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3篇 |
免费 | 13篇 |
国内免费 | 58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4篇 |
废物处理 | 5篇 |
环保管理 | 26篇 |
综合类 | 181篇 |
基础理论 | 23篇 |
污染及防治 | 26篇 |
评价与监测 | 16篇 |
社会与环境 | 17篇 |
灾害及防治 | 1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16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15篇 |
2011年 | 23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15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34篇 |
2006年 | 26篇 |
2005年 | 19篇 |
2004年 | 18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17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112.
循环经济激励制度存在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根本不同于传统经济模式的新模式,对一个国家的调整机制(包括政府调整机制、市场调整机制、社会调整机制)提出了不同于传统模式的新要求。建立循环经济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核心是通过大规模的制度建设,建立促进循环经济的激励机制。文章在分析我国目前为实现循环经济所采取的政府经济激励管制制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完善我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府经济激励管制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3.
用GC/ECD内标法定量法首次测定了广西桂林漓江沉积柱中19种有机氯农药(OCPs)的含量,结果表明:漓江沉积柱芯中OCPs浓度范围为4.75~489.4ng/g(均值43.26ng/g),在国内处于中等污染水平。OCPs、HCHs表现出下游污染程度高于上游,但DDTs则相反,这是由于上游的取样点蚂蟥洲附近有大量餐饮业造成的。沉积柱垂直分布表明,漓江近期受到人为污染影响。总体上漓江沉积物中HCHs污染大于DDTs,符合当地的农药使用历史。同分异构体比值表明研究区DDT主要是历史使用农药残留并得到了较好的降解,且以厌氧生物降解为主,当地在使用三氯杀螨醇可能性不大;沉积物中工业六六六尚未降解完全,同时周围可能有林丹输入。 相似文献
114.
为了解大通湖主要污染物TN、TP和NH3-N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污染来源,于2017年9月对大通湖及周边河流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大通湖周边入湖河流的ρ(TN)为0. 74~2. 18 mg/L,ρ(NH3-N)为0. 094~0. 874 mg/L,ρ(TP)为0. 02~0. 243 mg/L;湖体ρ(TN)为0. 82~1. 47 mg/L,呈现湖体中间低、四周高的特征,ρ(NH3-N)为0. 14~0. 42 mg/L,但整体差异较大,高值区主要在大通湖西南及东部,ρ(TP)为0. 160~0. 289 mg/L,水质为Ⅴ类或劣Ⅴ类,TP为湖体的主要污染物,湖体的ρ(TP)变化呈现出从四周向中部增加的趋势,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大通湖正南及湖心处;根据2016年大通湖区域污染源统计及入湖污染物计算,大通湖水环境的TP污染负荷大小排序为农田径流畜禽养殖生活污水工业污染网箱养鱼旅游服务。 相似文献
115.
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的生态对策——以长春市为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曹勇宏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14(5):9-11
绿色空间是所有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物质载体和市民接触自然的主要场所。几乎所有城市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绿地被挤占、破坏、污染严重等各种问题。以长春市为例,提出了大城市进行绿地系统建设的总量控制、构建经色空间网络体系等生态对策,并针对大城市内部用地紧张的矛盾,探讨了市区内部的绿化用地潜力。 相似文献
116.
火电厂运煤系统主要工艺过程包括卸煤、贮存、掺烧、煤输送到煤仓等。运煤系统设备及转运站扬尘污染严重,分析了污染发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阐述了运煤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17.
为研究郯庐断裂带(安徽段)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控制因素和地下水质量.在郯庐断裂带周边的江淮波状平原区、沿江丘陵平原区和皖西山地共采集了86组地下水,综合运用描述性统计、Piper图、Gibbs图、离子比例分析、饱和指数、氯碱指数和熵权水质指数(EWQI)等方法,开展了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评价了地下水的质量.结果表明,郯庐断裂带(安徽段)周边浅层地下水呈弱碱性,地下水化学类型以HCO3-Ca·Mg和HCO3-Na·Ca型为主.水岩相互作用控制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形成,硅酸盐岩和碳酸盐岩风化作用控制了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形成.强烈的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是引起Na+富集的重要因素.研究区地下水整体质量较好,但受到一定程度人类活动的污染,江淮波状平原和沿江丘陵平原大部分地下水不适合直接饮用.研究结果对郯庐断裂带(安徽段)周边浅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8.
矿井外因火灾计算机控制及有待解决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矿井外因火灾,评价了计算机技术在矿井火灾防治应用中的研究现状,阐述了发展矿井火灾计算机控制技术的重要意义及其应用前景。同时,指出了进一步发展矿井火灾计算机控制技术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9.
120.
地质环境的恶化,造成各类地灾害不断发生,直接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本文通过10年来地质灾害治理施工,并根据滑坡施工的控制因素及特点,摸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办法和措施,有效地遏制了地质灾害施工安全事故,收到比较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