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9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76篇
安全科学   115篇
废物处理   31篇
环保管理   68篇
综合类   453篇
基础理论   104篇
污染及防治   79篇
评价与监测   94篇
社会与环境   25篇
灾害及防治   33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1.
当利用纳滤膜处理高浓度工业废液时,实验研究表明随着浓缩时间的延长,渗透液通量衰减系数和膜污染阻力提高很快;浓缩时间较短时,纳滤膜的分离过程由浓差极化控制;浓缩时间较长时,纳滤膜分离过程由浓差极化和膜污染共同控制;提高卷式纳滤膜浓缩液流量会增加纳滤膜浓差极化与膜污染的影响,板式纳滤膜恰与此相反;原浓度高的母液,其渗透液通量衰减系数和膜污染阻力随浓缩时间的延长其提高速率相对也高。  相似文献   
112.
采用最大载荷法研究了 14 2 0Al Li合金的超塑特性 ,根据试验获得的超塑特性参数 ,采用两种形式的模具对 14 2 0Al Li合金的微成形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成形压力、保压时间对微成形的影响 ,采用扫描电镜和金相显微镜分析了成形件的微观形貌 ,更好地理解了材料在微成形时的行为。  相似文献   
113.
湖泊及水库含藻水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处理技术复杂,难度较大。因此,除藻技术的提高和发展显得越来越紧迫。膜处理技术在给水中的应用是水处理技术的重大突破,正逐渐成为21世纪水处理技术中最有发展前途的技术。本文以继承和吸收成熟技术,并将其工程化,以便及时解决具体问题为原则,根据国内外最新水质标准要求,提出了微滤膜与活性炭联用的除藻新工艺,并对除藻工艺方案确定原则、研究内容和目标,以及除藻工艺方案设计进行了详细分析说明。本文认为微滤膜技术在我国供水行业推广已经具备了较好的条件,在不断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可以达到大规模工程应用。应用微滤膜与活性炭联用工艺解决富营养化水源水中藻类问题在技术上是成熟的,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4.
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及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壤污染是当今面临的一个重要环境问题。常规的土壤污染物理化学治理技术 ,如客土换土法、冲洗法、热处理、固化、玻璃化、动电修复法等 ,由于其技术要求高或经济成本高昂 ,对土壤结构的扰动破坏较严重 ,因而 ,大规模推广应用存在较大问题。重金属超累积植物的不断发现 ,使人们认识到有可能利用植物于土壤污染的治理修复。自 2 0世纪 90年代起 ,植物修复成为环境污染治理研究领域的一个前沿性课题。研究表明 ,通过植物的吸收、挥发、根滤、稳定等作用 ,可以净化土壤或水体中金属污染物 ,达到净化环境的目的。近 10年来 ,在超累积植物的找寻培育、植物根际微生物共存体系研究、植物对重金属的耐忍性、超量吸收及其解毒机制以及植物修复的工艺技术方面已有不少研究 ,并取得长足的进展 ,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以及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有可能使植物修复技术取得根本性的突破。  相似文献   
115.
采用陶瓷微滤膜处理轧钢含油废水,优化了过滤过程的操作条件;通过阻力分析和对膜清洗的研究,得出各阻力对膜过滤性能的影响,并提出较为有效的膜再生方法。研究表明,这一方法处理轧钢含油废水,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6.
针对TiO2超细粒子的超滤分离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探讨了操作压力、膜面流速、TiO2投量、pH、电解质等参数条件对膜通量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证实了浓差极化及滤饼层阻力是影响通量变化的主导因素,在此基础上确定了适宜的超滤工艺条件及膜清洗方式.以甲基橙为降解基质分别测试了经混凝与超滤分离后的TiO2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超滤不仅可实现TiO2粒子与水的彻底分离,且分离后TiO2催化活性与初次使用相当.研究表明超滤用于悬浮光催化体系的固液分离及催化剂再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7.
超细TiO2粒子的超滤分离及回用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TiO2超细粒子的超滤分离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探讨了操作压力、膜面流速、TiO2投量、pH、电解质等参数条件对膜通量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证实了浓差极化及滤饼层阻力是影响通量变化的主导因素,在此基础上确定了适宜的超滤工艺条件及膜清洗方式。以甲基橙为降解基质分别测试了经混凝与超滤分离后的TiO2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超滤不仅可实现TiO2粒子与水的彻底分离,且分离后TiO2催化活性与初次使用相当。研究表明超滤用于悬浮光催化体系的固液分离及催化剂再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8.
水葱修复土壤镉污染潜力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野外观察与研究发现水葱(Scirpus tabernaemontani G.)可以耐受土壤中高浓度的重金属污染,并对镉(Cd)有很高的生物富集量.实验室水培试验研究了两个主要因素,营养液pH与Cd含量,对水葱生物量以及Cd富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它可耐受高浓度Cd (30 mg/L)和大范围pH变化 (3.7~7.7).当营养液pH为4.7, Cd为25 mg/L时,水葱富集的Cd达到最大值:地上部分264.71 mg/kg,地下部分234.39 mg/kg,平均转运系数1.13.这显示了它用于植物修复Cd污染土壤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9.
超富集植物收获物的处置是植物修复技术的难点。以锰超富集植物青葙为对象,研究了焚烧和热解技术处置收获物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焚烧和热解能较好地实现收获物的减量化。当温度为650℃,焚烧和热解减重率分别能达到84.76%和68.31%,但温度超过650℃时,青葙收获物减重率变化不明显。因此,650℃是青葙收获物较适合的热处理温度。并且,在此温度下,底灰中Mn的回收率分别能达到78.9%和84.1%,表明大部分Mn保留在底灰中,避免了大气污染。X射线衍射(XRD)分析显示,在450~650℃时,底灰中的Mn以Ca Mn(CO_3)_2形式存在,温度≥650℃时,Mn主要以硅酸盐和金属氧化物形式存在。重金属浸出实验发现,低温(<650℃)底灰中的锰容易浸出,但高温(≥650℃)底灰中的锰不易浸出,有利于无害化处置。  相似文献   
120.
超高效螺旋式厌氧生物反应器流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冷态模拟条件下,采用脉冲刺激响应技术,运用轴向扩散模型和多釜全混流反应器串联模型研究了超高效螺旋式厌氧反应器的流态.结果表明:低负荷下超高效螺旋式厌氧反应器的流态趋于平推流(分散数D/uL0.2,串联级数N→∞);超高负荷下流态趋于全混流(D/uL≥0.2,N→1).反应器内总死区平均值为27.99%,其中,生物死区平均值为6.98%,水力死区平均值为21.01%.水力死区(Vh)与容积水力负荷(L)和容积产气速率(G)之间满足关系式:Vh=0.7603L+0.1627G-4.0620,容积产气速率对水力死区的影响大于容积水力负荷.超高效螺旋式厌氧反应器流态的适宜范围相当于等容多釜串联级数N≤3.01.最后提出了兼顾反应器传质效果和容积效能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