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8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248篇
安全科学   90篇
废物处理   159篇
环保管理   316篇
综合类   636篇
基础理论   202篇
污染及防治   151篇
评价与监测   37篇
社会与环境   39篇
灾害及防治   9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0 毫秒
641.
以鸟粪石的形式在污水处理厂回收磷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磷既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也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磷资源的匮乏,从污水处理厂回收磷在世界各国逐渐兴起,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基本处于起始阶段。为此,在某污水处理厂进行了以鸟粪石形式回收磷的小试实验,考察了磷回收的一些控制参数,并将以此作为基础,继续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42.
本文阐述了石油地质体中有机氮化合物的基本地球化学性质、分布与检测方法,以及可能的成因机制,浅析了此类化合物的研究意义,旨在介绍有机氮化合物的研究现状及其在油藏地球化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43.
为了探索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及资源化利用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运作模式,以成都市四个居民小区作为生活垃圾单流程回收模式试点,分析了单流程回收模式的实施方案和运行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小区居民参与率达77.1%,回收垃圾中可利用成分达91%,其中纸类占41%、塑料类占17%、纺织物类占27%;统计计算说明:每户每月回收可利用成分达2.2kg,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44.
西北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弹性区间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通过分析弹簧的弹性形变引出了水资源承栽力的弹性区间,并根据西北地区的实际情况得出生态水的用量决定水资源承载力弹性区间的范围。定量分析了节水系数与污水处理率对生态用水量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增加西北地区水资源承栽力弹性区间的对策。  相似文献   
645.
葛杰  林郁  钱锋  宋永会  王毅力 《环境科学学报》2014,34(12):2998-3005
以模拟厌氧消化液为处理对象,进行了磷酸铵镁(MAP)结晶实验,考察了p H值、CO2-3、Ca2+以及CO2-3和Ca2+共存对磷酸铵镁结晶反应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X)、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p H值升高,磷的去除率显著提高,并在p H值为9.5时得到具有良好沉降性能的针状MAP晶体;CO2-3的存在会使磷去除率降低,在实验设定CO2-3浓度最大的条件下,磷去除率降低约17%,同时CO2-3会削弱Ca2+对MAP结晶反应的贡献,但并不改变MAP晶体形态和纯度;Ca2+存在则可以提高P去除率,但对MAP结晶反应抑制作用显著,当体系中n(Ca)/n(Mg)0.65,产物主要以无定形磷酸钙盐为主;在Ca2+与CO2-3共存的体系中,Ca2+可有效地消除CO2-3对除磷效果的影响,随着两者浓度的增加,产物Ca CO3含量增多,磷酸盐则主要以MAP形式沉淀.  相似文献   
646.
以催化氧化除氨氮/锰失活滤料为研究对象,考察了3种不同恢复方式(自然恢复,投加碱度,再次挂膜)对滤料催化氧化氨氮、锰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恢复(1#)滤柱,投加碱度(2#)滤柱,再次挂膜(3#)滤柱分别于4,2,3d后氨氮去除率达到90%以上;逐渐提高氨氮浓度,3#再次挂膜滤柱出水氨氮浓度波动最大,1#自然恢复滤柱恢复期间出水亚硝氮积累时间最长且峰值最高.3根滤柱催化氧化去除锰活性恢复速度均较快.1#自然恢复滤柱和2#碱度恢复滤柱均能在2d内将锰完全去除.3#挂膜滤柱是在停止投加高锰酸钾后5d内实现将进水锰完全去除.氨氮和锰的相互影响实验结果表明,3根滤柱中投加碱度(2#)滤柱表现最优.尽管氨氮抑制锰的去除,但是投加碱度滤柱随着进水氨氮浓度的升高出水锰浓度始终低于0.1mg/L;锰对氨氮的去除影响不显著.XRD分析结果表明,受其表面负载新生成氧化膜的影响,高锰酸钾重新挂膜滤柱的滤料样品的结晶度较差.综合考虑氨氮和锰的活性恢复效率以及挂膜过程中药品的投加,提出采用自然恢复方式最适.  相似文献   
647.
