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54篇 |
免费 | 156篇 |
国内免费 | 17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65篇 |
废物处理 | 4篇 |
环保管理 | 150篇 |
综合类 | 708篇 |
基础理论 | 170篇 |
环境理论 | 1篇 |
污染及防治 | 35篇 |
评价与监测 | 80篇 |
社会与环境 | 182篇 |
灾害及防治 | 8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2篇 |
2023年 | 27篇 |
2022年 | 50篇 |
2021年 | 50篇 |
2020年 | 42篇 |
2019年 | 53篇 |
2018年 | 50篇 |
2017年 | 52篇 |
2016年 | 39篇 |
2015年 | 58篇 |
2014年 | 48篇 |
2013年 | 63篇 |
2012年 | 73篇 |
2011年 | 78篇 |
2010年 | 74篇 |
2009年 | 66篇 |
2008年 | 56篇 |
2007年 | 63篇 |
2006年 | 71篇 |
2005年 | 50篇 |
2004年 | 53篇 |
2003年 | 59篇 |
2002年 | 45篇 |
2001年 | 32篇 |
2000年 | 33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24篇 |
1997年 | 26篇 |
1996年 | 35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18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3篇 |
197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过去20年气候变暖对我国冬季采暖气候条件与能源需求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气候变暖,尤其是90年代中期以来的显著变暖,对我国冬季采暖气候条件和能源需求产生了很大影响。论文以全国458个气象台站逐日平均气温为基础,对其影响进行了分析。依照《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的规定,确定了采暖初(终)日及集中(过渡)采暖期的划分方法,并采用度日法分析了采暖强度。结果发现与1980年以前时段相比,1985-2004年以及1995-2004年间,我国集中采暖区和过渡采暖区的界线明显北移,尤其110E°以东地区北移最大达2~3个纬距;北方大部地区采暖期长度缩短5~15d,长江以南地区缩短最大达30d以上;北方采暖强度普遍减小200℃以上;理论上由气候变暖导致的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采暖耗能降低了5%~30%,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季采暖耗能降低了30%以上。 相似文献
112.
模糊评价能有效的解决评价标准边界模糊和监测误差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运用模糊数学法对天津滨海新区环境质量各因素进行定级评价,将各因素评价结果采用公式计数法进行二级赋权,较为客观评价了总体环境质量级别,为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3.
解决好圩区建设问题,有利于减轻洪涝灾害,促进水环境保护,实现水生态恢复。分析圩区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对水环境的负面影响,提出了圩区建设的原则和策略,防洪规划和水环境保护规划必须统筹兼顾,圩区建设工程与水环境建设工程应该相互利用,在提高全市防洪能力同时,保护好圩内水质和生态环境,改善城市水环境。 相似文献
114.
采用熵权TOPSIS法对我国晋陕蒙甘宁这一典型能源富集区各地级以上城市的市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进而使用马尔可夫转移概率分析方法和ESDA空间分析方法,探索该地区市域经济发展水平时空分异格局的演化特征,结果显示:(1)该地区的市域经济发展差距在波动中下降;(2)各等级城市在不同时期演化规律截然相反,随时间推移,除低等级之外的各等级城市均表现出较高的等级下降风险;(3)该地区城市的市域经济水平曾存在一定空间负相关,到2015年这种关系则不再显著;(4)该地区呈现以局部为核心区的格局,但西部地区明显趋冷;(5)市域经济系统整体处于耦合协调度较低的状态,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较突出。 相似文献
115.
