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64篇
安全科学   58篇
废物处理   19篇
环保管理   81篇
综合类   268篇
基础理论   34篇
污染及防治   71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3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81.
为了考察亚硝化颗粒污泥(NGS)的持续增殖能力,向柱状序批式反应器(SBR)内接种极少量种污泥,在130 d内,将氨氮容积负荷(NLR)从0.74 kg·(m~3·d)~(-1)提高到6.66 kg·(m~3·d)~(-1),成功使反应器内污泥浓度(MLSS)从0.1 g·L~(-1)增长至11.8 g·L~(-1),对应的亚硝态氮累积负荷从0.4 kg·(m~3·d)~(-1)升至4.9 kg·(m~3·d)~(-1).当NLR低于4.44 kg·(m~3·d)~(-1)时,反应器内粒径200μm的污泥数量明显增多,颗粒平均粒径大幅减小.当NLR继续提高时,颗粒平均粒径的增长过程遵循修正的Logistic模型,其比增长速率k值约为0.022 9 d-1.在运行期间,较高的游离氨(FA)和游离亚硝酸(FNA)浓度能够对亚硝酸盐氧化菌(NOB)起到联合抑制作用,这使得出水中亚硝态氮累积率(NAR)始终高于80%.上述实验结果将为工业化高效NGS反应器的启动操作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82.
A 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 (BAF) was evaluated as a fixed-biofilm process to remove water-borne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from a multiple layer ceramic capacitor (MLCC) manufacturing plant in southern Taiwan. The components of VOC were identified to be toluene, 1,2,4-trimethylbenzene, 1,3,5-trimethylbenzene, bromodichloromethane and isopropanol (IPA). The full-scale BAF was constructed of two separate reactors in series, respectively, using 10- and 15-cm diameter polypropylene balls as the packing materials and a successful preliminary bench-scale experiment was performed to feasibility.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BAF removed over 90%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from the influent with (1188 605) mg/L of COD. A total organic loading of 2.76 kg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BOD)/(m3 packing d) was determined for the packed bed, in which the flow pattern approached that of a mixed flow. A limited VOC concentration of (0.97 0.29) ppmv (as methane) was emitted from the BAF system. Moreover, the emission rate of VOC was calculated using the proposed formula, based on an air-water mass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 and compared to the simulated results obtained using the Water 9 model. Both estimation approaches of calculation and model simulation revealed that 0.1% IPA (0.0031–0.0037 kg/d) were aerated into a gaseous phase, and 30% to 40% (0.006–0.008 kg/d) of the toluene were aerated.  相似文献   
583.
为了分析以PSD描述的随机振动载荷的峰值强度,将广泛应用于地震工程和冲击环境工程研究中的冲击响应谱概念拓展应用到随机振动峰值分析之中,从理论上导出了各态历经Gaussian随机振动过程冲击响应谱计算的一般方法,并导出了简化的工程应用表达形式。数值模拟结果验证了文中方法的正确性和简化分析结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84.
介绍了中国石化济南分公司2005年投入使用的油气回收装置的工艺流程、主要设备、工艺参数及实施效果。分析数据表明:济南分公司油气回收装置的应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符合安全、环保、健康的清洁生产理念。  相似文献   
585.
高效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膨胀床(EGSB)工艺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模拟含氨废水和颗粒污泥膨胀床(EGSB)反应器研究了厌氧氨氧化工艺的高效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厌氧氨氧化EGSB工艺具有很高的容积效率,在35℃、进水氨氮浓度247.1~444.8mg·L-1、亚硝氮浓度为308.7~483.8mg·L-1的条件下,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可缩至0.237~0.267h,平均容积去除速率可高达61.4kg.m-.3d-1(以N计).同时,该工艺具有超常的运行稳定性,在进水基质浓度、进水流量和pH波动的情况下,总氮去除率和出水浓度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6%~6.9%和14.4%~22.6%.厌氧氨氧化EGSB工艺的高效稳定性可归因于反应器的强污泥持留能力和厌氧氨氧化污泥的高反应活力.系统内持留的污泥浓度高达24~28g·L-1(以VSS计),分批培养测得的最高比污泥活性为2.19g.g-1.d-1(以N计),连续培养测得的最高比污泥活性为3.62g.g-.1d-1(以N计).  相似文献   
586.
交变负荷调控法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SBR反应器并以进料负荷交替变化为调控方法,探讨了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形成过程及形态理化特性.结果表明,在其它因素固定的情况下,采取进料COD 400、800、1 200 mg/L[即进料负荷0.96、1.92和3.84 kg/(m3.d)]交替运行时,可以在SBR反应器中快速有效地培养出好氧颗粒污泥,达到稳定运行的反应器中MLSS和SVI分别为20~22 g/L和14~16mL/g.完全颗粒化时平均粒径为613.6μm.颗粒表层微生物相主要是球菌,颗粒内层以球菌和杆菌为主.成熟颗粒COD去除效率在95%以上,氨氮去除率稳定在97%.FISH法的分析表明,AOB基本分布在好氧颗粒污泥的表层,NOB除了分布于好氧颗粒污泥的表层外,在内层也有少量NOB.  相似文献   
587.
