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8篇
  免费   345篇
  国内免费   345篇
安全科学   2047篇
废物处理   50篇
环保管理   575篇
综合类   1712篇
基础理论   348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06篇
评价与监测   244篇
社会与环境   299篇
灾害及防治   23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86篇
  2020年   195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167篇
  2016年   207篇
  2015年   202篇
  2014年   231篇
  2013年   274篇
  2012年   399篇
  2011年   413篇
  2010年   298篇
  2009年   256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247篇
  2006年   256篇
  2005年   249篇
  2004年   242篇
  2003年   196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5篇
  197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61.
安全工程的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首先指出了我国高校安全工程的专业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安排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安排缺乏可操作性强的理论指导;在教学中同名专业课程,不同学校采用不同教材,教师讲授的内容,都存在较大差别和分歧。其次,从学科知识体系的层次结构的角度,将安全工程学科的专业知识划分为两大层次(包含6个小层次)。在此基础上,笔者将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分为学科基础课程和横向展开课程;提出了安全工程的专业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安排应遵循的完备性和系统性原则;同时,给出了支持具体操作的表格。通过实践,对安全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的新思路的合理性与可行性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162.
浅论建筑消防安全性能化评估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建筑消防安全性能化设计以其灵活性、科学性、经济性和有效性等优点受到了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重视,并在很多国家得到了应用。性能化评估作为性能化设计的核心环节,直接关系到性能化设计方案的成败。如何进行性能化评估,如何对性能化设计方案的评价和论证,如何设定相应的消防安全性能评估程序等等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从建筑消防安全性能化设计的优点及其评估的重要性入手,从性能化评估的作用和必要性出发,深入分析了建筑消防安全性能化评估与性能化设计的关系;探讨了建筑消防安全性能化评估的步骤、流程、判定标准及其量化指标;并对国际上常用于性能化评估的3种典型的火灾风险评估模型进行了详细对比分析,并提出了进行性能化评估时需注意的一些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63.
对地铁工程风险评估体系框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铁工程同一般建设项目相比,受不可预见的水文地质条件、社会环境、施工技术的可靠度、经济发展的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较重;就必然使地铁工程成为高风险的工程建设项目,然而目前对其风险评估工作还停留在简单的定性和定量的评估水平上。为此,笔者在研究系统论的基础上,从动态系统风险评估的观点出发,运用动态控制的原理,着重研究适合于地铁工程风险评估体系的理论框架,及建立理论框架时应考虑的诸多问题;同时对动态系统风险评估、评价因素可靠性分析技术、各种风险评估方法及评估技术的运用做了简要论述。该框架体系不仅适用于地铁工程的风险评估,同样适用于其他复杂的工程系统的风险评估评价。  相似文献   
164.
基于模糊综合模型的收费高速公路投资风险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速公路存在着运行效率低下、收费标准较高、管理混乱、浪费严重、投资成本居高不下、财务状况难以为继等问题,不少项目存在着十分严重的银行金融风险和地方财政隐患,而高速公路投资的风险评估却基本上还是空白,因此,对高速公路投资风险进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真分析了收费高速公路投资风险的特点,重点提出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了收费高速公路投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65.
事物安全演化过程的基本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安全状态的演化过程是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事物的安全演化过程符合从量变到质变的原理,即服从"安全流变-突变"规律.基于事物"安全流变-突变"规律,建立理论模型,并分析和描述事物的安全演化过程.事物"安全流变-突变"规律的研究为揭示事物的安全本质规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6.
旅游区(点)安全评估体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区的安全状况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广泛关注,规范旅游景点安全管理已成当务之急.文章以模糊数学和层次分析理论为指导构建了旅游区(点)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评价过程考虑了影响安全等级的相关因素,并保留了各级评价的全部信息.实例采用典型的旅游景点指标数据,评价结果直观地反映了旅游区的安全状况.  相似文献   
167.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措施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根据近五年来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状况的实际,针对目前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现状,本文就道路交通法规建设、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道路交通执法、道路事故紧急救援措施等相关内容与日本、美国、欧洲交通发达国家进行了对比分析,以图找出我国现行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对策中的薄弱环节及完善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8.
县级地质灾害防治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王雁林 《灾害学》2005,20(2):115-119
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尽可能定量地评价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这是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的有益补充.在分析建立县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必要性、可行性的基础上,应用工作分析法和经验总结法征求了指标,运用AHP方法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结构,采用专家咨询法确定了权重,提出了一套由16个指标(含40项分指标)构成的较为完整的县级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评价体系.最后,应用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部分县进行了评价,验证了评价指标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9.
新疆近3年大风灾害灾度分析与区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龙  何清 《灾害学》2005,20(4):83-86
新疆是我国大风灾害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已往的大风灾害研究主要从自然学科角度进行较多,分析了大风致灾因子的主要来源、地理分布、强度、监测等,但缺乏从社会学科角度分析研究.本文以新疆2001~2003年发生的大风灾例为研究对象,以新疆15个地州市为研究单位,根据可操作性、可比性、可传递性原则选定的3种确定灾度指标的因子,采用综合评判的方法对各地州市大风灾害灾度进行计算和定量评价,并根据最大隶属原则把15个地州市分别划分为3个区域级重度风灾区、4个区域级一般度风灾区和8个区域级轻度风灾区.  相似文献   
170.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is planning to introduce DME as a substituted energy for oil and LNG. Introduction of DME could contribute greatly to both the prevention of global warming and the formation of resource-recycling societies. In these circumstances, a safety assessment of DME is very important when DME is used on a large scale. There is a possibility that prolonged exposure in air induces autoxidation to produce explosive organic peroxides during transportation and storage of DME. Therefore, the reactivity of DME with oxygen and the mechanism of the autoxidation were investigated. Accelerating Rate Calorimetry (ARC)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DME and DIPE, a known peroxide producers, under adiabatic and various atmospheric conditions. In ARC studies of DME under oxygen, exothermic decompositions were detected although its self-heating rate was low in comparison with DIPE. Oven storage tests were carried out and iodimetry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concentration of peroxides produced from DME in comparison with DIPE and DEE. However, no products could be found for DME either by GC/MS or by iodimetry, while some evidence of autoxidation of both DEE and DIPE were obtained from these experi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