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720篇 |
免费 | 1018篇 |
国内免费 | 2414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493篇 |
废物处理 | 193篇 |
环保管理 | 2396篇 |
综合类 | 8574篇 |
基础理论 | 1774篇 |
环境理论 | 11篇 |
污染及防治 | 1326篇 |
评价与监测 | 918篇 |
社会与环境 | 1452篇 |
灾害及防治 | 101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0篇 |
2023年 | 240篇 |
2022年 | 395篇 |
2021年 | 510篇 |
2020年 | 497篇 |
2019年 | 410篇 |
2018年 | 365篇 |
2017年 | 516篇 |
2016年 | 638篇 |
2015年 | 640篇 |
2014年 | 685篇 |
2013年 | 852篇 |
2012年 | 1057篇 |
2011年 | 1221篇 |
2010年 | 882篇 |
2009年 | 919篇 |
2008年 | 757篇 |
2007年 | 1116篇 |
2006年 | 1140篇 |
2005年 | 908篇 |
2004年 | 767篇 |
2003年 | 874篇 |
2002年 | 702篇 |
2001年 | 588篇 |
2000年 | 549篇 |
1999年 | 532篇 |
1998年 | 406篇 |
1997年 | 324篇 |
1996年 | 268篇 |
1995年 | 241篇 |
1994年 | 241篇 |
1993年 | 207篇 |
1992年 | 160篇 |
1991年 | 117篇 |
1990年 | 84篇 |
1989年 | 48篇 |
1988年 | 42篇 |
1987年 | 25篇 |
1986年 | 20篇 |
1985年 | 31篇 |
1984年 | 16篇 |
1983年 | 18篇 |
1982年 | 16篇 |
1981年 | 12篇 |
1980年 | 8篇 |
1979年 | 11篇 |
1977年 | 11篇 |
1974年 | 5篇 |
1973年 | 9篇 |
1971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The impact of reducing industrial emissions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on ozone (O3) pollution is of wide concern particularly in highly industrialized megacities. In this study, O3, nitrogen oxides (NOx) and VOCs were measured at an urban site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during the 2018 Chinese National Day Holidays and two after-holiday periods (one with ozone pollution and another without). O3 pollution occurred throughout the 7-day holidays even industrial emissions of VOCs were passively reduced due to temporary factory shutdowns, and the toluene to benzene ratios dropped from ∼10 during non-holidays to ∼5 during the holidays. Box model (AtChem2-MCM) simulations with the input of observation data revealed that O3 formation was all VOC-limited, and alkenes had the highest relative incremental reactivity (RIR) during the holiday and non-holiday O3 episodes while aromatics had the highest RIR during the non-pollution period. Box model also demonstrated that even aromatics decreased proportionally to levels with near-zero contributions of industrial aromatic solvents, O3 concentrations would only decrease by less than 20% during the holiday and non-holiday O3 episodes and ozone pollution in the periods could not be eliminated. The results imply that controlling emissions of industrial aromatic solvents might be not enough to eliminate O3 pollution in the region, and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anthropogenic reactive alkenes. Isoprene and formaldehyde were among the top 3 species by RIRs in all the three pollution and non-pollution periods, suggesting substantial contribution to O3 formation from biogenic VOCs. 相似文献
992.
基于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汛期(2017年8月4—10日)水动力、气象和藻类漂移监测数据,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汛期香溪河浮游植物叶绿素a(Chla)浓度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究分层异重流背景下藻类的水平输移和垂向掺混作用过程。结果表明:1)汛期香溪河库湾水动力具有明显的分层异重流特性,监测期间雷诺数均大于4 000,水体呈现紊流状态,对藻类的运动输移产生水平输运和垂向掺混2种影响。2)表层藻类水平漂移速度受到风速和水流流速的影响,响应关系式为V藻=0.035V风+0.461V水+0.034 (R2=0.917,P<0.01)。3)分层异重流对高浓度藻细胞库湾原水的稀释作用和环流对高浓度藻细胞的携带作用,导致水柱Chla总浓度呈直线下降趋势,此时干流水体从中上层倒灌进库湾,上游来水以底部顺坡异重流方式流向河口,在中上游相遇形成环流,在库湾中部倒灌水体一分为二,分别从底部和表层输出库湾,Chla浓度分布特征为表层>底层>中层;当倒灌水体与库湾原水形成环流并从底部输出库湾时,Chla浓度分布特征为表层>中层>底层或者中层>底层>表层。因此,Chla浓度的水平分布主要受到风速和异重流的水平流速的影响,而垂向分布受到异重流所形成的水体循环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3.
