾从重建前的选址开始,科学选址,有效防灾,是选址防灾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264.
通过对灾后重建规划的反思,强调坚持安全第一的灾后重建选址原则,强化灾害评估机制的程序,提倡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规划理念;针对我国人地矛盾突出的特点,提出了城镇发展要规模适度及实施迁村并点的具体措施等预防和减轻灾害的规划途径;并提出了建设高效的应急体系,以应对超标准自然灾害的建议。  相似文献   
265.
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和恢复重建指地震灾害发生之后的过渡性安置、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以及善后工作等活动。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和恢复重建是防震减灾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减轻地震灾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修订后的《防震减灾法》建立和完善了相关法律制度,进一步增强了我国防震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266.
2003年的"8·16"地震已经过去一年多了,他们的生产生活到底怎样? 分类指导 明确灾后重建原则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旗委、旗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明确了灾后重建几项原则,即:在保证基本生活条件下,本着先生产后生活的原则;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检查验收,分户购料、分户施工的"四统两分"原则;灾后重建与结构调整、与产业化建设相结合的原则。为确保受灾农房建  相似文献   
267.
正唐山地震纪念馆是纪念1976年唐山大地震和唐山人民在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援下抗震救灾、重建唐山的伟大壮举而建立的。1996年,唐山市委、市政府对原管进行了改扩建,更名为"唐山抗震纪念馆"。该管被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共青团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确定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268.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后评价研究是将后评价理论与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相结合的研究。在各国灾后重建经验基础上,提出灾后重建后评价的框架体系。该框架包括工程项目后评价、经济效益后评价、社会效果后评价、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后评价、人文建设后评价和应急能力后评价等6个方面,这6个方面相互关联且涉及的评价内容错综复杂,因此利用解释结构模型对其进行定量结构分析,并加以定性的描述。研究结果表明,震灾重建要以人为本,以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为长远目标,通过对工程项目投资拉动灾区经济的增长,重建效果直接表现为社会和谐和应急能力加强。  相似文献   
269.
土法炼锌区基质改良对刺槐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被重建是废弃地污染控制的有效途径.通过苗圃盆栽试验和田间植被重建试验,研究了不同改良措施对贵州省赫章县土法炼锌污染场地土壤理化特性、重金属含量特征和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生长特性的影响,探索废弃地植被重建限制因子和基质改良途径.研究表明,废渣上植被重建的限制因子主要表现为盐碱胁迫,全氮、碱解氮和全钾含量低,重金属含量高,持水保水能力差.废渣中Pb、Zn和Cd含量高,但其活性较低.新废渣中添加矿区土壤,可导致pH值和电导率(EC)降低,盐碱胁迫减缓,持水能力提高,并显著提高刺槐在新废渣上的生长和生存能力,是废渣基质改良的有效方式.废渣经过长期淋溶后,盐碱胁迫强度显著降低,土壤有效水分增加.添加保水剂或矿区土壤能有效促进刺槐在老废渣上定植.  相似文献   
270.
湖水总磷浓度对湖泊富营养化有很好的预警作用,历史湖水总磷浓度的定量重建能揭示湖泊营养演化历史.依据安徽省石塘湖沉积物钻孔的高分辨率硅藻研究结果,结合长江中下游湖泊硅藻-总磷转换函数模型,定量重建了其过去百余年来硅藻组合演替与历史湖水总磷浓度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石塘湖硅藻经历了从颗粒直链藻(Aulacoseira granulate)优势组合(1867-1981年)向富营养属种高山直链藻(Aulacoseira alpigae)优势组合(1981年以来)的变化.1981年以前,水体ρ(总磷)为50~60μg.L-1,湖泊一直维持在中等营养水平;1981年之后水体ρ(总磷)呈现明显升高趋势(>100 μg·L-l),硅藻组合以高山直链藻占绝对优势,同时伴有喜好富营养环境的属种如极微小环藻(Cyclotella atomus)、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谷皮菱形藻(Nitzschia palea)和汉斯冠盘藻(Stephanodiscus hantzschii)等的增加,标志着湖泊富营养化的发生.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业及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农业化学肥料的大量使用以及过度养殖是硅藻种群转变和富营养化发生的主要根源.增温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硅藻群落变化和富营养化的加重.根据重建的硅藻-水体总磷浓度结果,提出石塘湖治理的营养物基准水体ρ(总磷)为60 μg·L-1,为该湖整治和修复方案的制定提供可参考的目标,也为当地大量类似湖泊的治理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