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53篇 |
免费 | 157篇 |
国内免费 | 17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65篇 |
废物处理 | 4篇 |
环保管理 | 150篇 |
综合类 | 708篇 |
基础理论 | 170篇 |
环境理论 | 1篇 |
污染及防治 | 35篇 |
评价与监测 | 80篇 |
社会与环境 | 182篇 |
灾害及防治 | 8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2篇 |
2023年 | 27篇 |
2022年 | 50篇 |
2021年 | 50篇 |
2020年 | 42篇 |
2019年 | 53篇 |
2018年 | 50篇 |
2017年 | 52篇 |
2016年 | 39篇 |
2015年 | 58篇 |
2014年 | 48篇 |
2013年 | 63篇 |
2012年 | 73篇 |
2011年 | 78篇 |
2010年 | 74篇 |
2009年 | 66篇 |
2008年 | 56篇 |
2007年 | 63篇 |
2006年 | 71篇 |
2005年 | 50篇 |
2004年 | 53篇 |
2003年 | 59篇 |
2002年 | 45篇 |
2001年 | 32篇 |
2000年 | 33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24篇 |
1997年 | 26篇 |
1996年 | 35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18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3篇 |
197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延龙图地区城市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土地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但是快速的城市化和城镇化每年使得很多生态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结果导致一系列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城市发展需合理规划以减少城市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而城市合理规划的前提是认清土地生态适宜性及其等级。鉴于此,论文从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生态限制三方面选取了12个评价因子构建阻力评价体系,运用“阻力模型”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并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延龙图地区城市土地生态适宜性及其等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延龙图地区城市土地生态适宜性可分为重点建设区(538.55 km2)、优化建设区(743.53 km2)、限制建设区(1 887.46 km2)和禁止建设区(1 919.16 km2)。论文明确各区空间分布并提出相对应的发展建议,以期为延龙图地区城市土地规划布局提供理论、技术、决策支撑与参考。 相似文献
982.
外来植物物种的引进对路域生态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植被恢复的规律和公路建设的特点,分析外来植物物种在路域内的应用现状。目前本地原有的植物物种,不能满足公路路域植被迅速恢复的要求,所以在绿化施工过程中大量采用外来植物物种,但在引进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了外来物种对路域生态环境及其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983.
基于TRMM降尺度和MODIS数据的综合干旱监测模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优质冬小麦的主产区之一,但在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下,该地区干旱灾害频发,因此准确监测京津冀地区旱情既能为区域农业生产提供科学指导,又起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重大战略作用。综合考虑干旱发生过程中大气降水—植被生长—土壤水分盈亏等致旱因子,首先利用GWR(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模型对TRMM(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3B43数据进行降尺度处理,得到1 km分辨率的降水状态参数(Precipitation Condition Index,PCI);再结合MODIS(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数据,得到植被状态指数(Vegetation Condition Index,VCI)、温度状态指数(Temperature Condition Index,TCI),最后基于多元回归模型构建综合干旱指数(Comprehensive Drought Index,CDI),以实现对京津冀地区干旱时空监测评价。结果表明:(1)基于GWR模型... 相似文献
984.
以草甘膦生产为例,在高斯扩散模型的基础上,考虑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衰减,推导出评估大气突发性事故危害区的定量估算公式。该公式使用条件与高斯扩散模型相同,通过与高斯模式的验证分析,结果精确,可用于直接求取任意浓度等值线的精确位置。结合事故发生的概率、气象条件(包括风速、风向、稳定度)、周围的人口密度、有毒有害物质的半致死浓度计算了风险值。草甘膦生产中,储罐泄漏甲醇风险值9.9×10-4人/a。 相似文献
985.
