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8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67篇
安全科学   47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08篇
综合类   523篇
基础理论   69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49篇
社会与环境   76篇
灾害及防治   4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4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5篇
  1971年   3篇
  197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31.
为优选扬水曝气器的类型以更经济有效地原位控藻,建立了基于Fluent软件的水库水动力与水质数值模拟方法,在不同温度梯度和水深条件下,预测了淹没式和非淹没式扬水曝气器对分层水库中藻类控制的效果. 以金盆水库扬水曝气水质改善工程为案例,对扬水曝气器外围流场和藻类混合迁移过程进行数值模拟. 结果显示,垂向流速和藻密度的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 在典型的扬水曝气器运行条件下,水深分别为77.25、87.25和97.25 m时,淹没式和非淹没式扬水曝气器的外围流场均以顺时针环流为特征;淹没式扬水曝气器的环流发展较远,表层藻密度分别被削减了86.8%、88.2%、90.6%;扬水曝气器类型对藻密度削减率的影响不大. 采用淹没式扬水曝气器时,77.25、87.25和97.25 m水深下核心控藻区占整个流场区域的比例分别为39.71%、41.14%和42.73%,分别比非淹没式的高14.81%、8.95%和2.69%;藻类完全混合的时间分别为10、12和14 d,分别比非淹没式的少8、7和6 d. 不同季节和水深条件下的模拟结果表明,采用淹没式扬水曝气器,核心控藻区域较大,藻类混合较快.   相似文献   
932.
长江流域大型水库富营养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38,自引:5,他引:33  
在对长江流域27座大型水库营养状况调查评价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大型水库富营养化的特征和成因。结果表明水库富营养化状况与水库类型、水库流域的位置和水库的功能存在着明显的关系,湖泊型水库富营养化程度高于河道型水库,以灌溉为主的水库富营养化程度高于以发电为主的水库;调查的14座河道型水库和13座湖泊型水库中,分别有21.4%的河道型水库和69.2%的湖泊型水库达到富营养化水平;以发电为主的水库30%已达到富营养标准,而以灌溉为主的水库中达到富营养的占53.8%。另外,水库的富营养化程度与水文情势的变化密切相关,通过水位或水滞留时间的调节,对营养物质、藻类组成和现存量进行调控,影响水库富营养化进程。最后,提出对水文情势的调控是控制水库富营养化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33.
以新疆某石化污水库周边土壤为例,采用静态吸附试验法研究土壤对Sr2+的吸附特征。通过单因素法研究初始pH值、反应温度、离子强度、时间、Sr2+初始质量浓度等因素对土壤吸附Sr2+的影响,并对吸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供试土壤对Sr2+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溶液pH值对土壤吸附Sr2+的影响较显著。在3 h左右供试土壤对Sr2+的吸附量达到最大值,3 h后吸附量略有下降,并逐渐稳定。供试土壤对Sr2+的吸附量随溶液离子强度的增加而减小;但当离子浓度大于0.2 mol/L时,土壤对Sr2+的吸附量又呈增加趋势。试验数据拟合结果表明,供试土壤对Sr2+的吸附符合Henry和Fre-undlich方程;在吸附3 h内供试土壤对Sr2+吸附基本可以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描述。  相似文献   
934.
为了研究体积压裂过程中套管失效问题,基于页岩气水平井X-1h钻完井资料,提出了微地震数据反演方法,并结 合岩石断裂力学和岩石损伤力学,建立了X-1h体积压裂地层-多簇射孔-套管有限元模型。有限元结果表明:体积压裂范 围内的地应力场发生明显变化,甚至出现“张应力”区和“零应力”区的应力反转现象,该特征将不同程度地使套管在 地层中出现“悬空”状态,导致套管沿其径向产生一定程度的挠度变形,沿轴向套管呈现“S”型变形。适当增加压裂 段与段之间的间距,缩短多簇射孔压裂段的有效长度,可以有效地降低或控制水平段套管的“S”型变形量。该研究方 法和研究成果为体积压裂技术的套管变形失效控制以及页岩气安全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35.
为保证气藏型储气库安全运营,保障天然气储配调峰系统的正常运转,对气藏型储气库进行完整性管理及风险识别.明确气藏型地下储气库完整性管理的对象为地面站场系统、储气库井、地质体3大模块,以地质体完整性管理为气藏型储气库完整性管理的特点及难点,并基于管道完整性管理的理念;提出气藏型储气库完整性管理的6步循环:数据采集,单元识别...  相似文献   
936.