黄土塬面是黄土高原地区主要的农业分布区和人口聚居地,地位十分重要。黄土塬面潜在蒸发量(ET0)的研究对于区域水循环研究、水土流失防治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黄土塬面保护区1960—2017年的气象数据,利用Penman-Monteith模型、小波分析、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等方法研究了黄土塬面保护区ET0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气象、环流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黄土塬面保护区多年平均ET0为1173.4 mm,总体呈现增长趋势,增长率为21.1 mm/10 a;其生长季平均ET0值及增长率均高于非生长季平均ET0。(2)该区多年平均ET0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东部高西部低,西部甘肃塬区多年平均ET0远低于东部山西塬区。(3)过去58年来,区域年均、生长季、非生长季ET0均呈现出增长趋势,但空间差异明显;研究区年均ET0存在着10年、30年和50年的震荡周期,其中以30年周期... 相似文献
116.
生物炭添加对半干旱地区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9,他引:5
为确定生物炭添加对半干旱地区农田土壤温室气体释放的影响,采用小区定位试验,利用锯末(J)和槐树皮(H)及3种添加比例(1%、3%、5%,质量百分比),研究了生物炭添加6个月内表层土壤CO2、CH4和N2O等3种温室气体排放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各处理土壤CO2排放通量随生物炭的添加呈现增加的趋势,锯末和槐树皮等两种生物炭处理的土壤CO2平均排放通量分别增加了1.89%和3.34%,但差异不显著.CH4排放随着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各生物炭处理的土壤表层CH4排放量平均降幅分别为:J1:1.17%、J3:2.55%、J5:4.32%、H1:2.35%、H3:5.83%、H5:7.32%.其中,锯末生物炭仅在5%添加量时较对照差异显著(P0.05),而槐树皮生物炭处理在3%和5%的添加量与对照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生物炭对N2O的排放影响没有明显规律性.研究表明,生物炭在短期内对半干旱地区农田土壤CO2和N2O的排放没有显著影响,而对CH4排放则影响显著(P0.05).就生物炭类型而言,槐树皮生物炭在抑制CH4排放方面优于锯末生物炭,差异显著(P=0.048). 相似文献
117.
张思玉 《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4):1-6
为弥补用发生次数和受害森林面积评价森林火灾危害程度的不足,在拟定了林火次数比率、森林燃烧率、森林受害面积比率、每起森林火灾平均受害面积、森林火灾发生次数变异系数、受害森林面积变异系数6个指标的基础上,利用权重法确定了综合指标。结果表明,单一指标可以从某个方面评价森林火灾危害程度,综合指标则能更好地评价某个区域森林火灾的危害程度,更便于区域间的比较和评价。 相似文献
118.
中国与欧美寒冷地带采暖耗能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文分别采用我国目前采暖标准和欧美国家的较高采暖标准,对我国严寒和寒冷地区8个城市的采暖耗能及相应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与欧美国家同纬度地区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中国季风气候的特点使严寒和寒冷地区冬季较世界同纬度地区更为寒冷而漫长,居民基本的生存采暖耗能需求高于世界同纬度地区。无论采用中国、德国、美国哪一种采暖标准,中国严寒和寒冷地区采暖强度远高于同纬度的欧美城市,有的城市要高于同纬度欧美城市1倍以上;目前中国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采暖标准属于维持基本生存必需的较低标准,中国要达到与欧美相同的热舒适水平必然比其他国家增加更多的采暖消耗;即使像目前这样,中国采取较低的采暖标准,而欧美国家采用较舒适的德国或美国标准,中国8个城市中有5~6个城市的采暖强度仍明显高于同纬度欧美城市。 相似文献
119.
120.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与贝塔斯曼基金会联合发布的《2019年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所需转变及其指数和指示板全球报告》评估了162个国家和地区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实现情况,在全球具有影响力。本文分析了该报告的SDG指数和指示板构建的方法学变化及新增的SDG Trend评估情况,重点针对国别、区域层面的SDGs实施进展以及中国的进展状况进行深入分析,认为OECD、东亚、拉丁美洲、非洲等区域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进展各有特征,中国总排名上升但各项SDG子目标实施进展差异大,生态环境领域仍面临严峻挑战。提出中国要加快推进构建本土化的国家和地区可持续发展目标体系、对接"一带一路"倡议与联合国2030年议程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