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53篇 |
免费 | 44篇 |
国内免费 | 25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45篇 |
废物处理 | 6篇 |
环保管理 | 106篇 |
综合类 | 225篇 |
基础理论 | 53篇 |
污染及防治 | 21篇 |
评价与监测 | 34篇 |
社会与环境 | 35篇 |
灾害及防治 | 97篇 |
出版年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20篇 |
2021年 | 20篇 |
2020年 | 23篇 |
2019年 | 21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28篇 |
2016年 | 20篇 |
2015年 | 29篇 |
2014年 | 30篇 |
2013年 | 42篇 |
2012年 | 64篇 |
2011年 | 49篇 |
2010年 | 45篇 |
2009年 | 47篇 |
2008年 | 46篇 |
2007年 | 39篇 |
2006年 | 59篇 |
2005年 | 30篇 |
2004年 | 32篇 |
2003年 | 34篇 |
2002年 | 29篇 |
2001年 | 29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7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本文介绍了建筑施工企业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活动的背景,并从"对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活动重视程度不够、主动性不强"、"全员参与程度低"等几个方面指出了建筑施工企业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统一思想,提高对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的认识"、"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等8条解决措施,并提出了"建立有效... 相似文献
63.
某市室内空气中甲醛污染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问卷调查与现场检测明确某市室内空气中甲醛污染状况与甲醛浓度的影响因素。普通居民住宅内甲醛污染状况严重,在9套普通居民住宅中测定的26个房间样本,甲醛合格率仅为30.8%。在校园4个公共活动区测定的10个样本中,合格率为90.0%,污染状况较轻微。结果表明,室内甲醛浓度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大量建筑装饰材料的使用,其次是装修完工时间和通风换气量及频次。同时甲醛浓度与室内温度和相对湿度等其他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4.
我国建筑业快速发展,建筑开发使用大量的建筑材料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严重负荷.以上海市为案例,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基于北京工业大学和Ecoinvent数据库中的建筑材料生产数据,采用ReCiPe法对上海市建筑物的材料隐含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并对未来的环境影响潜值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在上海市居住建筑和非居住建筑所产生的各类环境影响中人类毒性、金属损耗最为突出,约占总环境影响的45%和20%;环境影响主要来源于钢筋和木材的生产,对各类环境影响贡献度分别约为47%、17%;高层居住建筑和非居住建筑中的工厂建筑物化环境影响在各自类型中所占比例最高.按现有趋势发展,2020年上海市居住建筑开发规模和环境影响潜值均将达到2014年的1.52倍,非居住建筑则可达到2014年的1.14倍.针对上海市建筑材料环境影响分析结果,为有效减轻上海市建筑物的环境影响,需重点关注钢筋、铝材、木材以及混凝土的生产,识别生产过程中污染物转移环节进而改进工序;在设计阶段考虑选择环境影响负荷低的绿色建材,如混凝土砌块、高性能混凝土等,从而降低环境影响;同时,应重点关注隐含环境负荷高的高层居住和工厂建筑类建筑,通过降低建材使用量等方案降低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65.
建筑幕墙外保温系统火灾事故发生频率高,火灾危险性大,其防火安全性能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采用大尺度实体火试验方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金属幕墙保温系统和保温装饰板外保温系统作为试验对象,对防火隔离带和防火封堵位于墙体不同位置的4种工况,开展了一系列窗口火试验。通过采集试验表观现象、火焰蔓延特性、温度分布特性、系统损坏特征等耐火性能试验数据,综合比较分析了不同工况下不同燃烧性能等级的建筑幕墙外保温系统的耐火性能。结果表明,建筑幕墙上下贯通的空腔结构加剧了火蔓延的烟囱效应,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防火封堵可以阻断空腔中的热对流,防火隔离带可以阻隔材料之间的热传导,二者均可以有效抑制火焰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蔓延,大幅提高建筑幕墙外保温系统的防火性能。在建筑外墙窗口上方、水平线1及水平线2下方20 mm处分别设置宽度为100 mm的防火封堵和宽度为300 mm的防火隔离带时,系统具有较好的防火性能,综合考虑实际工程的应用性和经济性,可将其设为防火构造设计的基准参数。 相似文献
66.
基于物元分析法的古建筑火灾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建筑火灾风险评估是突发事件应对中"关口前移"的体现,以物元分析法为基础提出了古建筑火灾风险评价的物元模型,并对某世界名镇内古建筑进行风险评估。首先,在火灾风险影响因素的事故树分析基础上,选取能够反映古建筑火灾风险特性的51个指标作为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建立古建筑火灾风险评价的物元模型;最后,根据实地调研数据进行标准化赋值,实现对古建筑火灾风险的定量化评价,通过评价方法对比验证了模型有效性和先进性。结果表明,所评价建筑的总体关联度系数为-0.248,四项"优秀"级别指标关联度分别为-0.129、-0.183、-0.211、-0.216,两项"较差"级别指标关联度为0.025、-0.016,表明所评价建筑火灾风险等级的显性结果为"优秀"级别,但隐性结果为"良好+"级别,火灾风险等级潜在提升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67.
In this article we critically examine the ‘integration imperative’ in transdisciplinary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build on social constructivist and political theories to suggest alternative approaches of knowledge co-production in transdisciplinary settings. Our argument builds upon a body of literature in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to cull insights about knowledge co-production, social learning, and the ecology of team science, particularly as it relates to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Couched in this transdisciplinary literature, we demonstrate, is the assumption that integration necessarily can and should be a regulative ideal. We critique this assumption by examining the ‘messy’ politics of achieving consensus among radically different, and sometimes irreconcilable, ways of knowing. We argue that the integration imperative conceals the friction, antagonism, and power inherent in knowledge co-production, which in turn can exclude innovative and experimental ways of understanding and adapting to climate change. By way of conclusion, the final section explores three alternative models of knowledge co-production – triangulation, the multiple evidence-based approach, and scenario building – and illustrates their appli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transdisciplinary research in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in the arctic, focusing on alternative means of cross-boundary engagement with indigenous ways of knowing. 相似文献
68.
建筑能耗在北京市能耗总量中是关键的一部分,推广节能建筑对于北京市的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北京市建筑节能工作中,采暖能耗是节能减排的重点,公共建筑能耗增加需要控制。在北京市低碳建筑推进工作中遇到了评测标准、检验方法的不完善,企业与个人的动力不足以及相关技术创新能力较低的障碍。针对这些问题,政府应从加强宣传与干预、建立低碳建筑标准规范和技术体系角度实施相应的应对措施,鼓励企业和个人选择低碳建筑,完善检测标准,健全技术创新体系,促进低碳建筑的推广。 相似文献
69.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