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5篇
安全科学   62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114篇
综合类   120篇
基础理论   52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7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34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391.
论综合性自然资源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性自然资源立法是完善我国自然资源法制的最佳方案选择。本文以正确处理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节约之间的关系为基本内容,提出了以实现自然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为目标的综合性自然资源立法的基本原则,并对综合性自然资源立法进行了具体的框架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392.
为有效解决跨区域灭火应急救援工作中统一指挥难、行动协调难、资源调配难和协同效应难等问题,基于网络在跨区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及协同原理理论,提出跨区域灭火应急救援协作网络的概念,并分析跨区域灭火应急救援协作网络在跨区域灭火应急救援工作中的功能与作用,最后提出了跨区域灭火应急救援协作网络的结构框架及运行机制。结果表明:协作网络与跨区域灭火应急救援工作相结合具有重要意义,今后的工作重点应是研究构建跨区域灭火应急救援协作网络的影响因素、可行性、实用性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和宏观运行环境等。  相似文献   
393.
安全生产规划体系框架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建立安全生产规划体系的必要性,探讨了安全生产规划的定义、研究对象、目的和内容,指出安全生产规划是为使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预先对未来一段时间内各项安全生产工作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动态性、前瞻性、信息密集和政策性强等特征。同时设计了"四级、三层"的安全生产规划体系,即在行政层级上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四个层级,在协调作用上分为宏观指导层、项目布局层和方案实施层三个层次。国家安全生产规划从宏观上对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做出谋划与部署,省级安全生产规划要接受国家安全生产规划宏观指导性的引导和要求,并结合各地实际进行项目布局,同时借助专项规划分解内容,制定市、县级规划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394.
The Water Framework Directive is a major regulatory reform of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within the European Union. Integrated catchment management plans must be prepared for all river basins, in order to achieve 'good ecological status' in all EU waters. Ecological status is a broader measure of water quality than the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measures that were previously dominant. The Directive calls for a consideration of the economic costs and benefits of improvements to ecological status. In this paper, we use the choice experiment method to estimate the value of improvements in three components of ecological status. Given the high resource cost of valuation studies, benefits transfer methods will be needed in implementing the Directive. We thus also test the ability of choice experiments for benefits transfer across two very similar rivers in the UK.  相似文献   
395.
Implementation of the EU Water Framework Directive will call for new lake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Therefore, different methods need to be tested in order to achieve reliable assessment of lake background conditions and water quality. Sediment-based techniques provide one such tool for lake management. In this work, 10 lakes, presumed to be naturally eutrophic, were investigated with a paleolimnological short core study.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composition of the diatom assemblages in their natural state, estimate their change over time and assess the background nutrient levels. One sediment profile from each lake was divided into six sub-samples that were analyzed for diatoms (60 samples). Diatom-based inference models were applied to reconstruct the past total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 and assess the eutrophica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ll the lakes studied had already been nutrient-rich before the impact of modern agriculture. However, diatom assemblages have changed remarkably over time and total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s have generally increased, so at present only two of the study lakes are close to their natural status. This suggests that naturally eutrophic lakes will probably require management actions to fulfill the new directive requirements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396.
矿产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技术框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产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技术框架的探讨对于推进我国不可再生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技术的形成、指导我国不可再生资源的科学开发并落实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有着明确的实际意义。本文在国际通用的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的基础上,探索性的提出了矿产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技术框架(以下简称框架)。该框架以实现国家矿产资源资产摸底和官员环境绩效评估为目标,函括了矿产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原则,资产负债表的会计主体、会计要素、相关交易和事项的具体指向,资产负债表的实物量账户和价值量账户的内容和归类,矿产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具体编制流程,以及矿产资源资产负债表示意等内容。具体而言:首先,本框架指出了矿产资源核算应坚持复式记账原则和权责发生制原则;其次,框架明确了会计主体为矿产资源的所有者(即政府),会计要素中的资产指的是由政府辖区控制的矿产资源,负债指的是政府开采矿产资源过程中从生态系统中"借"的其他自然资源(比如水资源、能源资源等)和生态服务(清洁的空气、水循环、气候调节等),这是本框架区别于传统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所在;再次,框架确立了矿产资源开采涉及的六大相关交易和事项,并据此设立了五类实物量账户和三类价值量账户,其中特别构建了集"生态系统服务"、"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三位于一体的"生态成本"和"生态负债"账户;最后,框架根据矿产资源开采的六大相关交易和事项,以及明确的以资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为区分的会计账户,具体展示了矿产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具体编制流程,并形成了最终的资产负债表示意。除此之外,本框架还提供了如何将实物类账户价值化的方法,特别提出了可用资源租金的净现值方法测度没有直接市场价格的非生产性资产的当前价值。该框架虽然是以矿产资源为研究对象,但其基本思路和技术也适用于其他不可再生资源的资产负债表编制。  相似文献   
397.
