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8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76篇
安全科学   115篇
废物处理   31篇
环保管理   68篇
综合类   452篇
基础理论   104篇
污染及防治   79篇
评价与监测   94篇
社会与环境   25篇
灾害及防治   33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11.
超声波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42,自引:2,他引:40  
本文对近年来超声波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作了比较全面的综述。介绍了超声降解的原理、特点和影响因素以及目前取得的研究成果和主要结论,并对超声降解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12.
Aluminum salt coagulants were used prevalently in various water works.In this article,the effects of filtration on residual aluminum concentration and species distribution were researched by determin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diiferent aluminum species before and after single layer filter,double layer filter,and membrane filtration units.In the research,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SEC)was used to separate colloidal and soluble aluminum,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IEC)was used to separate organic and inorganic aluminum, and inductivity coupled plasma-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ICP-AES)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aluminum concentrati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apid filtration process had the ability of removing residual aluminum from coagulant effluent water,and that double layer filtration was more effective in residual aluminum removal than single layer filtration,while nano filtration was more effective than micro filtration.It was found that when the residual aluminum concentration was below 1mg/L in sediment effluent,the residual aluminum concentration in treated water was above 0.2 mg/L.The direct rapid filtration process mainly removed the suspended aluminum.The removal of soluble and colloidal aluminum was always less than 10% and the natural small particles that adsorbed the amount of soluble or small particles aluminum on their surface were difficult to be removed in this process.Micro filtration and nano filtration were good technologies for removing aluminum;the residual aluminum concentration in the effluent was less than 0.05 mg/L.  相似文献   
913.
无平衡室条件下测定TSP的滤膜恒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测定TSP的滤膜需在恒温、恒湿的平衡室中平衡、称量,否则会影响测定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经多年实践,摸索出用生化培养箱代替平衡室,用于滤膜恒重,效果较好,且方法简便易行,现介绍如下,供参考。将符合标准的滤膜打上编号,分开放置于恒温20℃的生化培养箱上部(下部仍可用于样品BOD5培养),平衡24h,用镊子取出随即放入分析天平称量,在30s内称量完毕,贮于滤膜盒中备用,结果见表1。由表1可见,用此法平衡滤膜24h足可使滤膜达到恒重,生化培养箱还可同时进行BOD5样品培养。考虑到在不同季节,天平室的温度和湿度会不在测定TSP的要求…  相似文献   
914.
汞是一种毒性很强的重金属元素,一般环境水中汞的含量很低,在ppt级水平。目前,国内外商品化的测汞仪器其实际检测能力均在ppm到亚ppb级水平。水中ppt级汞绝大部分均采用预富集处理,然后用冷原子吸收,冷原子荧光或其他方法进行测定。能够直接、简便快速准确地测定环境水中ppt级汞的仪器和方法尚未见报导。我们研制了一套采用冷原子荧光原理进行工作的半自动超痕量汞测定装置。该装置采用了全封闭小型汞蒸气发生器,还原剂自动定量加入器,双层多通道进样控制阀等技术,具有灵敏度  相似文献   
915.
建立了在线富集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中对硝基苯酚的方法。经过滤的水样用在线固相萃取系统富集后,以氨水-甲醇系统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进行检测。方法的检出限为3. 52 ng/L,回收率为91. 6%~108%,相对标准偏差为5. 5%~9. 5%。该方法可大大简化复杂的前处理过程,提高灵敏度及准确性,可用于大批量地表水中对硝基苯酚的测定。  相似文献   
916.
本文介绍了粉尘捕集用滤膜的性能、捕集原理、选择方法和滤膜的捕集效率、阻力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917.
介绍了钠滤膜技术和在饮用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18.
数值模拟了封闭环境内非球形超细颗粒物的动力学演化,以探讨颗粒物的沉积和凝并行为.采用泰勒展开方法导出了描述颗粒物动力学这两种行为共同作用的矩方程.通过与实验结果对比表明:本文得出的矩方程相对于传统的矩方程模型更适于刻画颗粒物的扩散和重力沉积,能够精确地预测它们的动力学演变过程.通过将颗粒形状参数(分形维数,Df)纳入原始动力学方程,使得颗粒物凝并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描述真实情况下非球形颗粒的凝并行为.此外在高颗粒物浓度条件下,得出颗粒物的演变主要受到凝并作用的影响,沉积作用则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919.
大型城市紧凑度与能源效率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成诗  李金 《自然资源学报》2018,33(10):1781-1795
采用超效率DEA和熵值法测算了2003—2014年29个大型城市的能源效率与紧凑度,进而通过象限图法对城市紧凑度与能源效率的关系进行分析。分析表明,我国大型城市能源效率普遍偏低但在缓慢提升;城市紧凑度与能源效率以低级协调为主。从区域看,二者关系的地区差异明显,东部以高级协调为主,中西部低级协调关系显著。城市规模越大,紧凑度和能源效率水平越高,且城市突出关系类型由低级协调变为高级协调。剔除紧凑度外其他可能影响能源效率的因素后的象限图再次印证提高紧凑度有利于改善城市能源效率的结论。为通过提升城市紧凑度来提高能源效率,需加大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投入,加强工业用地的集约使用,完善城市功能体系,实现经济、人文和生态的多功能复合利用。  相似文献   
920.
仿生超疏水表面在海洋腐蚀防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超疏水表面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总结了现有仿生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及其海洋腐蚀防护机制研究,重点分析了超疏水表面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水下稳定性和机械稳定性两方面问题及相关对策,并对超疏水表面应用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