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5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32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探究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幼鱼抗氧化系统酶活力及相关基因表达在悬浮物胁迫下的变化情况,设计了浓度为5 000、10 000 mg·L-1悬浮物水体对褐牙鲆(14.53 cm±1.58 cm)肌肉、肝脏、鳃及血液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转移酶(GST)、过氧化氢酶(CAT)酶活力及SOD2、GST、CAT的mRNA转录水平表达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在悬浮物胁迫24 h或者48 h时,4种组织3种酶活力具有升高的趋势(P0.05);4种组织的T-SOD酶活力在96 h均高于对照组(P0.05),肌肉、鳃丝及血液中SOD2基因相对表达量96 h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肌肉中CAT酶活力呈现先升高再降低趋势,鳃中CAT基因相对表达量呈现先降低、再升高、再降低的趋势;肝脏、鳃、血液中GST酶活力在悬浮物胁迫下呈现升高趋势,4种组织GST基因相对表达量在12~24 h时呈现升高趋势。研究表明:悬浮物对褐牙鲆抗氧化酶活力及相关基因的表达具有一定的影响,血液中3种酶活力变化幅度最大,鳃中3种基因相对表达水平变化幅度最大,这与血液及鳃参与呼吸作用过程有关;抗氧化酶活性及基因相对表达变化趋势并不完全一致。本研究可为揭示褐牙鲆应对悬浮物胁迫的耐受机制及褐牙鲆耐悬浮物品种选育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2.
本研究探讨了好氧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处理低浓度废水的可行性和生物膜生长特性。  相似文献   
33.
The self-sealing/self-healing (SS/SH) liner system is based on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 that an impermeable seal is self-formed and self-healed by the pozzolanic reaction at the interface between two adjacent reactive layers.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contaminants on the performance of an SS/SH liner used as a hydraulic barrier, to understand mechanism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VOC) sorption on the SS/SH materials, and to estimate the mass transport parameters of contaminants through the SS/SH liner materials. The hydraulic conductivity of the liner material decreased continuously with time, and stabilized at less than 1 × 10–7cm/s after approximately 15 days. It is known that the seal at the interface between two reactive layers is self-formed over time, and this contributes to the decrease in the hydraulic conductivity of such a liner system. The retardation of the seven target VOCs tested was greater in the SS/SH liner materials than in a clayey soil specimen owing to the higher sorption capacity. An analytical solution developed to test column equipment could reduce the time required to estimate the hydrodynamic dispersion coefficients of organic compounds by using the data on changes in concentration in the upper reservoir of the column.  相似文献   
34.
黄图强 《四川环境》2003,22(4):46-48
本文自制悬浮物过滤器,并提出了一种简便的悬浮物标准样品的制备方法。地表水滤液的吸光度值表明,自制悬浮物过滤器藏留悬浮物效果令人满意。该法加标回收率为95.4%~106.8%,检出限为3.2mg/L。尤其适合于强酸、强碱和强氧化性废水中悬浮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35.
城市道路降雨径流中悬浮颗粒特性及其全过程削减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道路表面尤其是交通活动频繁的城市道路表面,能够通过汽车尾气排放、轮胎和路面磨损以及油脂的渗漏等累积大量的悬浮颗粒等污染物质,其中悬浮固体颗粒在城市路面降水径流污染物中占很高的比重。文章分析径流中悬浮颗粒的特性,详细分析了它与其它污染物的关系和它在水中的去除特性,以及径流冲刷对其形成的规律,为径流污染全过程控制提供参考,对径流污染的工程控制和非工程管理都能提供帮助。认为悬浮颗粒全过程削减对径流污染物的全过程控制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径流污染物全过程削减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6.
在装有Ti/RuO2-IrOz-TiO2阳极、Ti阴极的电解浮选槽中进行了活性污泥固液分离的研究.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间对浮选效果的影响,研究了电解产生的微气泡对悬浮物浮选的动力学.研究表明,电解浮选是高效的固液分离单元,悬浮物的去除遵循一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37.
CODCr和SS为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常必测项目。通过对嘉兴市联合污水处理厂进水CODCr和SS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找出了两者之间的线性关系,建立了回归方程,从而得出用已测定的SS来预测CODCr的简便方法。经检验,在一定时间段内预测结果的准确性较高,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水质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38.
为了有效的对高COD、高悬浮物的豆沙废水进行处理,本实验中选用气浮-厌氧-曝气生物滤池为主体处理工艺对其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在进水水质COD为20 000 mg/L,SS为1 500 mg/L的条件下,通过本工艺,出水水质COD降为283 mg/L,SS为200 mg/L,去除率分别为98.58%和86.67%,出水水质完全达到(CJ 3082-1999)《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说明:本处理工艺能够对豆沙废水进行有效处理,有望成为豆沙废水处理的主流方法。  相似文献   
39.
原位生物稳定固化技术在铬污染场地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建荣  李娟  许伟 《环境科学》2013,34(9):3684-3689
原位生物稳定固化方法是控制铬污染场地地下水风险的有效方法,通过实地工程试验,初步验证了原位生物稳定固化法治理南方某铬污染场地的修复效果.实地工程试验的场地面积约600 m2,位于整个污染场地的上游,受高浓度铬污染,总铬含量高值为11 850 mg.kg-1,六价铬含量高值为349 mg.kg-1,污染最为严重的土层为-0.5~-2 m.通过对在试验场地范围内设置注射井注射还原剂和微生物调节剂等,并通过监测井监测分析不同时间不同深度范围内在药剂注射的作用下地下水中六价铬和总铬的浓度变化.工程试验结果表明,原位生物稳定固化技术显著改变了土壤中铬的形态,进而降低了铬的迁移性,消减了地下水污染风险.注入的药剂对注入井(有效范围)内的地下水六铬污染治理效果很好,六价铬转成三价铬并固定稳定率达到94%~99.9%,总铬固定稳定率达到83.9%~99.8%.试验结果对于浅层地下水深度较浅、土壤以粉质黏土和砂质黏土为主的污染场地修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0.
为了研究经柠檬酸铝、混合稀土或亚硒酸钠浸泡处理温石棉对温石棉晶格结构和表面电荷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柠檬酸铝、混合稀土或亚硒酸钠溶液浸泡温石棉1小时后,通过透射电镜测定其衍射环直径的大小,分析石棉晶格结构的改变,并利用石棉纤维吸附亚甲蓝能力的测定方法,分析温石棉表面电荷。结果显示,用三种化合物处理石棉后,其衍射环直径均增大,而且用三种化合物处理后的石棉对亚甲蓝的吸附能力均明显降低,并且随着化合物剂量的增加其降低愈明显。上述结果表明,用三种化合物处理石棉,均可改变石棉的晶格结构,且可能减少其表面电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