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8篇
环保管理   55篇
综合类   84篇
基础理论   27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55篇
灾害及防治   3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基于联系数和马尔可夫链耦合的山东省旱情动态预测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增强区域旱情预测评价模型的合理性、可解释性和预测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以山东省1972-2001年旱情历史序列作为评价样本,选取水库蓄水量距平百分率、地下水埋深、土壤含水量和降水量距平百分率4个旱情评价指标,采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通过计算评价样本的指标数联系数、指标值联系数并利用最小相对熵...  相似文献   
152.
山东省耕地资源态势分析及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山东省建国以来的耕地序列数据以及近10多年来的相关社会经济资料,宏观分析了山东省耕地资源的时空动态变化规律。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相结合,定量地研究耕地变化的驱动因子,揭示耕地变化的驱动机制;研究表明,社会经济发展、农业科技进步和人口压力是造成山东省耕地资源持续藏少的三类主要动因。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构建耕地变化回归模型,同时通过人均粮食需求量预测法,分别预测出2020年的山东省的耕地数量和耕地最低需求量.结果表明山东省未来的耕地资源态势不容乐观,人地矛盾十分尖锐。最后提出了实现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3.
土地利用系统作为人类与自然界交互的关键载体,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为分析其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关联特征,解释其对SDGs的支撑能力,构建土地利用系统内涵解析框架,探索其对SDGs的支撑机制并构建可持续发展支撑力评价体系,以山东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以土地利用系统为核心,在人地关系视角下解析其与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交互作用,分析其在人地耦合系统中的运行机制,揭示其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关系,可为确定土地利用系统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理论解析。(2)山东省土地利用系统支撑力呈“省域西低东高、市域中心低周围高”分布,研究期内,66%的区域实现了支撑能力的提升,支撑力变化呈现“西北部提升、中部及东部下降”现象。具有农业优势的西部平原区对SDGs的直接支撑及自身稳定力提升,但间接支撑力有所下降,东部经济发达区自身稳定力有所提高,但直接及间接支撑力下降。(3)各类型支撑力变化空间相关性显著。显著区域多分布在市辖区,菏泽市农业发展能力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强,东营市土地经济产出及社会供应能力呈高—高集聚,土地自身稳定力呈低—低集聚。研究提出了土地利用系统支撑可持续发展的新视角,可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实证分析为山东省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决策建议,为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政策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4.
山东省农业多功能的时空演化特征与驱动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供给侧改革与乡村振兴背景下,深入挖掘各地区农业多种功能,统筹不同农业功能特征地域的协调发展,成为促进农业增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食物安全的关键。农业多功能的演变受到区域农业资源禀赋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的复杂影响。以山东省为例,选取2004年、2011年、2017年三个时间截面,构建农业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空间错位指数、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县域农业多功能的时空演变规律与驱动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2004—2017年,山东省农业的农产品供给功能和经济发展功能分别呈先升后降和先降后升的增长态势,社会保障功能和生态服务功能分别呈持续下降和先降后升的下降趋势。(2)研究期内,农产品供给功能与生态服务功能对农业资源禀赋依赖较强,分别呈现出沿平原—丘陵—山地递减与递增的空间格局;经济发展功能与社会保障功能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影响较大,时空差异明显。(3)各驱动因子对于同一功能中不同要素的作用方向与强度存在差异,引发农业各功能结构的变化。基于功能视角提出山东省农业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分区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55.
2014年春季山东省PM2.5跨界输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利用CAMx模式模拟了2014年春季(3~5月)山东省ρ(PM2.5)浓度空间分布、输送、沉降特征并建立了各市PM2.5跨界输送矩阵.结果表明,山东省ρ(PM2.5)分布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特征,鲁西地区浓度较高,半岛地区浓度较低;垂直方向上ρ(PM2.5)主要集中在2 000 m以下.全省ρ(PM2.5)水平输送通量平均达110μg·(m2·s)-1,全省总沉降量为23.05×104t.全省近地面ρ(PM2.5)外来输送贡献率为21.08%±3.83%,各市外来输送贡献率平均为40.45%±5.96%;随着高度的升高,京津冀、背景及边界等条件对山东省ρ(PM2.5)的贡献率明显上升,分别上升了7.56%、6.18%.  相似文献   
156.
地下水是雷州半岛的重要供水水源.以雷州半岛地下水为研究对象,采集并测试了47个地下水样品中的常规水化学组分,综合运用Gibbs图解法、Piper三线图、离子比例法等分析方法,研究该区域地下水中主要离子的来源及其控制因素.结果 表明:研究区地下水中主要阳离子和阴离子分别为Na+和HCO3-;浅层孔隙水水化学类型以Cl· ...  相似文献   
157.
利用2010~2019年的MOD04_3K气溶胶光学厚度产品数据,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分析山东省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10~2019年山东AOD年均值在0.545~0.851波动,平均值为0.706,10年间山东AOD年均值整体呈现下降趋势,至2019年下降了0.269,下降幅度高达33%;山东AOD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呈夏季高峰,冬季最低,采暖期AOD均值整体上低于非采暖期;山东AOD高值区集中在北部环渤海、鲁西地区及济宁市,而山东中部及东北部沿海地区为低值区.AOD高值区总体分布在低海拔地区,而AOD较低的区域主要位于高海拔地区,且AOD时序变化趋势率与年均AOD空间分布特征基本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58.
根据生态系统的分类,分别计算了山东省植被生态环境需水量、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湖泊生态环境需水量、水库生态环境需水量和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山东省生态环境需水量为上述各类型生态环境需水量之和。计算结果表明,山东省2000~2005年生态环境需水总量为342.64~345.01亿m^3。山东省2000~2005年生态环境需水保证率均小于50%,生态环境用水无法得到保证,且丰枯年份之间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159.
运用2001-2009年的阶段统计数据,选取单位农业增加值——农药、化肥使用量,单位工业增加值——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COD排放量、工业氨氮排放量,第三产业增加值——生活废水排放量、COD排放量、氨氮排放量等系列水环境排污指标,对南四湖流域和山东省的产业排污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南四湖流域的工业排污总体上已得到良好的控制,但农业和第三产业还有待加强,南四湖流域内不同地市间存在一定差异性,今后的环保控制重点可因地制宜地选择。  相似文献   
160.
基于水足迹的山东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时空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以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水资源利用结构不平衡省份山东省为研究区,首先计算2005—2014年山东省水足迹及2014年17地市水足迹,实现水足迹时空分析;从DPSIR视角出发,基于水足迹计算结果,融合构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因子综合得分来反映全省10 a间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强度,以2014年为水平年,对17地市因子综合得分进行空间聚类,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时空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2005—2014年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得分呈现增长态势,表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趋于加强,但分值总体较低,仍需提高利用效率;2014年17地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整体呈现东优西劣、南优北劣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