马娟  宋璐  俞小军  孙雷军  孙洪伟 《环境科学》2017,38(3):1130-1136
实验采用交替厌氧/好氧(An/O)模式运行SBR反应器,考察控制DO=1 mg·L~(-1)条件下提取侧流比为0、1/4、1/3、1/2的厌氧放磷上清液后EBPR系统的脱氮除磷效果及其对应的磷回收性能.整个实验阶段中NH_~+4-N去除率较为稳定,但系统后期COD出水的残余量达到81.3 mg·L~(-1).在未提取侧流比阶段中,平均除磷率为89.4%,提取1/4、1/3侧流比后除磷率不断上升,分别为98.5%、99.0%,但在1/2侧流比之后,除磷性能开始波动,除磷率最低为65.4%.提取侧流比各阶段中,1/3侧流比条件下仅实验初期第一天出水磷浓度未达到一级A标准,该阶段出水达标率93.3%远远大于1/2侧流比的45.5%,但侧流磷回收率随着侧流比的增大而不断升高.实验还发现,提取1/2侧流比后,TN去除率迅速下降至50.9%.因此,提取放磷上清液强化低好氧EBPR系统除磷性能的最优值为1/3侧流比,此时低好氧EBPR系统与侧流磷回收结合可以大大提高经济与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648.
关于氮肥利用率的思考   总被引:91,自引:1,他引:91  
巨晓棠  张福锁 《生态环境》2003,12(2):192-197
应用作者近10年在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中氮肥转化与去向的研究资料,对施氮量、产量、氮肥利用、残留、损失关系进行分析;认为简单的氮肥利用率很难反映不同农业生产水平条件下的氮肥利用状况;要准确反映氮肥利用状况,应综合考虑产量水平、氮肥利用、残留及损失的情况。论证了我国氮肥利用率具有很大的变幅,平常所说的30%-35%只是一个整体概念,不能以此来说明我国氮肥损失量大,对环境的污染严重。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必须研究解决既能获得尽可能高的产量,又能最大限度地减轻对环境压力的氮肥施用技术及其理论基础,而不应该一味追求多么高的氮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649.
As the bioelectrochemical system, the microbial fuel cell (MFC) and the microbial electrolysis cell (MEC) were developed to selectively recover Cu2+ and Ni2+ ions from wastewater. The wastewater was treated in the cathode chambers of the system, in which Cu2+ and Ni2+ ions were removed by using the MFC and the MEC, respectively. At an initial Cu2+ concentration of 500 mg·L-1, removal efficiencies of Cu2+ increased from 97.0%±1.8% to 99.0%±0.3% with the initial Ni2+ concentrations from 250 to 1000 mg·L-1, and maximum power densities increased from 3.1±0.5 to 5.4±0.6 W·m-3. The Ni2+ removal mass in the MEC increased from 6.8±0.2 to 20.5±1.5 mg with the increase of Ni2+ concentrations. At an initial Ni2+ concentration of 500 mg·L-1, Cu2+ removal efficiencies decreased from 99.1%±0.3% to 74.2%±3.8% with the initial Cu2+ concentrations from 250 to 1000 mg·L-1, and maximum power densities increased from 3.0±0.1 to 6.3±1.2 W·m-3. Subsequently, the Ni2+ removal efficiencies decreased from 96.9%±3.1% to 73.3%±5.4%. The results clearly demonstrated the feasibility of selective recovery of Cu2+ and Ni2+ from the wastewater using the bioelectrochemical system.  相似文献   
650.
活性炭吸附回收高含量油气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利用3种活性炭吸附分离汽油蒸汽和空气的混合气,研究了其吸附回收油气的动力学、热力学性能.活性炭ACl、AC3在20℃时的吸附容量分别为0.295 g/g、0.189 g/g,30 ℃时为0.284 g/g、0.165 g/g.活性炭吸附高含量油气时,吸附热高,如吸附油气摩尔分数为0.3 mol/mol时,吸附床温升达50~60 ℃.活性炭导热系数为0.15~0.20 W/m·℃,吸附过程可视为绝热吸附.建立了活性炭吸附油气热效应估算式,可用来评价活性炭吸附容量、进料油气摩尔分数、油气回收率与活性炭温升的关系.活性炭解吸宜先采取真空解吸,在解吸后期适当加入微量微热空气吹扫而深度脱附.解吸操作压力应低于1 kPa,解吸时间可控制在60 min内,热空气温度宜控制在50℃以下.油气吸附分离方法将主要用作其他分离方法的深度处理,以确保油气回收设备尾气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