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0篇
  免费   414篇
  国内免费   1845篇
安全科学   275篇
废物处理   162篇
环保管理   710篇
综合类   3152篇
基础理论   774篇
污染及防治   920篇
评价与监测   366篇
社会与环境   249篇
灾害及防治   5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161篇
  2021年   170篇
  2020年   146篇
  2019年   181篇
  2018年   175篇
  2017年   209篇
  2016年   287篇
  2015年   276篇
  2014年   320篇
  2013年   407篇
  2012年   423篇
  2011年   472篇
  2010年   369篇
  2009年   474篇
  2008年   283篇
  2007年   314篇
  2006年   301篇
  2005年   272篇
  2004年   180篇
  2003年   168篇
  2002年   161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主要介绍了合成氨工业废水的排放特点,A/O法处理工艺原理,以实例说明A/O法适用于实施清洁生产的合成氨企业的终端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942.
典型Pb/Zn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与Pb同位素源解析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孙锐  舒帆  郝伟  李丽  孙卫玲 《环境科学》2011,32(4):1146-1153
以我国典型的铅锌矿区——湖南水口山铅锌矿区及其周围地区为研究对象,分析自然土壤(A层和C层)样品中不同重金属(Pb、Zn、Cr、Cu、Cd、Hg)的污染特征和Pb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受铅锌选矿和冶炼活动的影响,研究区域A层土壤明显受到重金属的污染,尤其是在中心区域(水口山矿区),土壤中Pb、Zn、Cr、Cu、Cd、Hg含量最高达3966.88、 2086.25、 135.31、 185.63、 56.15、 16.434 mg/kg;受原生地质环境的影响,C层土壤重金属含量虽然变化很大,但基本反映土壤背景值.土壤中不同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大小顺序为Cd>Hg>Pb>Cu>Zn=Cr.中心区域多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危害明显高于周围区域,其34%、 33%、 11%、 22%的采样点分别属于轻微、中等、强和很强生态危害,而周围区域属于轻微、中等、强和很强生态危害的采样点比例分别为68%、 16%、 10%、 6%.与C层Pb同位素相比(206Pb/207Pb为1.168~1.246,208Pb/206Pb为2.014~2.130),由于人为Pb源的污染A层土壤中206Pb/207Pb值(1.166~1.226)低而208Pb/206Pb值(2.043~2.135)高.与铅锌选矿、冶炼废水和烟尘中Pb同位素比值对比表明,A层土壤铅污染主要来自于冶炼厂烟气粉尘的沉降.  相似文献   
943.
硫磺/石灰石自养反硝化系统脱氮除磷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袁玉玲  李睿华 《环境科学》2011,32(7):2041-2046
为了考察硫磺/石灰石系统对于低C/N的城市污水进行同步脱氮除磷的性能,设计了体积比为1∶1的硫磺/石灰石柱式反应器,以人工配水为处理对象,采用厌氧生物滤池运行方式,研究了HRT、初始磷浓度、pH、温度等因素对其脱氮除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水NO 3^--N为30 mg/L左右,PO4^3--P为15 mg/L条件...  相似文献   
944.
有机硫恶臭物质采样和分析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继宗  王立  胡玢 《环境科学》1993,14(5):27-31
本研究以二甲二硫醚和甲硫醇为代表对有机硫恶臭物质的采样浓缩,热解析和GC,GC/MS的色谱分离,定性鉴定和定量检测方法进行了实验技术研究。与此同时研制开发了恶臭污染监测的系列配套装置-采样管,微型采样泵,热解析色谱进行装置和标准气体物质发生装置。经筛选确认,国产GDXE105采样管可对DMDS和CH3SH实现直接常温采样浓缩,样品回收率分别为100%和60%。GC/FPD对二种硫化物的检出下限分别  相似文献   
945.
工业废水催化湿式氧化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采用系列贵金属-半导体氧化物催化剂,在高压釜中250℃液相条件下对焦化厂等工业废水以及由氨、吡啶等组成的模拟废水进行液相氧化试验。结果发现几种催化剂对不同污染物有不同序列的催化氧化活性,其净化作用有各自的选择性。WT-501催化剂对氨和有机污染物均有高活性,焦化废水经WT-501催化氧化处理后’COD、NH_3分別从9302mg/L和5230mg/L降至619mg/L和47mg/L,去除率高达93.2%和99%。  相似文献   
946.
河流泥沙对石油的吸附、解吸规律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静态(搅拌)实验,研究了河流泥沙对石油乳化油的吸附、解吸和极限残留量变化的基本规律。泥沙对石油乳化油的吸附规律符合Langmuir-Freundlich等温式,吸附与解吸过程不可逆,在清水中不能完全解吸出来。吸附量与油浓度、沙浓度、沙粒径及溶液中的电解质(盐)浓度等因素有关。根据实验资料建立了吸附等温式、解吸方程、极限残留方程、以及吸附量和极限残留量随泥沙粒径的变化关系式。最后对溶液盐度对吸附的影响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47.
石灰/石灰石湿法脱硫中添加剂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φ150旋流板塔烟气脱硫装置上,试验了不同液气比和进口气SO2浓度时有机废液(NaAd)作添加剂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NaAd有利于提高脱硫率和吸收剂利用率,并减缓结垢。添加适量的NaAd可使脱硫率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气相单板效率Emv相应提高12个百分点以上。实验还研究了添加NaAd对浆液pH值、粘度,以及浆液中颗粒沉降、凝聚、粒度等物理化学特性的影响,并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NaAd添加剂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948.
固定化脱色菌-活性污泥的脱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所筛选的高效脱色菌群,采用聚集-交联法固定在活性污泥上,形民絮状立体网状微观结构。固定化脱色菌-活性污泥的脱色酶活力较未经固定的活性污泥提高70%左右。经厌氧条件下处理针织厂印染废水,色度平均去降率为77.3%,CODCr平均去除率为65.1%。  相似文献   
949.
投菌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洁霉素废水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罗国维  杨丹青  林世光 《环境科学》1994,15(6):20-22,32
研究了“水解酸化-二段生物接触氧化-混凝”工艺处理高浓度洁霉素废水处理系统中好氧微生物膜特性,分布规律、降解作用,高效降解菌的选育,投加菌在反应器中能否保持优势等问题,以探讨用投菌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洁霉素废水的机理,对本系统好氧微生物膜进行后仍存于反应器中并占有优势,最优势菌株经鉴定属气单胞菌属、通过对中试好氧处理出水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寻找其引起剩余CODcr值的原因。  相似文献   
950.
高温/中温两相厌氧消化反应中有机酸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深入考察高温/中温两相厌氧消化的反应器系统用以处理混合基质时有机酸的变化特性,采用蒸馏-滴 测定挥发有机酸总量,并在系统达到相对稳定时用色质联机确定有机酸的组成及各自含量。研究结果表明,混合基质经高温消化后挥发有机酸含量有所增加,平均在346-5529ml/L,进一步经中国消化且系统达到稳定后其含量平均为43-433mg/L,乙酸,丙酸,丁酸和戊酸是进料混合基质和高温消化后基质中主要有机酸种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