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5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32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Biogas production from anaerobic digestion of chicken feathers with swine manure or slaughterhouse sludge was assessed in two separate experiments. Ground feathers without any pre-treatment were added to 42-L digesters inoculated with swine manure or slaughterhouse sludge, representing 37% and 23% of total solids, respectively and incubated at 25 °C in batch mode.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without feather addition, total CH4 production increased by 130% (P < 0.001) and 110% (P = 0.09) in the swine manure and the slaughterhouse sludge digesters, respectively. Mixed liquor NH4N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P < 0.001) from 4.8 and 3.1 g/L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digestion to 6.9 and 3.5 g/L at the end of digestion in the swine manure and the slaughterhouse sludge digesters, respectively. The fraction of proteolytic microorganisms increased (P < 0.001) during the digestion from 12.5% to 14.5% and 11.3% to 13.0% in the swine manure and the slaughterhouse sludge digesters with feather addition, respectively, but decreased in the controls. These results are reflective of feather digestion. Feather addition did not affect CH4 yields of the swine manure digesters (P = 0.082) and the slaughterhouse sludge digesters (P = 0.21), indicating that feathers can be digested together with swine manure or slaughterhouse sludge without negatively affecting the digestion of swine manure and slaughterhouse sludge.  相似文献   
22.
为减少环湖公路路面径流对洱海水质的影响,该研究选用土壤、锯末、沙子、砾石分层装填的生态型的路面径流收集、净化和输送系统-生态种植槽(其中混合填料层锯末与沙子的配比设置3种比例1∶3、1∶4、1∶5),研究该装置对模拟雨水的净化效果,并寻求最佳填充方式.结果表明,3组种植槽适合植物移栽、自然挂膜、低污染负荷启动方式;能稳定有效地去除COD、SS.运行期COD的平均出水水质优于地表水Ⅴ类水质,SS的平均去除率均高于80%.不同混合填料比种植槽对污水中COD的净化效果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1∶5(锯末∶沙子)>1∶4(锯末∶沙子)>1∶3(锯末∶沙子),方差分析显示,3组种植槽系统间COD、SS去除率无差异(P>0.05),考虑到锯末∶沙子为1∶5时的渗透效果差,故推荐锯末∶沙子为1∶4的种植槽供后续示范工程选用.  相似文献   
23.
采用水解酸化-SBR工艺,对浓缩果汁生产废水处理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进水COD浓度为3500~5000mg/L,pH为6.5~7.5,在水解酸化池水力停留时间为8h,SBR反应池MLSS浓度3500~4000mg/L,进水15min,曝气7h,沉淀1h,出水15min的条件下,出水COD去除率保持在97%以E,SS去除率达93%以上。且以水解酸化作为预处理单元可去除果汁废水中的SS达78%以上,为后续SBR工艺的稳定运行创造有利条件,提高组合工艺的整体效果。  相似文献   
24.
通过服物测定中滤纸预处理方法,减少了悬浮物测定中的误差,提高了测定结果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25.
印染废水的透视度与SS色度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探讨了印染废水的透视度与SS、色度的相关性。分别对活性、分散、直接染料的染色液、模拟印花浆液进行研究,发现对分散染料残液及浆液无法用单纯的过滤来去除色度与SS,必须通过混凝、电解、生化等方法来解决。  相似文献   
26.
水解酸化-SBR工艺处理果汁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解酸化-SBR工艺,对浓缩果汁生产废水处理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进水COD浓度为3 500~5 000 mg/L,pH为6.5~7.5,在水解酸化池水力停留时间为8 h,SBR反应池MLSS浓度3 500~4 000 mg/L,进水15 min,曝气7 h,沉淀1 h,出水15 min的条件下,出水COD去除率保持在97%以上,SS去除率达93%以上。且以水解酸化作为预处理单元可去除果汁废水中的SS达78%以上,为后续SBR工艺的稳定运行创造有利条件,提高组合工艺的整体效果。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究镍基合金925和抗硫油管管材110SS在不同面积比下耦接后的电偶腐蚀行为和电偶腐蚀效应,模拟国内某油气田高温高酸性腐蚀环境。方法 采用浸泡腐蚀试验和电化学测试技术,评价电偶腐蚀的阴阳极过程对腐蚀进程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与X射线衍射仪(XRD)对腐蚀试样的表面形貌及腐蚀产物成分进行分析。结果 110SS的自腐蚀电位远远低于925,阴阳极分别以1:1、1:5、1:10、1:30四种面积比耦接后,均发生电偶腐蚀。耦接后110SS的腐蚀速率分别为:0.7564、0.7032、0.6457、0.6289 mm/a,均为极严重腐蚀。结论 电偶腐蚀速率和电偶腐蚀效应均随着阴阳极面积比的增大而增加。镍基合金与碳钢油管耦接主要对材料在腐蚀环境下的腐蚀进程有影响,而对腐蚀产物和腐蚀机理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8.
应用处理量8m3/h的压紧式改性纤维球压力过滤器,对某钢铁厂热轧浊循环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采用纤维球过滤能有效的去除热轧浊循环水中的油类和悬浮物(SS),过滤后的出水中油含量能降低到1.8~4.5mg/L,去除率达到84.5%,悬浮物(SS)最高9.5mg/L,平均5.04mg/L,去除率达到88.77%,满足该厂要求热轧循环用水油含量≤5mg/L,悬浮物≤10mg/L的要求。  相似文献   
29.
本文主要对动态转盘过滤器对城市污水中SS及有机污染物COD的去除率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0.
倒置A2/O-MBR处理城市污水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城市生活污水,研究了两点进水倒置A2/O-MBR系统对COD、NH4+-N、TN、TP、出水SS、跨膜压差(TMP)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系统对COD、NH4+-N具有较高的去除率,出水符合GB 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当混合液回流比为200%时,系统出水TN浓度小于15 mg.L-1;正常排泥后,系统对TP的去除率达90%左右;在膜丝未大量断裂前,系统出水SS小于10mg.L-1;随着系统的运行,TMP逐渐增大,不正确的曝气方式会导致TMP迅速增加.膜截留对COD、TP、SS有直接去除作用,由于膜滤出水中没有固体损失,可以精确控制污泥龄,有利于世代周期较长的硝化菌和反硝化菌在反应器中生长;当污泥浓度增加到6 500 mg.L-1左右,进水量增加0.5倍对出水水质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