京津冀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迫切需要分析其用水量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分析用水总量变化时空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因素分解模型研究了2003—2013年京津冀地区产业用水量变化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 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产业用水量10年间下降了8.84%,是京津冀地区实现经济增长和水资源利用脱钩的主要影响因素;规模效应10年间累计增加了267.95×108 m3,是导致产业用水量增长的唯一驱动因素;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都倾向于减少产业用水量,分别累计减少124.17×108和164.11×108 m3;技术效应是北京产业用水量减少的主要原因,10年间累计减少了79.14%的产业用水量;而天津的结构效应要强于技术效应,10年间分别累计减少81.17%和73.71%的产业用水量;河北的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10年间分别累计减少51.37%和68.33%的产业用水量,相比京津仍有较大潜力. 研究显示,调整产业结构、推广节水技术是缓解京津冀水资源短缺压力的有效途径,未来河北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应紧密结合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986.
以富源县“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环评为例,就西部欠发达地区如何采用简单、实用的评价手段,克服西部欠发达地区社会、经济落后、观念意识淡薄、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评价方法不成熟等困难,使规划环评真正做到评价与决策有机结合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987.
孙宗强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2,14(3):32-36
基于对20世纪以来川滇地区M≥6.7级以上大地震年份与月亮白赤交角的两个极值的变化周期18.6年的关系,建立了1个预测模型,用于对未来川滇地区地震的发生时间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以来川滇地区的39个M≥6.7级强震与月亮白赤交角的两个极值的变化周期18.6年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分析,认为川滇地区未来19年内有可能发生4次M≥6.7级地震的危险,另一方面,2012~2017年有强烈的地震灾害信号,并且未来几次M≥6.7地震可能发生在2014/2015/2019/2027年。 相似文献
988.
科尔沁沙地农牧交错区景观持续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科尔沁沙地农牧交错区景观持续性的分析表明,在不同时间尺度上,景观多样性的持续性增加1.038(±0.033),而景观优势度持续性下降0.873(±0.112),说明在1958年固定沙丘地占主导地位的景观逐渐演化成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和农田相间分布、平分秋色的景观。在农牧业生产活动的影响下,景观格局的持续性在空间形状的变化上趋向复杂(景观分维数持续性为1.008),而其相邻性下降(景观修改分维数0.953)。斑块尺度上,不同时间尺度的分析显示,流动沙丘和半固定沙丘斑块面积持续性增加,而固定沙丘和农田斑块面积持续减少;从斑块格局的持续性来看,半固定沙丘地空间格局的持续性呈增加的趋势最明显,为1.038(±0.087),固定沙丘地空间格局的持续性呈减少的趋势最明显,为0.806(±0.032);40年来科尔沁沙地的农牧交错活动对斑块修改分维数的持续性影响是一致的,呈下降的趋势,说明该过程减少了景观中斑块间的相邻性。 相似文献
989.
集约化农区土地利用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曲周县统计资料和水利观测资料,分析了近30年来土地投入变化及其对粮食作物单产变化的贡献率,并对区域水资源平衡变化的情况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作为集约化农区的曲周,30年来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表现为土地的复种指数、化肥投入和灌溉率不断提高;播种作物面积单产的生产函数模拟表明,灌溉保障率的提高对作物播种面积单产的贡献率最大,达到了0.546;作物播种面积单产提高对水资源的高度依赖性,导致了对水资源的过度开采,使区域水资源失衡。这种趋势持续下去,将对区域的资源持续利用产生不利影响。要促进集约化农区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只有降低复种指数,减少耗水作物,特别是小麦的播种面积。 相似文献
990.
横断山区季风期水分盈亏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若干气候指数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横断山区27 个气象台站1961-2012 年的实测数据,应用Penman-Monteith 模型、气候倾向率空间插值、交叉小波和相干小波变换等方法分析横断山区季风期水分盈亏量的时空变化趋势及其与若干气候指数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近52 a 来,横断山区季风期水分盈亏量在波动中呈增加趋势,其增加速率为5.87 mm/10 a;且在整个时段内,横断山区季风期水分盈亏量均呈盈余状态。该区季风期水分盈亏量空间差异也较为明显,水分盈亏量从南到北逐渐降低,但其增加趋势却从南到北逐渐增大。季风期水分盈亏量与海拔呈现负相关,即水分盈亏量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在海拔相对较低的区域,水分盈亏量较高;反之,水分盈亏量较低。此外,该区域季风期水分盈亏量与北极涛动(AO)、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和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气候指数等存在多尺度的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