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5篇
  免费   2464篇
  国内免费   250篇
安全科学   172篇
废物处理   211篇
环保管理   330篇
综合类   3307篇
基础理论   436篇
污染及防治   1569篇
评价与监测   62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5年   19篇
  2024年   85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170篇
  2021年   190篇
  2020年   155篇
  2019年   164篇
  2018年   198篇
  2017年   265篇
  2016年   324篇
  2015年   296篇
  2014年   345篇
  2013年   350篇
  2012年   407篇
  2011年   345篇
  2010年   288篇
  2009年   309篇
  2008年   270篇
  2007年   295篇
  2006年   341篇
  2005年   218篇
  2004年   178篇
  2003年   161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1.
利用污泥进行水体中重金属生物吸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内外利用废水处理等工业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泥作为生物吸附剂吸附水体中重金属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包括其预处理技术、反应机理、主要影响因素、处理效果以及反应器工艺等。同时,对该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指出依托现有废水处理设施进行集约化开发将是该工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12.
陈娴  陆金  殷燕  程洁红 《环境工程学报》2014,8(9):4012-4016
焙烧-酸浸法可有效回收电镀污泥中的有价金属,而污泥的热处理特性是决定能否采用焙烧预处理的重要因素。研究了氧化焙烧和还原焙烧对污泥成分和金属浸出性的影响,并对焙烧前后的污泥进行了金属形态分析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果表明,焙烧预处理实现了污泥减量和金属富集;ES1经氧化焙烧后金属浸出率接近原泥,Cu的浸出率达99%;ES2的还原焙烧效果优于氧化焙烧,特别是Cu的浸出率超过97%,XRD分析发现,还原焙烧过程中金属Cu被还原为铁铜合金;2种焙烧均造成了ES3中目标金属Ni的浸出率的降低;金属浸出性的下降与残渣态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913.
以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为混合原料,研究了混合原料的不同配比对厌氧发酵过程及产气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生活垃圾与剩余污泥以挥发性固体(VS)质量比为2∶1混合后,厌氧发酵效果最好,累计产气量最高,达到8 721mL,发酵后的总固体(TS)、VS、COD去除率分别达43.65%、35.98%、47.88%;各实验组在发酵过程中的pH、氨氮浓度和碱度均在合理范围内,未对厌氧发酵反应造成影响;以适当配比的城市生活垃圾和剩余污泥为混合原料,进行中温联合厌氧发酵是可行的,联合厌氧发酵可以弥补单一原料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厌氧发酵效果。  相似文献   
914.
王娟  范迪 《环境工程学报》2006,7(6):117-121
采用水解酸化 CAST 混凝 复合滤池与水解酸化 接触氧化 混凝 复合滤池2种组合工艺对造纸中段废水与生活污水进行合并处理对照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工艺都是切实可行的,二级出水均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标准,深度处理出水可达中水水质要求.其中以水解酸化 CAST 混凝 复合滤池组合工艺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15.
污泥是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副产物,若处理不当,将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实验采用低强度超声波对剩余活性污泥(WAS)的好氧消化过程进行强化,选取超声强度、超声时间、超声间隔3个因素设计正交实验.结果表明,经超声辐照的WAS,其好氧消化时间最短仅约为13 d,比未经超声辐照的缩短了18.00 d.对实验结果的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表明,低强度超声波强化WAS好氧消化的最佳参数为:超声强度1.0 W/cm2、超声时间10 min、超声间隔8 h.实验还研究了WAS达标前后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和总化学需氧量(TCOD)的变化情况,发现在相对较短的处理时间内,经低强度超声波强化处理的WAS的TCOD降解率仍然能与对照相近甚至高于对照,主要原因是低强度超声波强化了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促进了其对有机物的吸收分解.  相似文献   
916.