太湖蓝藻水华衰亡对沉积物氮、磷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11,他引:15  
在太湖草型区、藻型区及河口区采集原状泥柱进行加藻培养实验,监测培养过程中溶解氧(DO)、总氮(TN)、总磷(TP)、氨氮(NH4+-N)、磷酸根(PO43--P)等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蔽光培养导致加藻体系中蓝藻大量死亡,形成水体极度缺氧环境(DO接近0),沉积物氮、磷释放量改变,上覆水NH4+-N、PO43--P...  相似文献   
588.
DEM分辨率及子流域划分对AnnAGNPS模型模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大中尺度流域非点源污染模拟精度与运算效率的突出矛盾,选取数据精度与空间离散化2个关键影响因素,讨论数字高程模型(DEM)分辨率和临界源面积(CSA)取值对AnnAGNPS模型模拟结果的影响.分别比较了7组CSA取值及8组不同DEM分辨率对华北潮河流域大阁子流域AnnAGNPS模型参数提取及模拟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CSA取值对汇水单元的数量、地表径流量、泥沙以及总氮的模拟有很大的影响.随着CSA取值的增大,地表径流量变化不大;泥沙先逐渐增大,后呈减少趋势;总磷负荷的变化趋势不明显;总氮负荷呈逐渐减少的趋势.选择合适的CSA是流域AGNPS模型模拟的基础.DEM是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基础数据,研究表明:DEM分辨率对坡度有较大的影响.随着DEM分辨率的降低,径流量变化不大;土壤侵蚀和总氮负荷变化却十分明显,当DEM分辨率从30m逐渐降低至60m时,泥沙输出及总氮负荷迅速减小,总磷呈现先减小后逐渐稳定的趋势,但变化幅度小于总氮和泥沙.当DEM分辨率小于60m,泥沙和总氮的输出随分辨率降低下降缓慢.以30m和50m DEM为例,通过不同精度的DEM坡度回归分析,建立了低精度DEM坡度修正的方法.用修正后的坡度进行AnnAGNPS模型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坡度修正对泥沙、总氮、总磷的模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589.
为探索城市浅水湖泊高有机质含量沉积物中有机质污染特征及其与氮、磷等营养元素的关系,调查了西湖8个湖区沉积物柱状样不同深度泥层有机质含量及其轻、重组分和氮磷污染特征,通过与国内相关湖泊有机质组分的比较,定量刻画了西湖"香灰土"沉积物的有机质特征.结果表明,西湖沉积物属典型高有机质含量底质,不同湖区底泥有机质含量平均值为28~251 g·kg-1;不同湖区沉积物有机质含量差别很大,引水入口湖区比其他湖区的有机质含量明显偏低;垂向上,大多湖区有机质含量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反映出有机质在西湖丰富的沉积历史.有机质轻/重组分离研究表明,西湖沉积物中轻组有机质含量为0.57~9.17 g·kg-1,平均占总有机质的2.83%,重组含量为5.35~347.41 g·kg-1,平均占总有机质的90%;与玄武湖、月湖、太湖、白洋淀等浅水湖泊相比,西湖底泥轻组有机质含量与之相当,但重组有机质含量明显偏高,反映出西湖作为历史悠久的城市湖泊,有机质污染负荷高,底泥腐殖化程度高.西湖底泥轻组有机质与总磷、总氮显著相关,而重组有机质含量仅与总氮含量显著相关,与磷没有相关性,表明轻组有机质对氮、磷内源释放潜力具有较大的影响.研究表明,西湖"香灰土"型沉积物有机质含量高、重组有机质比例高,对内源氮磷释放的缓冲能力强,在西湖营养盐内源负荷控制及水体富营养化治理中应予以充分考虑.  相似文献   
590.
基于统计学理论提出了一种针对复杂油气井井筒完整性失效贡献因素的量化评价方法并进行了工程应用。通过引入因子载荷矩阵推导了井筒完整性评价的因子分析模型,以最少信息丢失为原则对井筒完整性失效的贡献因素进行了分类、筛选和重要度排名,将井筒完整性失效的贡献因素类别从23类压缩为7类,在保证精度的情况下提高了统计效率。重要度分析表明:"抗剪切失效"对普光T4井筒完整性失效的贡献最大,累计重要度达到了11. 093;而"结构失效"对顶事件普光T4井筒完整性失效的贡献最小,累计重要度为1. 199。研究成果可为复杂油气井井筒的设计、安全评价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