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2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422篇
安全科学   187篇
废物处理   155篇
环保管理   215篇
综合类   982篇
基础理论   307篇
污染及防治   334篇
评价与监测   359篇
社会与环境   36篇
灾害及防治   2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220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88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The concentrations of bisphenol A (BPA) contained in landfill leachates from solid waste disposal sites were measured. The concentrations of BPA contained in leachates from industrial waste sites were in the range below the detection limit to 2800 μg/l, while those from municipal sites were in the range 26–8400 μg/l. The leachates from ash-rich sites contained relatively lower concentrations of BPA compared with organic-rich leachates. It is suggested that BPA concentration increases with time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reclamation in the case of ash-rich sites, whereas the concentration of BPA decreases with time in the case of organic-rich sites. A 7-year survey on a site in Japan showed neither a decrease nor an increase in the concentration of BPA during on-going reclamation. A leachate from a site in the Philippines contained high concentrations of BPA. A slight positive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BPA concentrations and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A major portion of the BPA in leachates was found in dissolved and organic unassociated fractions, which cannot be precipitated by coagulation. More than 99.9% of the BPA contained in raw leachates was removed by a conventional series of treatment processes consisting of biological treatment, coagulation, sedimentation, sand filtration, and activated carbon adsorption. Received: May 29, 2002 / Accepted: October 17, 2002  相似文献   
932.
陆相沉积盆地二氧化碳地质储存评价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氧化碳的地质储存是减少二氧化碳向大气环境排放、控制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措施。本文针对陆相沉积盆地的CO2地质储存的储层特征、储存机理、水岩作用、安全性、适宜性、场地勘察、监测技术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研究内容与评价技术进行了探讨,以为我国未来利用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技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33.
沙尘尺寸分布对微波传输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应用沙尘粒子的尺寸分布和沙粒的等效介电常数模型,给出了微波在沙尘暴中的传输模型,表明沙尘的衰减和相移与沙粒的等效半径成正比关系,并对不同能见度、不同频率和不同高度下沙尘暴引起的衰减和相移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对数正态分布和指数分布对微波的传输特性影响最大,瑞利分布和正态分布的预测结果比较接近且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934.
黄石沿江土壤镉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可利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黄石市沿长江冲积土壤中重金属镉直接和潜在的危害程度,为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总量测定、Tessier连续提取法,分析研究了湖北黄石市沿江冲积土壤中重金属镉的总量及不同形态含量,镉含量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Cd全量都大于2mg/kg,不同形态Cd含量相对大小依次为残渣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有机物结合态离子交换态。其中残渣态占全量比例为58%,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为26%,碳酸盐结合态、有机物结合态、离子交换态分别为8%、4%和3%。可见研究区Cd的生物可利用态含量低,生物潜在可利用态较高,生物不可利用态含量最高;现有环境条件下的土壤Cd比较稳定,生物可利用性较低,对农作物的危害性较小。  相似文献   
935.
给水系统中卡马西平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用固相萃取与高效液相色谱结合的方法测定给水系统中痕量卡马西平的含量。考察了C18小柱的最佳洗脱条件,并且根据出峰时间选择了最佳的色谱条件:流动相为水(用磷酸调节pH至4)和甲醇(40∶60,V/V),温度为25℃,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85nm。卡马西平浓度在0.2~2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81.53258x-7.19487,加标回收率平均值为94.3%,RSD为2.7%(n=7)。用该方法测定实际水源水和自来水厂中间工段出水,简单易操作,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936.
固体废物焚烧二恶英的生成机制及其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国内外近年来的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固体废物焚烧过程中二恶英的生成机制及其控制技术,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国情,提出了二恶英的污染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937.
水中苦味酸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水样中的苦味酸氯化后,用ECD气相色谱法测定氯化苦的量,来确定苦味酸的浓度。采用保留时问定性,外标法定量。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快速有效地提取并测定水体中的苦味酸。在HP-5毛细管柱上,对苦味酸的氯化产物有较好的分离效果。方法快速、反应较为彻底,灵敏度高、精密度和准确度较好。  相似文献   
938.
聚环氧琥珀酸对污泥中铅的萃取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上海市桃浦污水厂污泥为对象,研究了易生物降解的聚环氧琥珀酸(PESA)对污泥中重金属Pb的萃取作用,重点考察了萃取体系的pH值和萃取剂PESA的用量对重金属Pb萃取的影响.研究发现,PESA对污泥中的重金属Pb具有较好的萃取效果,形态分析结果表明,被PESA萃取的锌主要来自水溶态、酸溶态、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4种形态.当萃取体系的pH=4且PESA与污泥中重金属总量的摩尔比为4∶1时,Pb的萃取效率可达73%.实验结果还表明,萃取体系的pH值和PESA用量是影响污泥中Pb萃取的重要因素.随着萃取体系pH值的降低,Pb的萃取效率总体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随着PESA用量的增加,Pb的萃取效率逐渐提高,且对体系pH值的依赖性减小.  相似文献   
939.
天冬氨酸和柠檬酸对污泥中重金属萃取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天冬氨酸作为萃取剂,研究了其对上海桃浦污水处理厂污泥中重金属的萃取性能,重点考察了萃取体系pH值对重金属萃取的影响,并在相同条件下与柠檬酸的萃取过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随着萃取体系pH值的升高,重金属的萃取率逐渐降低.在较低pH值时,天冬氨酸对污泥中Zn、Ni及Cu的最高萃取率均大于85%;在整个实验pH值范围内,天冬氨酸对Ni及Cu的萃取率分别达到50%和40%以上.与柠檬酸对污泥中上述3种重金属的萃取结果相比较,天冬氨酸对Ni、Cu的萃取能力更高,而对Zn的萃取能力在pH≥3.0时不如柠檬酸.  相似文献   
940.
毫米波在带电沙粒的传播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沙粒带电是以表面部分区域带电的方式存在,应用沙粒的等效介电常数模型,对沙尘暴引起毫米波的衰减和相移进行了分析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频率小于35GHz时,沙尘对电磁波的衰减影响较小;当水含量增大时,衰减会随之显著增加。沙粒带电量越大,沙尘引起的相移频率随之而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