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8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85篇
安全科学   62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137篇
综合类   259篇
基础理论   61篇
污染及防治   28篇
评价与监测   36篇
社会与环境   87篇
灾害及防治   4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21.
改革开放以来,陕北地区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矿产资源的开发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近几年来,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逐渐扩大,已成为制约该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选取了人均GDP、地均GDP、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化水平、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和农民人均纯收入7项指标,采用ArcGIS的IDW法模拟和分析了陕北地区经济空间格局,再采用量图分析法将陕北地区25个县级行政区分为先进、中等和落后3种类型,从县域的角度进一步分析经济水平的空间差异,最后对缩小县域经济空间差异和实现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2.
As a consequence of the global distribution of manufacturing sites and the increasing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ur, ship traffic is steadily increasing and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as an origin of air pollution.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impact of ship emissions in coastal areas of the North Sea under conditions of the year 2000 by means of a regional chemistry transport model which runs on a sufficiently high resolution to study air pollution in coastal regions. It was found that northern Germany and Denmark in summer suffer from more than 50% higher sulphate, nitrate and ammonium aerosol concentrations due to contributions from ships.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sulphur emission control area (SECA) in the North Sea, as it was implemented at the end of 2007, directly results in reduced sulphur dioxide and sulphate aerosol concentrations while nitrate aerosol concentrations are slightly increased.  相似文献   
123.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中输出电压/电流的提升,以及反应器体积的扩展放大是其工程化应用的关键。本文构建了一个总体积为6.4 L的新型厌氧折流板式微生物燃料电池堆(ABSMFC)。以葡萄糖作为底物,探讨了阳极材料、液面高程差和水力停留时间(HRT)等因素对ABSMFC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纤维毡作为阳极时,电池单体外电路平均分压(R_(ex)=1 000Ω)为210 mV,填充石墨颗粒后增加到319.8 mV。格室间存在液面高程差时,电池单体、串联和并联的功率密度分别为207.1、181.1和215.7 mW/m~2,当无液面高程差(即水力相连)时为205.8、69.5和151.5 mW/m~2。4个电池单体串联和并联连接时,HRT对ABSMFC的产电稳定性无影响,溶解性COD的去除率和库仑效率均随HRT的增加而升高,且并联效果优于串联。  相似文献   
124.
以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中的273个样本城市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全国、沿海地区、内陆地区三个层次考察了样本城市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的区位差异。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理论与分析方法建立模型,分析了资本、劳动力、土地三大投入要素和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等对城镇建设用地的影响,并在控制以上变量的条件下侧重考察了城市区位差异的影响。发现我国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的区位差异明显,具有区位优势的城市土地效益平均高于缺乏区位优势的城市;沿海水陆口岸的区位优势十分显著,建设用地经济密度相对较高,而内陆地区水陆口岸的区位优势有待发掘;航空口岸对提高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未发挥积极作用。分析结果表明,生产要素投入、科技水平、市场环境和城市发展阶段是影响土地效益的主要因素,但不同区位条件下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的影响因素有所不同,为提高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不同区位条件的城市着力点应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125.
Barriers and bridges to implement policies abou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 commonly depend on the past development of social–ecological systems. Production of metals required integration of use of ore, streams for energy, and wood for bioenergy and construction, as well as of multiple societal actors. Focusing on the Swedish Bergslagen region as a case study we (1) describe the phases of natural resource use triggered by metallurgy, (2) the location and spatial extent of 22 definitions of Bergslagen divided into four zones as a proxy of cumulative pressure on landscapes, and (3) analyze the consequences for natural capital and society. We found clear gradients in industrial activity, stream alteration, and amount of natural forest from the core to the periphery of Bergslagen. Additionally, the legacy of top-down governance is linked to today’s poorly diversified business sector and thus municipal vulnerability. Comparing the Bergslagen case study with other similar regions in Russia and Germany, we discuss the usefulness of multiple case studies.  相似文献   
126.
为研究水下公路隧道纵向疏散通道加压送风系统的关键设计参数,结合纵向疏散通道的特点,借鉴一般建筑加压送风系统的设计要求,提出了纵向疏散通道内加压送风量的计算方法,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纵向疏散通道加压送风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风速法计算得到的送风量比压差法计算得到的结果大20倍左右,并且压差法计算送风量时受疏散口缝隙宽度影响较大,工程适用性差。通过数值模拟可知,疏散通道内的送风风速达到1.5m/s时即能够满足人员安全疏散要求,这与风速法计算的结果一致。研究结果可供采用纵向疏散模式的隧道疏散通道加压送风系统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27.
With the increase of global population, grain-popula- tion relationship has attracted great attention worldwide. In China, grain-population relationship has become an increasingly impor- tant economic ...  相似文献   
128.
中国西南山区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但随着开发规模的日益扩大,天然气井逐步转向山区这类地质环境恶劣的地区。本文以西南山区某气井为原型,在详细阐明井场区地质环境背景特征的基础上,首先对井场出现的典型地质问题——地下采空区进行定性判断和分析;之后选用F lac-2D有限差分软件,对井场加载前/后地下采空区可能造成的井场地基应力和变形特征,采用双洞和采空区这2种计算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模拟结果表明,井场加载前/后地基最大位移量为2 mm,地基局部地段出现拉应力区,但总体上地基稳定。研究结论将为后期建设中井场建筑物的优化布局及基础的选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9.
长江三峡工程是举世瞩目的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库区的经济发展问题与相关生态环境问题同样引人关注。三峡库区经济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整个长江上游地区的全面发展,而且关系到库区百万移民的生计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基于区域经济理论,运用SWOT方法对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评价。通过库区经济发展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因素的客观分析,结果发现,特色生态农业、沿江旅游、物流业将成为库区产业的优先发展方向,与民生相关的移民安稳致富、城乡统筹发展等政策则成为库区经济战略的重要选择。旨在进一步整合库区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提升整体经济实力,为库区制定具针对性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0.
三峡库区(重庆段)石漠化敏感性评价及空间分异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石漠化敏感性机理为基础,运用GIS与RS技术分别分析了喀斯特岩性因子、地形因子、植被覆盖因子、土壤类型因子的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对研究区石漠化敏感性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基于ArcGIS的空间叠加分析,完成单要素的叠加运算,实现研究区石漠化敏感性的综合评价。探讨了三峡库区(重庆段)这一特殊生态地理区域石漠化敏感性的高低分布规律及其在不同主导因子作用下的石漠化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石漠化敏感区面积为17 376.5 km2(3765%),以高度和极敏感类型为主。(2)空间分布具有明显水平地域差异特征,整体上呈现弧状 条带性分布。东北部和南部最为敏感,中西部基本为不敏感地区。(3)研究区石漠化现状与石漠化敏感性之间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局部地区受人类不合理的干扰活动影响,石漠化现状与石漠化敏感性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