994.
基于生态环境监测和气象观测数据,分析了2016~2020年京津冀13个城市臭氧(O3)浓度特征,讨论了O3污染高发月份日最高温度(Tmax)、日均地面气压(p)、日均地面相对湿度(RH)和日均地面风速(v)等气象要素对O3-8h浓度和O3-8h超标情况的影响规律,并采用AQI级别预报准确率、O3浓度范围预报准确率和O3级别预报准确率等方法,评估了基于神经网络的O3统计预报效果.结果表明,2016~2020年期间京津冀13城市ρ(O3-8h-90per)分别为157.4、177.2、177.3、190.6和175.6μg·m-3,区域臭氧浓度5a上升了11.6%,2016~2019年期间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2020年环比下降;2020年与2016年相比,除北京、张家口和承德略有下降外,其他10个城市ρ(O3-8h-90per)上升了6~45.5μg·m-3.O3-8h月均值呈现"两头低,中间高"现象,ρ(O3-8h)在4~9月的月均值超过了100 μg·m-3,在6月最高,为158.10 μg·m-3.城市O3-8h超标率范围为8.6%~19.2%,97.8%的O3-8h超标情况发生在4~9月.区域尺度上O3-8h浓度与日最高温度相关性最强,当Tmax在25~28℃区间时,所有城市开始出现O3-8h超标.O3-8h浓度与日均地面气压呈负相关关系;当RH在60%以下时,大部分城市O3-8h浓度随相对湿度上升缓慢增长;当RH在61%~70%以上时,大部分城市O3-8h浓度随日均相对湿度上升而下降.O3-8h超标时的地面主导风向主要为偏南风,大部城市O3-8h浓度高值易集中出现在2~3m·s-1及以下低风速区间.OPAQ统计模式提前1~9 d预报相关系数范围为0.72~0.86,AQI级别预报平均准确率为67%~86%,O3-8h浓度范围预报平均准确率为63%~84%.在O3-8h超标情况多发的4~9月,模式对O3轻度污染和O3-8h超标情况提前3 d预报准确率分别为69%和66%,可为O3-8h超标管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5.
通过对避难行为、避难需求的相关调查,对现有"就近布置"避难场地的规划原则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对"近"提出了"时间距离近"和"空间距离近"的两重涵义;在此基础上认为不同类型应急避难场地在布局上对"近"的要求应区别对待;该原则可进一步表述为"服务半径基础之上与人口密度、通达路径相对应,就近布置"。 相似文献
996.
大型沼气工程中生物脱硫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的不断深入发展,利用畜禽粪便厌氧发酵产沼气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能源利用途径,但所产生的沼气中都含有H2S气体,由于它是一种腐蚀性很强的化合物,所以沼气脱硫是沼气利用的关键环节。本文以某工程调试与运行实例分析了大型沼气工程中的生物脱硫技术,以为同类型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7.
WASP水质模型在辽河干流污染减排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WASP模型对辽河流域实施水质改善方案后水质的变化进行模拟,以辽河干流铁岭段水质指标COD为例,结合流域污染削减目标寻求合理的减排任务分配方案。结果袁明:根据不同季节灵活地分配减排任务,辽河干漉铁岭段年削减COD1.74—2.49万吨可使其水质状况得到明显改善,迭到减排耳标。 相似文献
998.
999.
1000.
密云水库微生物相变化对水质及嗅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北京市地表水源密云水库微生物相变化对水质及嗅味的影响.结果表明:密云水库细菌密度和种类相对稳定,对水质影响较小.2005—2006年,平均细菌密度约300 mL-1,多为革兰氏阴性菌,放线菌与霉菌较少.密云水库藻类生长与水质嗅味呈正相关性.年平均浮游微藻密度为655×104 L-1,全年有2个藻类生长高峰期,即9月和5月,藻密度分别为1 665×104和988×104 L-1.高峰期,水库中出现大量蓝绿藻(如颤藻、鱼腥藻、微囊藻等)以及颗粒直链藻,直接导致水体嗅味.2005—2006年,密云水库有机碳含量明显增加,总氮、总磷含量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