改良剂对Cd污染土壤中小白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小白菜盆栽试验,以啤酒污泥、草木灰及其混合物作为土壤改良剂,以生物量、可溶性糖、维生素C和叶绿素含量为指标,研究了改良剂对小白菜品质的影响,并分析了土壤中Cd赋存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改良剂在性质和改良机制上存在差异,因此改良效果各不相同,其中啤酒污泥和草木灰的混合物的改良效果最好,其次是啤酒污泥,最后是草木灰。虽然3种改良剂均能降低小白菜茎叶中Cd含量和土壤中有效态(水溶态和可交换态)Cd含量,提高小白菜品质,但小白菜茎叶中Cd含量仍超过《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05)规定的蔬菜中Cd限量值。  相似文献   
917.
秦清  张艳萍 《环境工程学报》2014,8(7):2859-2864
采用经乙酸钠驯化培养具有一定聚羟基烷酸酯(PHA)储存能力的活性污泥,考察乙酸、丙酸和丁酸3种短链脂肪酸,以及乙酸、丁酸分别与丙酸按1∶1、1∶2、2∶1比例组合成的6种混合酸作为碳源时对活性污泥中PHA的储存和转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3种短链脂肪酸中,以丁酸为碳源得到活性污泥PHA储存量最高,为40.53 mg/g;在混合酸中,乙酸与丙酸按1∶2组合时,系统PHA储存量最高,为773.4 mg/g。混合酸相对于单一的脂肪酸碳源更有利于活性污泥储存PHA。在混合酸总量一定的条件下,随着丙酸比例的增加,乙酸与丙酸混合比丁酸与丙酸混合更有利于微生物的PHA储存。  相似文献   
918.
为研究纯氧曝气对垃圾渗滤液生化反应池的处理效能和工艺运行的稳定性,于2014年10月21日至2015年1月5日在某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处理站进行工程性实验。在生化反应池的O段安装纯氧曝气器,以COD、NH3-N为综合指标,考察渗滤液的处理量和设备的运行维护情况。结果表明,初期纯氧曝气可以改善生化系统中污泥的性状,使渗滤液的处理满足生产需要;2台曝气器运行时,A/O系统平均可处理87.5%的COD和98.3%的NH3-N,而单台运行时,平均去除83.0%的COD,98.9%的NH3-N,表现为对NH3-N有很强的去除效率;纯氧曝气有很大的耐COD负荷冲击能力,可使工艺运行处于稳定状态;高效的渗滤液处理能力增加了容积负荷,从而降低曝气池的体积;无需鼓风机和鼓风机房,降低了环境噪音和土建占地。综上所述,它是一种简单、经济、实用的渗滤液处理工艺,且维护方便,适用于新建和改扩建工程项目。  相似文献   
919.
针对近年来出现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复合工艺,首先建立了能同时描述碳氧化、脱氮和除磷的修正ASM1(Activated Sludge Model No.1),以及与ASM1中微生物生长过程速率方程结构形式相同、物理意义明确的生物膜模型。然后将该生物膜模型与修正的ASM1相结合,形成了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复合模型,利用VB6.0编写了相应的模拟软件。以西安市第五污水处理厂复合工艺为对象,对其碳、氮和磷的去除进行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出水各污染指标的变化规律。通过对进水流量、填料区的位置及填料区填料的投加率进行模拟,为填料区的优化和系统运行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20.
在序批式厌氧反应器中探究了矿化垃圾对污泥厌氧消化产甲烷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矿化垃圾能够提高甲烷的产量并且提高甲烷的体积分数。当矿化垃圾投加量由0增加到5 g·L-1时,甲烷的产量也由168.9 mL·(g VSS)-1(挥发性悬浮固体)增加到218.6 mL·(g VSS)-1,体积分数由60%增加至70%。然而继续提高矿化垃圾的投加量至7 g·L-1对污泥厌氧消化造成一定的抑制作用。矿化垃圾的存在能够提高污泥中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的溶出,挥发性脂肪酸的积累进而为产甲烷菌提供了充足的消化底物,从而提高了甲烷的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