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4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116篇
安全科学   35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255篇
综合类   400篇
基础理论   242篇
污染及防治   49篇
评价与监测   47篇
社会与环境   125篇
灾害及防治   2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621.
平原河网地区作为经济发达地带,其水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基于水环境保护,以水质改善率最大作为决策目标,通过构建平原河网水利调度决策理论模型来优选出最佳调度方案.并将该理论模型应用于苏州市平原河网地区,在模拟产生的6个不同水利调度方案中决策得到综合水质改善率最大的方案.决策结果显示:方案6的综合水质改善率最大,最有利于苏州平原河网地区的水环境保护,为最优调度方案.研究成果可为以水环境保护为目标的平原河网地区水利调度决策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22.
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与之对应的海洋环境污染状况也日益严重.文章对中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海洋环境污染状况进行了定性分析,认为当前中国沿海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的核心,近十年来,尽管中国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是陆源污染尤其是工业废水的直接排放及海洋环境灾害的发生令海洋环境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只有通过增加环保资金投入、强化环境执法、坚持因地制宜发展等有效措施才能促进海洋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23.
There is profound interest in knowing the degree to which China's institutions are capable of protecting its natural forests and biodiversity in the face of economic and political change. China's 2 most important forest‐protection policies are its National Forest Protection Program (NFPP) and its national‐level nature reserves (NNRs). The NFPP was implemented in 2000 in response to deforestation‐caused flooding. We undertook the first national,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the NFPP and NNRs to examine whether the NFPP achieved its deforestation‐reduction target and whether the NNRs deter deforestation altogether. We used MODIS data to estimate forest cover and loss across mainland China (2000–2010). We also assembled the first‐ever polygon dataset for China's forested NNRs (n = 237, 74,030 km2 in 2000) and used both conventional and covariate‐matching approaches to compare deforestation rates inside and outside NNRs (2000–2010). In 2000, 1.765 million km2 or 18.7% of mainland China was forested (12.3% with canopy cover of ≥70%)) or woodland (6.4% with canopy cover <70% and tree plus shrub cover ≥40%). By 2010, 480,203 km2 of forest and woodland had been lost, an annual deforestation rate of 2.7%. Forest‐only loss was 127,473 km2 (1.05% annually). In the NFPP provinces, the forest‐only loss rate was 0.62%, which was 3.3 times lower than in the non‐NFPP provinces. Moreover, the Landsat data suggest that these loss rates are overestimates due to large MODIS pixel size. Thus, China appears to have achieved, and even exceeded, its target of reducing deforestation to 1.1% annually in the NFPP provinces. About two‐thirds of China's NNRs were effective in protecting forest cover (prevented loss 4073 km2 unmatched approach; 3148 km2 matched approach), and within‐NNR deforestation rates were higher in provinces with higher overall deforestation.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China's existing institutions can protect domestic forest cover.  相似文献   
624.
北京及周边地区大气羰基化合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初探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王琴  邵敏  魏强  陈文泰  陆思华  赵越 《环境科学》2011,32(12):3522-3530
利用2,4-二硝基苯肼(DNPH)/HPLC方法,于2010年6月24日、7月22日、8月24日、9月14日(夏季)和2011年1月13日(冬季),在北京及周边地区38个采样点组织5次同步观测,测定了大气中23种羰基化合物的浓度水平.观测结果表明,北京市各类站点夏季和冬季的总羰基化合物体积分数分别为(16.38±6.03)×10-9,(8.50±5.27)×10-9;周边城市夏季和冬季的体积分数分别为(13.19±5.71)×10-9,(13.05±2.44)×10-9.区域大气中最主要的羰基化合物是甲醛、乙醛和丙酮,三者约占总羰基化合物浓度的78%~91%.夏季羰基化合物的浓度水平明显高于冬季,并且上午09:00~12:00时段的浓度高于下午13:00~16:00时段的浓度.在空间分布上,北京市夏季羰基化合物的高值区主要集中在交通密集的主城区,而冬季受西北风影响呈现由西北向东南递增的趋势.夏季,机动车尾气对大气羰基化合物有显著的一次和二次贡献,同时在不利的气象条件影响下,造成城市地区羰基化合物的污染现象.冬季,大气羰基化合物以一次排放为主,燃煤和机动车可能是主要的污染源.  相似文献   
625.
