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97篇
安全科学   165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25篇
综合类   300篇
基础理论   39篇
污染及防治   37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36篇
灾害及防治   2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71.
活必炭纤维的表面结构及其吸附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宏健  张静 《环境化学》1999,18(3):238-243
迄今的吸附模式,Henry定律、Langmuir模型、BET模型、D-R方程、D-A方程都分别适用于不同的表面结构。对于活性炭纤维(ACF)这种特殊的炭吸附材料适用于哪种吸附模型,未见有文献专题论述。本论文在对ACF材料进行了大量表面结构研究的基础上,对ACF的表面结构与颗粒活性炭(GAC)的表面进行了对比,并尝试性地对适用于ACF的吸附模式进行了计算和比较,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572.
厌氧颗粒污泥对五氯酚(PCP)的吸附、解吸及生物降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未驯化污泥接种的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可形成降解五氯酚(PCP)的颗粒污泥.颗粒污泥去除PCP的主要机制是生物降解作用,而不是生物吸附作用.PCP在颗粒污泥上的吸附和解吸符合Freundlich等温方程,吸附和解吸的Freundlich常数K、1/n分别为0.7857mg/gSS、0.5079和1.1095mg/gSS、0.3782,部分PCP被不可逆吸附.与其它活或死的生物材料相比,本试验形成的颗粒污泥对PCP吸附量较小.该方程较准确地表达了UASB反应器内厌氧颗粒污泥对PCP吸附量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73.
目的 预估2/1樟发射药的安全贮存寿命,建立一种基于加速热减量试验,利用热减量曲线和贝瑟洛特(Berthelot)方程预估其安全贮存寿命的方法。方法 首先对2/1樟发射药分别进行85、95、105、115 ℃下的加速热减量试验,获得样品在各个温度下不同加速时间的热减量数据。然后基于热减量曲线,得到2/1樟发射药在各个温度下的延滞期。最后利用各个温度下的半延滞期,根据Berthelot方程拟合得到2/1樟发射药安全贮存寿命预估模型。结果 根据其安全贮存寿命预估模型计算得到2/1樟发射药在30 ℃下的安全贮存寿命约为50.9 a。结论 预测结果与文献值接近,且试验时间比文献减少了近1/2,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可为2/1樟发射药或其他发射药的安全贮存寿命预估提供一种可行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574.
有毒液体泄漏渗流污染后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毒液体泄漏后,沿地表扩散的同时亦会发生渗流现象.有毒液体渗流会直接或间接地对土壤和地下水及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甚至会对人体造成很大危害,导致中毒等重大事故的发生.为分析泄漏后毒物的浓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建立了二维渗流方程,开发了二维渗流事故后果分析软件.分析结果表明,在假设前提下,毒物泄漏后发生渗流时,毒物浓度沿二维渗流平面呈椭圆形向四周扩散,泄漏点的浓度随泄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降低,此结论对于有毒液体泄漏的预防与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75.
为研究安全风险感知对非适应性应急疏散行为的影响机制,提升应急疏散的安全性,进而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建立包含风险感知、心理韧性、安全氛围、群体恐慌和非适应性应急疏散行为5个变量的理论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5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应用AMOS软件搭建结构方程模型,并结合调研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风险感知对发生突发事件后人的非适应性应急疏散行为产生主要正向作用,群体恐慌通过调节作用提高风险感知,也会对人的非适应性应急疏散行为产生相应正向影响;安全氛围和心理韧性通过风险感知的中介作用会,对人的非适应性应急疏散行为产生一定负向影响;可通过加强安全氛围建设、安全知识科普、提高现场管理人员能力等方法,减少突发事件中非适应性应急疏散行为的产生。  相似文献   
576.
东北地区近50年农作物生长季干旱趋势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了东北三省72个台站1960-2008年生长季的潜在蒸散量,进而计算了潜在蒸散量与降水量的比值,得到各站生长季干燥度。东北三省1960-2008年生长季干燥度总体上表现出从西南向东北方向逐渐减小的变化特征,大值区位于辽西地区,小值区位于黑龙江省北部。东北区生长季降水量与潜在蒸散量相当;东北南部生长季略干,东北北部较为湿润。东北地区生长季干燥度近50年增加趋势通过显著性检验;东北地区干燥度序列在1996年发生了突变。东北三省1973年以来干旱绝收面积、成灾面积占旱作农作物播种面积比例的增加趋势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以1996年为分界点,1997-2007年成灾面积、绝收面积占旱作农作物播种面积比例分别是1973-1996年均值的1.99倍和5.58倍,上升幅度非常明显。从而证明了采用Penman-Monteith模型得到的干燥度公式来评价东北地区生长季干旱是符合实际的。  相似文献   
577.
黄土地区通用土壤流失方程模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晋西离石王家沟流域为试验区,介绍了黄土丘陵沟壑区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模型的构造原理和建立方法,并用灰色控制系统的理论和方法确定了模型中各参数值,建立了适合试验区水土流失的USLE修正方程。同时用系统结构编码方法对试验区土壤可侵蚀性因子、土壤结构、土壤渗透性、作物覆盖、土壤侵蚀传递比率因子等进行了分析处理,提取了土壤侵蚀定量化因子值,从而确定了试验区流域土壤流失量的空间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578.
探究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与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关系,解析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异的主导因素,可为生态系统碳平衡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以北京山区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基于64个样地的实测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筛选出影响土层(0-10、10-20、20-30 cm)有机碳含量的主导因素,并结合结构方程模型探究了各因子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结果表明,(1)林龄、根系生物量、凋落物质量、土壤全氮和土壤容重对0-10 cm的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植物多样性对0-10 cm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显著(P<0.05);直接效应依次为土壤全氮(0.73)>根系生物量(0.59)>凋落物质量(0.56)>林龄(0.47)>土壤容重(-0.44)>物种香农维纳指数(0.21),间接效应依次为林龄(0.31)>根系生物量(0.29)>凋落物质量(0.27)>物种香农维纳指数(0.11)。(2)海拔、土壤全氮和土壤容重对10-20 cm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极显著(P<0.01),根系生物量、林龄对10-20 cm的土壤...  相似文献   
579.
文章分析了高梯度磁分离器的粒子捕获机理给出了性能计算方法。首先从HGMS的单线模型出发,导出表征HGMS性能的基本量磁速Vm,然后求出捕获半径RCO,得出一系列磁性粒子的轨迹曲线,并且考虑了在HGMS工作状态时的粒子保持情况;再由物质平衡原理得出物质平衡方程。由分析HGMS的捕获几率得出速率方程,运用四阶龙格库塔法对磁分离方程进行数值解,求出穿透曲线;最后通过实验,与推导的结果作了比较。对运用高梯度磁分离器设计废水废气处理设备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80.
通过分析兰州市及其所处甘肃省中部地区近年来气候变化与儿科发病的对应关系,确定气温、降水等气象要素对儿科疾病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儿科发病的气象预报方程,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气象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