本文运用系统工程中的分解与协调原理,借助成都市龙泉驿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城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结构设计,较好地达到了城郊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定量、定位与定时的统一,宏观控制与微观操作的统一.  相似文献   
398.
基于重要生态节点独流减河流域生态廊道构建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河道、湿地、湖库和河口等生态节点是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景观要素,而生态廊道是连接这些重要生态节点的"桥梁"和"纽带".针对中尺度流域景观破碎化问题,以天津市独流减河流域为例,在景观生态学理论指导下,借助GIS与RS技术,基于"河道-湿地-湖库-河口"等重要生态节点,重点考虑景观类型和人类活动干扰的影响,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生态廊道,识别生态节点与生态断裂点,并对其空间结构进行定量化分析,进而规划设计了研究区的生态框架.结果表明:①45条生态廊道的网络连接度评价指标——α指数(网络环度)、β指数(节点连接率)和γ指数(连接度)分别为0.32、1.56、0.56,说明廊道网络具有较高的连通性和复杂度,有利于生态流的顺畅流动.②共识别26个生态节点和35个生态断裂点,明确了研究区需重点保护建设和修复改善的关键点(区)的地理位置.③廊道最佳宽度为30~60 m,空间配置以草地、林地和水域等重要景观类型为主,约占70.63%~78.97%,能够为物种提供高质量的栖息地和迁移通道.④廊道网络中河流廊道为主要廊道类型,其长度约占廊道总长度的51.19%,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和植被种类,所构建的"一轴两心九带"的生态框架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研究显示,基于重要生态节点构建生态廊道和生态框架能够提高独流减河流域的景观连接度,对该流域的生态安全格局规划和生态工程建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99.
复式记账下的自然资源核算与资产负债表编制框架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沈镭  钟帅  何利  陶建格 《自然资源学报》2018,33(10):1675-1685
我国自然资源形势严峻,自然资源过度损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严重。“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探索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根本目的是加强自然资源核算与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以实现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论文认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是建立一种自然资源核算制度,基于会计学复式记账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核算涉及自然资源资产的变动事项;通过编制报表,呈现自然资源资产变化,明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用自然资源核算制度约束各级地方政府的发展观、完善政绩考核体系;确立地方政府的资源环境责任,划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红线。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为主的自然资源核算制度是自然资源部完善自然资源管理的重要抓手。论文首先回顾了自然资源核算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探索历程和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基于当前自然资源管理的重要任务和国家自然资源部的工作职责,分析了自然资源核算与资产负债表编制相关的生产理论、资源科学理论和会计学理论基础;基于编制目的和要求,确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的主要内容,解析自然资源资产、负债、权益关键概念,提出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相关规划为基础的自然资源权益划分;基于会计学的复式记账原理,借鉴相关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基于复式记账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框架及其核算过程;以土地资源为例,分析了基于复式记账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及其核算过程。论文创新性地提出基于会计学复式记账理论的自然资源核算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方法,可以实现“明晰家底,明确责任,确认红线,考核绩效”,结合现有的研究成果,将来可进一步开展专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研究,建立标准的自然资源核算账户体系,构建自然资源核算管理信息系统,完善自然资源审计等工作。  相似文献   
400.
王祥  淮建军 《自然资源学报》2020,35(6):1460-1471
农业气象灾害多风险评估对于防灾减灾、制定风险对策具有重要意义。根据1980—2015年陕西省农业气象灾害年度统计资料和2015—2018年农户调研数据,运用贝叶斯网络、贝叶斯分层模型(BHM)等多风险评估方法,分析陕西省农业气象灾害的变化趋势、灾害间相互作用以及生计资本对于不同作物脆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1980—2015年陕西省洪涝的灾害率和灾害强度显著下降,斜率分别为0.17%、0.7%,冷冻的灾害率显著上升,斜率为0.25%,干旱和风雹灾害无明显变化;(2)干旱和洪涝显著影响其他灾害,各种灾害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3)增加有效灌溉面积率、农作物种植面积、农村用电量和农用磷肥施用折纯量等生计资本指标,可以显著降低脆弱性。本文有助于提高农户对农业气象灾害的适应能力,为预防和治理农业气象灾害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