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260篇
安全科学   8篇
废物处理   20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324篇
基础理论   137篇
污染及防治   80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71.
实验研究了蔗糖为碳源,硝酸钠、脲、蛋白胨、硫酸铵和氯化铵等氮源对NIII2发酵产絮凝剂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液起始pH值为7.50,以硝酸钠为氮源,发酵液pH会上升,升至7.60~8.34时,NⅢ2菌株开始大量分泌微生物絮凝剂,发酵72 h,产量可达7.5 g/L,该产量是目前报道的克雷伯氏菌产絮凝剂的最高值。脲为氮源,pH则下降,降至5.04~6.49时,大量分泌絮凝剂,发酵72 h产量达5.2 g/L。蛋白胨、氯化铵和硫酸铵等为氮源时,pH下降十分明显,pH小于3.71时有絮凝剂分泌,发酵72 h产量约2.0 g/L或更小。以硝酸钠和脲为氮源时,发酵液中有黄色物质分泌,该黄色物质出现或黄色逐渐加深,是NIII2菌高产絮凝剂的标志。除硫酸铵外,其他氮源发酵所产絮凝剂为O-糖蛋白。当以硝酸钠、脲、蛋白胨、硫酸铵和氯化铵为氮源时,絮凝剂中蛋白的含量分别为9.55%、33.28%、19.39%、13.81%和15.51%,且蛋白含量越高,絮凝剂活性越大。  相似文献   
472.
春季角毛藻对N/P值响应的FRD判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运用FRD判别法,探讨了角毛藻(Chaetocerossp.)生长对N/P值的响应过程。通过大亚湾春季现场观测的角毛藻细胞数量与DIN/PO4比值关系分析,构建关系曲线的完全样本进行泛函回归分割(FRD)判别。FRD判别表明,角毛藻是以3种不同的生长状况响应N/P值变化,即在N/P<15.79(±1.41)时,角毛藻数量随N/P值增大处于缓慢生长状况;在N/P=15.79(±1.41)~59.90(±4.28)之间时,角毛藻数量则随N/P值增大而迅速增长;而当N/P>59.90(±4 28)时,角毛藻数量达到最大生长值,并处于上下涨落状态。  相似文献   
473.
简青霉[Penicillium simplicissimum(Oudem.)Thom BGA]能分泌木质纤维素降解酶,其中半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锰过氧化酶和漆酶的最大酶活分别为146.82 Iu·g-1、2.78 U·g-1、47.97 U·g-1、34.56 U·g-1和17.94 U·g-1.实验结果和SPSS统计分析表明,简青霉产木质纤维素酶的能力与木质纤维素的结构有很大的关系,其对木质纤维素的降解可能是几种木质纤维素酶之间协同作用的结果.在30 d的固态发酵中,半纤维素含量与发酵天数呈显著负相关(r=-0.946,P<0.01),纤维素与木质素的降解趋势呈显著负相关(r=-0.818,P<0.05).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和锰过氧化物酶在降解木质素的同时对半纤维素和纤维素进行协同降解,是非选择性的木质素降解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锰过氧化物酶与纤维素酶之间呈显著相关(相关性依次为r=0.922,P<0.01;r=0.807,P<0.05).研究还发现生物吸附在简青霉对液态碱木质素的去除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74.
从大港油田筛选和分离出3株以原油为碳源的石油降解菌,初步鉴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用这3株菌混合处理某炼厂的"三泥",在适宜的降解条件下,仅需投加混合菌液,无需添加营养物(N,P),可使含油污泥A的残油量从67g/kg降至7.7g/kg,混合油泥试样AB的残油量从19.7g/kg降至3.1g/kg,平均去除率为84%以上,可以实现含油污泥的较为经济的、有效的处理.经生物处理后含油污泥的恶臭味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475.
叉鞭金藻对微量锌、镉的吸附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叉鞭金藻对微量Zn^2 ,Cd^2 的生物吸附及其机理。结果表明,叉鞭金藻对Zn^2 ,Cd^2 的生物吸附主要经历了快速的吸附和缓慢的吸附两个步骤。pH为6~7时,叉鞭金藻对Zn^2 ,Cd^2 有较好的吸附作用,且死体藻细胞比活体藻细胞能富集更多的Zn^2 ,Cd^2 。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476.
