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07篇
安全科学   15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172篇
基础理论   88篇
污染及防治   55篇
评价与监测   2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张涛 《环境工程》2009,27(4):58-61
主要介绍电厂脱硫废水处理工艺的情况,针对废水中Cr6+、F-、SS的处理,采用中和-还原工艺处理脱硫废水,使处理后的废水各项出水指标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42.
粤东凤凰山茶区土壤氟化学形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张伟 《环境化学》2011,30(8):1468-1473
采用连续化学提取法对粤东凤凰山茶区12个较大型茶园共60份土壤样品氟的5种化学形态分布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土壤中氟的5种化学形态分布的规律为残余态>>铁锰结合态>有机态>水溶态>可交换态.水溶态氟含量与可交换态氟含量、残余态氟含量及总氟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性,而铁锰结合态含量与有机束缚态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性,残余态与总氟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性.同时研究发现,土壤pH值、有机质、交换性钙含量、交换性镁含量、交换性钾含量和交换性钠含量对土壤氟的化学形态分布具有重要影响.另外,茶叶中的氟含量与土壤水溶态氟有极其显著的正相关性,与有机质、pH值有显著正相关性,而与可交换态氟、铁锰结合态氟、有机束缚态氟、残余态氟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3.
以陕南早古生代地层上发育的土壤为材料,研究土壤中水溶态硒、氟的含量及其与总量、土壤pH值之间的关系,探讨土壤水溶态硒、氟含量在生态环境中的表征作用.结果表明,陕南土壤中水溶态硒、氟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012μg·g-1和0.87μg·g-1,土壤中水溶态硒、氟的含量同其总量之间都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供试土壤pH范围内(5.10—7.52),水溶态硒的含量随pH值的增加先降后升,水溶态氟随pH值的增减而同步增减,其相互间的关系均可用函数方程式定量表达.水溶态硒含量能较好地表征陕南的高硒生态环境,水溶态氟可作为生态系氟质量状况的一个指标,但其指示作用又囿于地域空间的限制.  相似文献   
144.
针对低浓度含氟水难处理,氟超标排放造成水污染等问题,制备了铝锆改性生物炭(AZBC),研究其对水体低浓度氟离子(F-)的吸附特性及吸附机制.结果表明,AZBC是具有均匀孔隙结构的介孔生物炭,能够快速吸附水体F-,可在20 min内达到吸附平衡.当初始ρ(F-)为10mg·L-1,AZBC投加量为30 g·L-1时,F-去除率为90.7%,出水浓度低于1mg·L-1.AZBC的pHpzc为8.9,推荐pH使用范围为3.2~8.9.其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二级动力学,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模型,在25、 35和45℃下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8.91、 11.40和13.76mg·g-1.可用1mol·L-1 NaOH脱附F-,5次循环使用后,AZBC的吸附量下降约15.9%. AZBC的吸附机制为静电吸附和离子交换共同作用.以某工业园区污水厂污水为实验对象...  相似文献   
145.
为分析聚偏氟乙烯(PVDF)球形多孔材料对管道内甲烷-空气预混气体的抑爆性能,自主搭建气体爆炸测试平台,试验研究球形多孔材料填充密度及填充方式等因素对甲烷-空气预混气体爆炸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与空爆相比,填充多孔材料后,管道内爆炸超压及最大爆炸超压上升速率均明显降低;对甲烷-空气的抑制效果与材料的填充密度呈正相关,当填充密度为0.077 g/cm3时,球形多孔材料对爆炸超压的抑制率达到54.7%,最大爆炸超压上升速率降低了58.3%;改变材料的填充方式显著影响管道内的气体爆炸超压,采用分散填充的方式增强了多孔材料对最大爆炸超压的抑制作用,在填充密度(为0.038 5 g/cm3时)不变的情况下,对管道末端气体最大爆炸超压的抑制率达到66%。说明改变材料填充密度和填充方式均会影响多孔材料对甲烷-空气预混气体爆炸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46.
通过化学法合成叔胺化纳米SiO2(SiO2-N)和聚对氯甲基苯乙烯(PCMS),利用SiO2-N中的叔胺基与PCMS中的氯甲基反应,生成大分子季铵化纳米SiO2(SiO2-N+@PCMS),通过进一步与聚偏氟乙烯(PVDF)共混,以相转化法制备纳米荷电改性的PCMS/PVDF支撑底膜,进而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正渗透(FO)复合膜.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zeta电位计和接触角测定仪等对支撑底膜和FO膜表面的化学结构、形貌、荷电性和亲水性等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正渗透装置对膜的分离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改性正渗透膜具有较好的荷正电性能,且随着SiO2-N的加入可以有效提高正渗透膜的亲水性和分离性能,添加2%的SiO2-N改性正渗透膜的纯水通量最高可达到22.76 L·m-2·h-1,对四环素的截留率可达到98.5%,经3次水-四环素-水循环过滤后,纯水通量恢复率仍然可达到9...  相似文献   
147.
氟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摄入过多或过少都会造成危害。以2020年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氟化物年均浓度介于0.016~4.448mg/L之间,满足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1.0mg/L)断面数占97.7%。淮河流域地表水氟化物平均浓度为0.610mg/L,为各流域中最高;西南诸河地表水氟化物平均浓度为0.190mg/L,为各流域中最低。长江、珠江流域月度波动幅度较小,西北诸河、辽河流域月度波动幅度较大。影响地表水氟化物浓度水平的主要因素包括高氟地质背景、地下水流动补充、有利于氟富集的地形地貌和气候气象等自然条件,以及工农业污染和污染治理设施不完善等人为原因。  相似文献   
148.
杭州市郊菜区大气及蔬菜中氟化物的含量和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调查了杭州市郊菜区大气及一些主要蔬菜中氟化物的含量及分布,并对蔬菜中氟化物含量与大气氟污染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杭州市郊菜区个别蔬菜中氟化物含量已超过有关标准,这主要与工业污染源的分布有关;蔬菜中氟化物含量与大气氟浓度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9.
植物对HF气体的敏感性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成的复杂综合性状,常用于定性描述大气环境质量状况。通过在密闭的培养瓶中一次性通入不同体积浓度的HF气体,以不同浓度HF胁迫下的不同类型植物为例,观察其在不同时间的外观伤害症状和细胞膜透性与HF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植物对HF的敏感性不同;低浓度长时间和高浓度短时间的症状基本相同;植物细胞膜透性数据即电导率直接反映植物受损程度。综合植物外观症状指标与生理生化指标并赋予不同权重值,建立相对定量化的大气质量生物学指标评价模式,以定量的判断HF气体对植物的伤害,为应用植物监测和评价大气环境质量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50.
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土壤中的氟的前处理过程中,将使用标准步骤与省略在电炉上加热至近沸这一步骤进行对比实验并进行数理统计,结果表明省略在电炉上加热至近沸这一步骤更为简便和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