三峡库区土壤中硒、碘、氟分布特征与规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利用土壤表层样分析成果,研究了三峡库区土壤中硒、碘、氟等生命元素在不同土壤中的含量分布特征,探讨了不同地貌、植被覆盖条件下对其元素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土壤的硒、碘含量较低,而氟含量较高,是低硒、低碘、高氟地区。地质背景是土壤硒、碘、氟的主要来源,灰岩分布区土壤中硒、碘、氟含量均高于其它类母岩分布区土壤,泥岩分布区硒、碘含量最低,砂岩分布区的氟含量最低。除受地质背景控制外,碘、氟还受土壤分布高程、植被等因素的影响。土壤分布高程越低,地形坡度越小,土壤中碘、氟含量越低。针叶林覆盖对土壤碘、氟起富集作用。土壤硒含量受其它因素的影响较土壤碘、氟小。  相似文献   
937.
三峡水库蓄水后小江水环境容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峡水库蓄水后的高水位条件下,长江支流小江回水区的水文情势发生了变化,流速减缓,水域污染物本底浓度值因回水涌入而改变,水环境参数与天然状态有很大区别,对小江水域的水环境容量造成很大的影响.根据小江的水功能区划及水功能区水质目标,采用垂线平均的二维水流、水质数学模型,计算蓄水前后CODMn、TN和TP水环境容量的逐月值和年总量.结果表明:受污染物降解系数减小和蓄水后水质目标值减小的影响,与蓄水前的自然状态相比,蓄水后CODMn的水环境容量总量减少约24.15%,TP的水环境容量总量减少约82.72%,TN的水环境容量由蓄水前不受限制变为蓄水后受到限制.水环境容量的减少是三峡水库蓄水后小江水域富营养化现象增多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38.
根据历年<山西统计年鉴>提供的能源输出数据,分析了1985-2007年间山西省煤炭的输出情况,并借助于GIS软件,分析了2006年山西省煤炭的流向及流量.山西省是一个大的能源辐射基地,每年产出煤炭的三分之二左右供应外省市,在外省市的经济水平、人民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提升的同时,对于为周边地区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能源输出地--山西来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低于其能源辐射到的其它省市区.山西省在不断向外省市输出能源的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环境辐射效应,但这种效应对于山西这个能源输出地来说却是负向的.主要表现在:山西省由于煤炭开采导致空气污染、地下水位下降、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而这些环境压力有三分之二是替煤炭输入地所承担的.输送电力,山西省不仅要承担煤炭开采造成的环境破坏,还要承担火力发电所造成的巨大环境二次污染,仅2007年,山西省生产外调电量就产生381.75×10~4 tSO_2,139.98×10~4 tNO_2,2799.51×10~4 t灰粉.  相似文献   
939.
以某大型综合性商场为例,运用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商场的排烟系统进行了分析计算,在数值模拟计算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意见,并针对商场的不同部分的建筑结构特点给出不同的防排烟措施,以达到最佳的排烟效果.  相似文献   
940.
Riverine reservoirs have a short water retention time, which is ecologically more similar to that of rivers. Generally, phytoplankton-based approaches are used for lakes and periphytic diatom-based approach for rivers.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s in the responses of phytoplankton and periphytic diatoms to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for riverine reservoirs, we collected periphytic diatom samples on artificial substrata as well as phytoplankton samples from a tropical reservoir with a resident time less than 10 days.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131 phytoplankton species and 138 periphytic diatoms were detected; the variation of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was mainly reflected by the dominant species with a strong response to the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at a time scale, whereas the variation of periphytic diatom community was noted in both the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the dominant species, with a strong response at spatial-temporal scales. The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redundancy analysis showed that environmental factors have higher explanations for the variance of the periphytic diatom community (R2 = 0.27). Temperature was the key explanatory variable for phytoplankton, planktonic diatoms and periphytic diatoms (P < 0.01). However, dissolved oxygen and nitrate were also detected as significant explanatory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periphytic diatom community (P < 0.01). Thus, the periphytic diatoms were concluded to be more sensitive to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were associated with more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than phytoplankton. Periphytic diatoms appear to provide more ecological information than phytoplankton for riverine reservoirs. © 2018 Science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