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8篇
安全科学   4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65篇
综合类   249篇
基础理论   16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0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针对目前廊坊市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一段时间内环保产品市场的需求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2.
Interactive modes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offer a strategy for seeking solutions to complex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e outcome of such knowledge production is socially robust knowledge. Social robustness refers to knowledge that is relevant and accepted by actors in the context of its application. This is achieved when knowledge is credible, salient and produced in a legitimate way. To date, only limited research has focused on how social robustness is achieved. As coastal problems are characterised by conflicting interests and major uncertainties, the coastal zone represents a relevant domain for studying socially robust knowledge. This paper analyses and presents three conditions that need to be in place if one is to achieve socially robust knowledge in coastal projects. The conditions are based on theories related to socially robust knowledge, boundary spanning, project arrangements and knowledge arrangements. The conditions specify how social robustness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knowledge testing by boundary spanners, the involvement of diverse actors and a close connection between knowledge production and the evolving project. In a case study, these conditions are compared to developments in a Dutch coastal project involving spatial developments near the Ems estuary. The comparison highlights the relevance of the three conditions in achieving socially robust knowledge. In addition, a fourth aspect is empirically uncovered: the role of boundary spanning among project partners prior to producing knowledge. These four conditions clarify how social robustness may be achieved in coastal solutions. As such, this paper contributes to th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understanding of socially robust knowledge.  相似文献   
33.
空间规划体系下,环境规划在空间落地性以及精细化程度上存在短板。建议环境规划进一步完善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探索环境质量底线、环保负面清单的划定技术思路与技术路线,推动环境保护系统化参与空间规划。  相似文献   
34.
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改变以"高消耗、高增长、高污染"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解决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等问题,文章从我国产业及内部结构、产业的碳排放量和产业节能率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实现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35.
通过对嫩江(齐齐哈尔段)水质的分析,阐述了保护治理嫩江水环境的对策,对嫩江水系的管理和合理开发利用嫩江水资源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6.
WRF模式对污染天气下边界层高度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气边界层高度是影响大气污染物浓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数值模式中选择不同边界层参数化方案模拟的边界层高度有很大差异.利用WRF模式中5种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及2006~2007年春、秋、冬3季河北香河地区激光雷达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污染天气下,不同边界层方案对边界层高度的模拟效果,并分析了误差产生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5种参数化方案均能模拟出3季污染天气下边界层高度的变化特征,但各方案模拟的边界层高度与观测之间均存在较大误差.模拟的最大边界层高度月变化特征显示,秋冬季的模拟结果与观测值匹配较好,春季偏差较大;模拟的边界层高度日变化显示,均方根误差:春季 > 秋季 > 冬季,且误差在午后(14:00~18:00)更加明显;对该地区而言,非局地YSU方案能较好地模拟污染天气下的边界层高度;各参数化方案中边界层高度计算方法的不同及对大气廓线、湍流动能的模拟差异,可能是造成模拟边界层高度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7.
根据我国水泥工业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水泥行业清洁生产的内容、指标,提出了推行水泥行业的清洁生产,不仅可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型干法水泥的发展,同时也是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8.
遥感技术具有信息采集的快速性、连续性、动态性等多方面的优点,并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将信息直观、快速地反映上来,这里通过对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的介绍,使人们了解他们能够为环境保护领域提供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环境治理的动态基础数据和科学决策得依据,同时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优越性和在军队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9.
通过对全国2009—2012年交流输变电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执行情况的统计,分析了交流输变电工程竣工环保验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探讨了交流输变电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需制定和完善技术标准;推行施工期环境监理;推行设计图纸备案制度等环境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40.
“十五”期间沈阳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促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论述了沈阳市“十五”期间经济发展及能源消耗的变化趋势,在阐述城市建设对环境保护的促进作用及“十五”期间沈阳市环境质量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对沈阳市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相互促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