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92篇 |
免费 | 94篇 |
国内免费 | 720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58篇 |
废物处理 | 42篇 |
环保管理 | 258篇 |
综合类 | 1139篇 |
基础理论 | 529篇 |
污染及防治 | 613篇 |
评价与监测 | 282篇 |
社会与环境 | 70篇 |
灾害及防治 | 1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52篇 |
2022年 | 67篇 |
2021年 | 111篇 |
2020年 | 100篇 |
2019年 | 69篇 |
2018年 | 87篇 |
2017年 | 66篇 |
2016年 | 94篇 |
2015年 | 106篇 |
2014年 | 104篇 |
2013年 | 221篇 |
2012年 | 154篇 |
2011年 | 246篇 |
2010年 | 169篇 |
2009年 | 223篇 |
2008年 | 194篇 |
2007年 | 186篇 |
2006年 | 133篇 |
2005年 | 74篇 |
2004年 | 64篇 |
2003年 | 67篇 |
2002年 | 51篇 |
2001年 | 42篇 |
2000年 | 51篇 |
1999年 | 27篇 |
1998年 | 33篇 |
1997年 | 28篇 |
1996年 | 27篇 |
1995年 | 20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33篇 |
1992年 | 22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3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在我国水力侵蚀亚区内选取几条施工中铁路进行现场水力侵蚀实验调查,对铁路施工期水力侵蚀情况调查和研究,并在我国5个水力侵蚀亚区内的铁路施工期水力侵蚀进行人工降雨试验和侵蚀沟调查,研究结果得出5个侵蚀亚区内各铁路工程类型施工期水土流失等级、加速侵蚀因子和侵蚀模数。结论表明,交通工程边坡水力侵蚀程度受施工工程特点影响非常明显,新型构造物的形成将引发严重的土壤侵蚀现象。 相似文献
882.
镉污染应急处置含镉絮体稳定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西龙江河镉污染应急处置过程中产生的含镉絮体为研究对象,在探讨扰动及pH对絮体稳定性影响的基础上,考察了絮体在模拟静态水库和酸性洪水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扰动及pH对絮体稳定性的影响较大,扰动条件下,Cd2+浓度随河水初始pH变化规律为:pH 5.0>>pH 6.0>pH 7.0≈pH 8.0>pH 9.0,当pH为5.0时,Cd2+浓度较高,超标19~58倍;当pH为6.0、7.0、8.0和9.0时,Cd2+浓度不超标至超标11倍.含镉絮体在扰动水环境中释镉量较大,大部分样品的Cd2+浓度高于5.0μg.L-1,最大超标1倍;而在模拟静态水库中的释镉量较小,所有样品中Cd2+浓度均低于5.0μg.L-1,未超标,可见含镉絮体在模拟静态水库中稳定性较好.含镉絮体在模拟酸性洪水中释镉量大,Cd2+浓度超标14~25倍,稳定性差.因此,在龙江河的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估工作中应加强洪水期的监测. 相似文献
883.
生物表面活性剂强化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有机配体强化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是提高植物修复效果的常用措施.但大部分有机配体会引起二次污染而限制了其在土壤重金属修复中的应用。如果能将生物表面活性剂强化植物修复不仅会弥补这一不足.而且还能降低费用。生物表面活性剂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以及生物表面活性剂去除重金属的机理表明,将其强化植物修复是完全可行的,并且可以增加植物细胞膜透性,更好地促进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 相似文献
884.
冀东沿海地区镉的富集程度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河北省地质调查院在冀东沿海地区的浅层土壤中发现了450 km2的镉富集带,富集区内Cd含量平均值0.76 mg/kg,最大值7.65 mg/kg,镉富集区域与当地的水稻田范围极为吻合。本文根据深、浅层土壤地球化学调查结果,运用富集因子及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论述了镉的空间富集程度及富集的成因。结果表明,镉在研究区浅层土壤中高度富集,富集因子平均值3.27,最大值23.3。镉含量地球化学图、富集因子等值线图、污染因子得分图的空间分布特征几乎一致,异常区域内存在污染元素镉的单因子,镉富集源于人为活动。 相似文献
885.
日本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日本土壤污染现状,土壤环境标准的制定及其规定的制样方法,并进一步探讨了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制定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86.
887.
Hua Fang Wei Zhou Zhengya Cao Feifan Tang Dandan Wang Kailin Liu Xiangwei Wu Xiao''e Yang Yongge Sun Yunlong Yu 《环境科学学报(英文版)》2012,24(6):1036-1046
Combined pollution of 1,1,1-trichloro-2,2-bis (4-chlorophenyl) ethane (DDT) and cadmium (Cd) in agricultural soils is of great concern because they present serious risk to food security and human health.In order to develop a cost-effective and safe method for the removal of DDTs and Cd in soil,combined remediation of DDTs and Cd in soil by Sphingobacterium sp.D-6 and the hyperaccumulator,Sedum alfredii Hance was investigated.After treatment for 210 days,the degradation half-lives of DDTs in soils treated by strain D-6 decreased by 8.1% to 68.0%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controls.The inoculation of strain D-6 into soil decreased the uptake of DDTs by pak choi and S.alfredii.The shoots/roots ratios of S.alfredii for the Cd accumulation ranged from 12.32 to 21.75.The Cd concentration in soil decreased to 65.8%-71.8% for S.alfredii treatment and 14.1%-58.2% for S.alfredii and strain D-6 combined treatment,respectively,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control.The population size of the DDTs-degrading strain,Simpson index (1/D) and soil respiratory rate decreased in the early stage of treatment and then gradually increased,ultimately recovering to or exceeding the initial level.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ynchronous incorporation of strain D-6 and S.alfredii into soil was found to significantly (p 0.05) enhance the degradation of DDTs in soil and the hyperaccumulation of Cd in S.alfredii.It was concluded that strain D-6 and S.alfredii could be used successfully to control DDTs and Cd in contaminated soil. 相似文献
888.
889.
土壤重金属通过发生溶解、沉淀、吸附、氧化等物理、化学一系列反应后,最终以多种形态存在于土壤中,在生物体内富集,或转化为毒性更大的甲基化合物。本文调查了部分矿区污染的基本情况和修复效果,提出了矿区重金属复合性污染产生的原因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90.
为了研究湿地不同退水时间条件下土壤种质资源与地表植被关系的特征,在三个不同的水位条件下,通过幼苗萌发法对野鸭湖湿地近十年来退水湿地面积中土壤种子资源的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同时,对该区域的地表植被在不同退水时间条件下进行了春、夏、秋三次统计。结果表明,土壤中的种子与地表植被在不同的退水时间条件下,差异显著。文章同时还分析了在不同退水时间条件下,土壤种质资源与地表植被产生差异的原因,为今后利用土壤种子资源在湿地恢复和湿地保护过程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