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64篇
安全科学   50篇
废物处理   23篇
环保管理   44篇
综合类   298篇
基础理论   36篇
污染及防治   124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1.
炼油污水回用方案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智 《石油化工环境保护》2005,28(1):14-17,i001
针对污水处理场改造后的水质情况,结合现有闲置设备的状况,提出一套既符合现场实际又有针对性的污水回用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2.
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鸿郭  周少奇  林云琴  钟宁 《环境技术》2003,21(3):22-25,17
介绍了膜分离技术及其特点,对膜分离技术进行了分类,同时阐述了渗透、电渗析、反渗透、超滤、微滤和纳滤这些常规膜分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情况,在此基础上介绍了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液膜、气态膜、双极膜、膜萃取和膜蒸馏这些新型膜分离技术。提出了膜分离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研究方向、展示了膜分离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闫光绪  张洪林 《化工环保》1996,16(5):263-268
对抚顺石化公司化工塑料厂苯乙烯废水活性炭吸附装置的预处理设施、活性炭吸附及再生性能进行了评价,分析了出水水质超标的主要原因,用混凝沉淀-砂滤流程改进了原处理工艺,使出水水质得到了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4.
针对仪化热电厂将循环水用作冲灰水,导致浓缩倍率只有1.6,以及凝汽器铜管腐蚀结垢严重等问题,提出了隔断循环水与冲灰水的直接联系,实现闲路循环,对凝汽器铜管进行酸洗,并对循环水实施加缓蚀阻垢荆、杀菌剂和旁流过滤等办法,全部实施后产生了很好的效益,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5.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怡君 《环境工程》2017,35(4):55-59
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微生物进行分析和研究,以解决传统微生物分析成本高、速度慢、准确度较低和灵敏度较差等缺点。介绍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并对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建议。目前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供水工程中主要用于水中细菌、病毒、原生动物、蠕虫等病原微生物的快速检测以及管网微生物种群的分析,在污水处理中主要用于脱氮除磷过程菌群数量和空间分布的剖析、污泥膨胀成因分析以及监测微生物种群多样性来优化处理工艺。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深入研究将进一步促进水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利用紫外预处理加强氯苯的生物滴滤净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试验采用主波长为185nm的低压汞灯为紫外光源、醚型聚氨酯海绵(PU-foam)为填料的紫外-生物滴滤塔联合装置净化氯苯废气.进气氯苯浓度为600mg·m-3、停留时间分别为92、69和46s时,联合装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9%、95%和80%;最大去除负荷达到59.6g·(m3·h)-1;联合装置和单独生物滴滤塔生物膜形成时间分别为20d和27d;联合装置的抗冲击能力较好,停留时间缩短至30s,联合装置去除效率可达75%以上,高于单独生物滴滤塔的去除效率(25%).对紫外-生物滴滤塔联合装置机制初步探讨表明,紫外氧化氯苯形成了水溶性较好的可生物降解的物质,降低生物滴滤塔氯苯的处理负荷,同时紫外辐照过程中产生的O3能有效地控制生物滴滤塔内微生物的过量生长,从而维持整个装置的最佳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17.
林炜  许明海 《环境工程》2011,29(1):121-122,41
由于半干法脱硫工艺对布袋除尘器的特殊要求,使得其配套的布袋除尘器构造不同于以往常规的布袋除尘器.从布袋除尘器的过滤风速、滤料选择、沉降室设置、布风均匀性、灰斗特性、旁路系统的要求做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18.
电袋复合式除尘技术综合了电除尘和布袋除尘的收尘优点,通过除尘负荷的合理分配,实现了电除尘和布袋除尘的有机结合;采用基于表面过滤原理的新型滤料,可克服常规滤料清灰后除尘效率降低及滤袋易破损等缺点。电袋复合式除尘器在徐州坝山环保热电有限公司的应用实践表明,电袋复合式除尘器可保持高效稳定除尘同时节能,粉尘排放浓度达到了30 ...  相似文献   
19.
刘波  董威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Z2):308-310,392
文章针对日照钢铁集团公司2150热轧水处理工程浊环水处理方案选择,对传统沉淀过滤法和先进的稀土磁盘法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稀土磁盘法在效果、占地、投资和运行维护费用上有较多优势,最终选用该工艺。  相似文献   
20.
Aquatic fungi are common in various aqueous environments and play potentially crucial roles in nutrient and carbon cycling as well as interacting with other organisms. Species of Aspergillus are the most common fungi that occur in water. The present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elucidate the efficacy of two coagulants, aluminum sulfate and ferric chloride, used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to treat drinking water, in removing Aspergillusflavus, as well as testing three different filtration media: sand, activated carbon, and ceramic granules, for their removal of fungi from water.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both coagulants were effective in removing fungi and decreasing the turbidity of drinking water, and turbidity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coagulant concentration. Also, at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 of the coagulants, A. flavus was decreased by 99.6% in the treated water. Among ceramic granules, activated carbon, and sand used as media for water filtration, the sand and activated carbon filters were more effective in removing A.flavus than ceramic granules while simultaneously decreasing the turbidity levels in the test water samples. Post-treatment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and total nitrogen (TN) concentrations in the experimental water did not decrease; on the contrary, TN concentrations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dosage of coagulants. The filtration process had no effect in reducing TOC and TN in tested wat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