以我国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城市自然灾害综合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实证测算研究的基础上,对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珠三角城市自然灾害应对能力的时空演变规律、协调度特征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综合评价城市灾害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26.
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发展趋势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地区。在持续十几、二十几年的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该地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实力迅速提高,已经基本形成城乡一体化、城市连绵化的格局,为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该地区将继续担负我国国际竞争力提升和国内经济发展示范的重要作用。然而,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能源缺口较大、耕地流失严重、粮食安全问题、产业发展空间受限、生态环境恶化等已成为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在分析该地区发展状况与问题的基础上,从协调经济、环境与社会的角度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27.
中国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总结国内外有关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根据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实际状况,提出我国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的基本原则。并据此原则,研究制定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的标准。该标准将中国自然保护区定义和划分为3个类别9个类型。即:1.自然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包括森林、草原与草甸、荒漠、内陆湿地和水域、海洋与海岸等5个生态系统类型;2。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包括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两个类型;3.自然遗迹类自然保护区,包括地质遗迹和古生物遗迹两个类型。同时,还对其分类体系结构、自然保护区范畴以及本标准的可行性等有关问题作了详细的阐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628.
洛阳市饮用水地下水源保护区划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饮用水地下水源保护区划分,目的是保护水源供水井水质不受污染。从地下水动力学观点出发,通过对水源环境调查、历史污染事故分析、土壤净化能力和弥散试验等工作,划分了洛阳市饮用水地下水源一、二、三级保护区。该研究在洛阳城市水源保护和城建规划中已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629.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 numerical model for flood propagation in urban areas is proposed. It has been applied to evaluate flooding hydraulic characteristics in terms of potential flood elevations, depths, and inundated areas. Furthermore, the algorithm efficiency and the consequent reduced computation time allow the use of the hydraulic model as a part of a more complex system for civil protection actions,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During flood events, the transportation network plays a main role both in rescuing people when they are more vulnerable and in moving people and materials from and toward affected areas. The reduced efficiency of this transportation network is evaluated based on a least‐flood‐risk path‐finding algorithm. The results of a case study concerning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city of Rome, show that the numerical model for unsteady flow in open channel networks achieves the proposed aims. It has proven to be able to describe the flood hydraulic characteristics and to be suitable for real‐time flood emergency management in urban areas.  相似文献   
630.
土壤重金属化学形态是决定重金属生物活性和生物毒性的重要因素,是科学评价西南碳酸盐岩高地质背景区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的关键.为了探明碳酸盐岩高地质背景区土壤重金属化学形态分布情况,选择贵州省典型碳酸盐岩分布区,以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图斑为采样单元,在农田中采集土壤表层样品309件,利用改进的Tessier七步顺序提取法,分析了As、Cd、Cu、Hg、Ni、Pb和Zn等7种重金属的水溶态(F1)、离子交换态(F2)、碳酸盐结合态(F3)、弱有机结合态(F4)、铁锰氧化物结合态(F5)、强有机结合态(F6)和残渣态(F7)这7种化学形态.结果发现,土壤中重金属As、Cu、Hg、Ni、Pb和Zn残渣态比例均超过50%,有效组分(F1~F3)比例均小于5%,潜在生物有效组分(F4~F6)比例低于45%,活性较低,生态风险不高.Cd的有效组分和潜在生物有效组分占比分别为55.49%和29.37%,远高于其他重金属,基于土壤重金属形态的生态风险远小于基于土壤总量的生态风险.逐步回归方程可以有效建立Cd、Cu和Pb生物有效组分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重金属全量和pH值是影响碳酸盐岩高地质背景区土壤重金属化学形态的重要因子,受研究区长期土法炼锌活动和碳酸盐岩风化成土过程中重金属元素倾向于在残渣态中富集的影响,土壤有机质(OM)和氧化物含量对土壤重金属化学形态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