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1篇
  免费   423篇
  国内免费   1336篇
安全科学   107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888篇
综合类   3259篇
基础理论   514篇
污染及防治   234篇
评价与监测   358篇
社会与环境   802篇
灾害及防治   207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222篇
  2021年   217篇
  2020年   225篇
  2019年   211篇
  2018年   183篇
  2017年   224篇
  2016年   267篇
  2015年   320篇
  2014年   229篇
  2013年   323篇
  2012年   364篇
  2011年   401篇
  2010年   250篇
  2009年   259篇
  2008年   250篇
  2007年   292篇
  2006年   282篇
  2005年   242篇
  2004年   185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7篇
  1973年   6篇
  1972年   4篇
  197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651.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演变规律与淮河灾害治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庆 《灾害学》1998,13(1):57-61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演变规律表明,河流从沿程淤积到河口延伸、再到溯源淤积的自适应过程,在1000a、100a、50a、10a等各种时间尺度上均可能发生,这对淮河水系改造的可行性论证、方案设计等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52.
长江口湿地景观镶嵌结构演变的数量特征与分形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鉴于国内湿地研究对象大多为块状湿地。而对狭长形湿地鲜有研究,本文利用1990年和2003年遥感影像作为基本信息源。在GIS技术支持下。选取长江口狭长湿地,建立长江口湿地植被空间数据库。选取斑块大小、分维数、景观破碎度、景观多样性和优势度等指标,研究区域景观的数量特征动态变化;运用分形理论建立各种景观类型形态的分形结构模型,以分维数为依据分析各种景观形态的复杂性;探讨控制和影响区域景观格局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1990—2003年期间,在自然与人为双重因素作用下该地区的湿地景观发生了显著变化,景观趋于破碎化。植物群落的演替由于人为的原因加速,一些地区景观呈自然变化趋势。一些地区由于围垦的原因。人为扰动大。呈现衰退趋势。  相似文献   
653.
潮汐河流动态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目前采用的静态水态水质数学模型计算河流平均水环境容量的方法,难于满足感潮河流的动态水环境容量时变过程,且计算精度不高的情况,提出了潮汐河流动态水环境容量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步骤,以满足感潮河流水质管理规划的需要。通过对某一感潮河流实际计算应用,表明这一新的计算方法在理论上与实践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54.
黄河流域河水氮污染分析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黄河水系干、支流1980-1990-1997-1999年河水氮污染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1)自流域上游至下游,各主要支流河水氮污染有增加的趋势,造成干流河水氮污染沿程亦呈增加的趋势;(2)点污染对黄河干、支流河水氮污染的贡献较大,但在1990-1997年间,流域河水氮污染的点源/面源之比有降低的趋势,干流潼关站河水中总氮的点源与面源之比由1990年的2.7降至1997年的1.8;(3)黄河干、支流河水氨氮、总氮的含量在1980-1990-1997-1999年间存在明显的加速上升趋势,主要是由流域废污水排放量和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所致。  相似文献   
655.
辽河三角洲的自然资源与区域开发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辽河三角洲有丰富的地上和地下资源,是农业综合开发和油田建设的重点地区。其区域资源开发以油田、稻田、苇田和虾田开发为核心,在土地利用主要做到全面规划与统筹兼顾;对淡水资源不足的问题要从开源与节流两方面来进行解决;对河口湿地景观生态系统要注意保护,发挥业已建立的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对河口湾水产资源更要加强保护与培育。  相似文献   
656.
城市工业水污染控制模拟系统的模型体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工业水污染与工业活动的规模和结构紧密相关的事实,通过分析城市工业水污染经济学特征,依据环境经济学原理,建立城市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模型。并以决策模型为核心,将水污染排放模型。水环境质量模型以及水污染损失模型整合在系统中,构成城市工业水污染控制模拟系统的模型体系。最后,在分析了黄河流域典型城市-呼和浩特市的工业水污染状况的基础上,建立了符合该市工业水污染特征的模型体系。  相似文献   
657.
孤东油田系新开发的油田工程之一。 位于黄河入海口的滨海地带,自然环境复杂。其中,风暴潮、黄泛和河口蚀退等不利的灾害因素,对油田安全生产的威胁比较突出。在掌握这些灾害因素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影响程度的基础上,相应地提出了加固油田堤防工程、河口海岸工程等环境保护对策的意见。  相似文献   
658.
选择闽江河口鳝鱼滩的芦苇湿地、短叶茳芏湿地及二者交错带湿地为对象,研究了湿地土壤痕量元素的吸附-解吸特征及其对pH值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3种湿地土壤对Cr6+、Ni2+和Cd2+的吸附能力及其对Cr6+和Ni2+的最大缓冲容量均表现为短叶茳芏湿地低于交错带湿地和芦苇湿地;对Cu2+和Zn2+的吸附能力和最大缓冲容量在0~30 cm土层均以芦苇湿地较高,而在30~60 cm土层以短叶茳芏湿地较高.导致3种湿地土壤对痕量元素吸附能力差异的原因主要与土壤颗粒组成和pH值的差异有关.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可较好地拟合湿地土壤吸附Cr6+、Ni2+、Cu2+、Zn2+和Cd2+的热力学过程(R2≥0.82).3种湿地土壤中Cr6+、Ni2+、Cu2+、Zn2+和Cd2+的解吸量均随吸附量的增加而增加,二者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且其解吸过程均存在滞后现象,说明吸附过程的作用力较解吸过程强.随着pH值的增加,3种湿地土壤对Cr6+的吸附量均呈波动降低变化,对Ni2+、Cu2+、Zn2+和Cd2+的吸附量整体均呈增加趋势;而Cr6+、Cu2+、Zn2+和Cd2+的解吸量对pH值变化的响应与之相反.研究显示,在未来闽江河口硫酸型酸沉降发生频次增加的情况下,相对于短叶茳芏湿地,芦苇湿地和交错带湿地对Ni2+、Cu2+、Zn2+和Cd2+的吸附量将大幅降低,而解吸量将有所增加,说明Ni2+、Cu2+、Zn2+和Cd2+将更易游离于这两种湿地的土壤孔隙水中,进而可能增加其对植物或土壤生物的生态毒性风险.  相似文献   
659.
Black carbon (BC) in surface sediments from Henan section of Yellow River and Huaihe River, China, was determined. Average content of BC in Huaihe River was 0.33%, higher than that in Yellow River (n?=?23) with mean value of 0.15%.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BC in Yellow River and Huaihe River were similar, namely that tributaries had higher BC content than main stream. In addition, BC content in the mainstream of Yellow River and Huaihe River decreased with altitude. The BC content presente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clay (r?=?0.672; p?<?0.01) content in Yellow River, while neither did in Huaihe River. The ratio of BC/TOC ranged from 1.8–57.4% (median 29.6%), evidencing pyrogenic fossil fuel source of BC in Yellow River. Relatively low values of BC/TOC in Huaihe River (5.3%–28.8%, median 7.5%,) reflected that the origin of BC is from burning of biomass. In addition, Pearson rank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BC was in strong correlation with lighter PAH in Yellow River, while BC was in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heavier PAH in Huaihe River. The ratio of BC/TOC indicated that BC in Yellow River mainly came from fossil fuel combustion, while BC in Huaihe River was primarily from biomass burning.  相似文献   
660.
讨论了以河道底泥和生活污泥为原料烧制陶粒比表面的测定原理、方法和结果,并对生活污泥添加量、粘结刑添加量和烧结温度对陶粒比表面的影响作了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