The degradation of bifenthrin (BF) and chlorpyrifos (CP), either together or individually, by a bacterial strain (CB2) isolated from activated sludge was investigated. Strain CB2 was identified as belonging to genus Pseudomonas based on the morphological,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a hom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16S rDNA sequence. Strain CB2 has the potential to degrade BF and CP, either individually or in a mixture. 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mixture degradation were as follows: OD600nm = 0.5; incubation temperature = 30°C; pH = 7.0; BF-CP mixture (10 mg L?1 of each). Under these optimal conditions, the degradation rate constants (and half-lives) were 0.4308 d?1 (1.61 d) and 0.3377 d?1 (2.05 d) for individual BF and CP samples, respectively, and 0.3463 d?1 (2.00 d) and 0.2931 d?1 (2.36 d) for the BF-CP mixture. Major metabolites of BF and CP were 2-methyl-3-biphenylyl methanol and 3,5,6-trichloro-2-pyridinol, respectively. No metabolite bioaccumulation was observed. The ability of CB2 to efficiently degrade BF and CP, particularly in a mixture, may be useful in bioremediation efforts.  相似文献   
477.
丁草胺高效降解细菌的分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瓶培养法富集培养,从肥东县一块单晚稻田土中分离出一株丁草胺高效降解细菌WY306,经鉴定,该菌为节杆菌属菌Arthrobacter sp.WY306.Arthrobacter sp.WY306降解丁草胺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丁草胺降解半衰期与初始菌量近似成反比;当丁草胺添加浓度为5、9mg/L时,其降解半衰期分别为0.97h和1.86h,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而当丁草胺添加浓度为0.8mg/L或其  相似文献   
478.
用生物学方法防治藻类危害已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1] ,有研究表明 ,水体生态系统中的细菌在控制水华、维持藻类生物量的平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 ,3] ,它可通过直接接触[4 ,5] 、分泌胞外物质[6 ] 以及与藻类竞争营养物质[7] 等方式溶藻或抑制藻类生长 ,保障水体生态系统中营养物质的循环 .本实验室从采自太湖的微囊藻藻样上分离出四株细菌并已鉴定到属[8] ,对它们生长特征进行研究将有利于发现细菌与微囊藻生长代谢之间潜在的联系 .依据Odum提出的Leibig最少律 (lawofminimum) ,限制藻类生产量的物质是C、N、P[…  相似文献   
479.
从处理采油废水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出4株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正十六烷高效降解菌。菌株A14和B45为非脱羧勒克菌(Leclercia adecarboxylata),菌株C28和A27为肠杆菌(Enterobacter sp.)。在NaCl质量浓度15~25 g/L、pH 6.0~7.0、接种量10%(φ),培养温度37 ℃,摇床转速160 r/min、正十六烷体积分数0.30%的条件下降解16 d后,菌株A14、B45、C28和A27的正十六烷降解率分别为93.7%,87.8%,73.3%,65.7%。4株菌所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均为磷脂类表面活性剂。菌体生长满足逻辑斯蒂模型,正十六烷的降解满足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菌株C28、A27的生长速率快于菌株A14、B45,菌株A14、B45的正十六烷降解速率快于菌株C28、A27。  相似文献   
480.
采用植物载体玉米芯对青霉X5进行固定化.利用正交实验,确定了固定化最优操作条件为:菌量0.4 g/L,载体大小为1/2×π×12×1 cm3,载体个数为10,摇床转速为100 r/min.同时考察了各种因素如温度、pH、碳源浓度和盐浓度等对染料脱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0℃、pH 4.0、碳源浓度为10 g/L条件下,以100 r/min的摇速培养,脱色效果最佳,脱色率达96.1%.重复脱色实验表明,固定化青霉X5经过4次重复利用后,固定化细胞的结构仍良好,脱色率仍在90%以上.脱色平衡时间为360 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