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9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80篇
综合类   206篇
基础理论   99篇
污染及防治   199篇
评价与监测   121篇
社会与环境   26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01.
Soils were sampled in three types of wetlands from the young (A) and old (B) reclaimed regions of the Pearl River Estuary. They were analyzed for total concentrations of heavy metals to investigate their distributions and pollution levels in both regions. Results showed that most heavy metals in ditch and riparian wetlands did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 from those in reclaimed wetlands in A region, while significantly lower for Cd, Cu, Pb, and Zn in reclaimed wetlands in B region, suggesting higher effects of long-term reclamation. Iron, Cr and Cu were identified as metal pollutants of primary concern and had higher contributions to the total toxic units compared to other metals. Almost all metals exceeded their lowest effect levels and Fe and Cr even exceeded the severe effect levels. 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s that Fe and Mn are controlled by parent rocks and other metals mainly originate from anthropogenic source.  相似文献   
602.
Soil and sediment samples from James Ross Island were analyzed for their PCB, OCP and PAH contents. Soil concentrations ranged between 0.51 and 1.82 ng g(-1) for seven indicator PCB congeners, between 0.49 and 1.34 ng g(-1) for HCH congeners, between 0.51 and 3.68 ng g(-1) for the sum of p,p'-DDT, DDE, and DDD, and between 34.9 and 171 ng g(-1) for the sum of 16 EPA PAHs. Sediment levels from 0.32 to 0.83 ng g(-1) were found for PCBs, from 0.14 to 0.76 ng g(-1) for HCHs, from 0.19 to 1.15 ng g(-1) for DDTs, and from 1.4 to 205 ng g(-1) for PAHs. A prevalence of low-mass PAHs, less chlorinated PCBs, and more volatile chemicals indicates that the long-range atmospheric transport from populated areas of Africa, South America, and Australia is the most probable contamination source for the solid matrices in James Ross Island.  相似文献   
603.
本文综述污染底泥的修复技术,探讨其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指出物理修复见效快,但成本高;化学修复成本较低但易造成二次污染;生物修复投入低,处理量大,但处理效率低,。将这三类技术联合使用,取长补短,具有较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04.
研究小东江水闸至斜岭全程10Km河段底质中石油和酚类污染物含量的沿程分布,并对底质进行浸溶试验,结果表明,该河段底质中石油平均含量为27.58mg/kg,酚类为0.098mg/kg,石油平均浸出率为35%,酚类平均浸出率为49%,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导致水体的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605.
提出了测定天然水中微量低分子质量硫醇的灵敏、可靠方法,即采用7-氟苯并-2-氧-1,3-二唑-4-磺酸铵盐(SBDF)柱前衍生化、逆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和荧光检测技术。文中详细研究了一些洗脱条件,如流动相的组成、pH值和洗脱模式对色谱保留行为的影响,从而获得了最佳的洗脱条件。对于被研究的5种低分子质量硫醇,获得了其浓度在25~250nmol/L范围内的标准曲线和测定限。本方法成功地测定了湖泊沉积物间隙水中的微量硫醇。  相似文献   
606.
上海市黄浦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用沉积物富集系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评估法对上海市黄浦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沉积物中Cd、As和Pb含量富集程度较低,Hg和Cu含量富集程度较高;其分布特征为上游段含量相对较轻,到中游段有所上升,至下游段含量又有所下降,整体呈钟型分布,重金属含量分布规律可能与苏州河对黄浦江下游沉积物的影响和黄浦江中游段有工业污染排放输入有关;河口与内陆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存在差异性,河口重金属含量明显下降;调查区37.5%的断面Hg含量潜在生态危害为中等;沉积物富集系数法可用来评价重金属累积程度,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则突出对生物有很强毒性的重金属作用。  相似文献   
607.
系统研究了地表水中四乙基铅的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水样的加标回收率为82%~105%,最低检测限(3σ)及最低定量限(10σ)分别为0.015μg/L和0.05μg/L,0.1μg/L的水样重复进样(n=7)的相对标准偏差为5.4%。利用该方法对浙江省主要城市饮用水源地地表水中四乙基铅进行分析,检测结果均低于检出限。  相似文献   
608.
采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土壤和沉积物中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分析,优化了实验条件,所有物质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0%,土壤样回收率在78.2% ~99.8%之间,沉积物样的回收率在55.2%~95.2%之间.  相似文献   
609.
研究了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水中乙醛、丙烯醛和甲醛的方法并优化了实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高效,目标化合物的检出限分别为0.037、0.012、0.0006mg/L,相对标准偏差在3.9% ~15.8%之间,实际水样的加标回收率在73.0% ~118%之间,能很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相关项目的要求.  相似文献   
610.
底泥修复中温度对微生物活性和污染物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通过分析底泥中微生物的酶活性以及污染物的释放规律,探讨了温度对河道底泥生物修复的影响.结果表明,底泥中微生物的脱氢酶、脲酶和磷酸酶的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但温度对纤维素酶的活性影响较小.4 ℃和10 ℃时底泥中污染物的释放量和微生物的酶活性均较低,水质较稳定;20~37 ℃时底泥中污染物的释放量明显增加,微生物的新陈代谢能力有较大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较强.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20~30 ℃是进行底泥生物修复的适宜环境温度.此外,当pH为9.0以及添加葡萄糖时,底泥中微生物均表现出较高的脱氢酶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