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6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28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 筛选西沙试验站大气环境优势菌种,进行西沙试验站装备敏感菌研究。方法 采用撞击法进行大气霉菌采样,用统计学法计算出不同试验场地真菌数量,结合形态学法与ITS1-5.8S-TIS2或26SrDNA D1/D2区序列分析法鉴定菌种,并用SPSS初步探讨大气真菌与环境因素的关系,分析西沙试验站装备敏感菌。结果 西沙试验站优势种为Aspergillus aculeatus、Penicillium citrinum、Pithomyces sacchar、变红镰孢霉Fusarium incarnatum、Cladosporium oxysporum和Cladosporium oryzae,影响西沙试验站大气霉菌群落结构的重要环境因素是相对湿度和风速,贮存在西沙试验站的装备容易长霉,多种材料有不同的敏感菌,尤其是涂层样件和橡胶类材料。结论 西沙试验站大气环境中存在种类繁多的霉菌。  相似文献   
12.
新沂地震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中国地震局《地震及前兆数字化技术规范》,向新沂市政府提出"建立地震监测保护区"的建议,经过积极努力,征得地方政府的批准,最终成功地划定了台站监测保护区范围,并制定了保护区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小良试验站不同类型、不同林龄的3种人工林群落(群落B:桉林;群落C:松桉混交林;群落D:阔叶混交林)与当地自然次生热带季雨林(乡土林)相比较,从群落结构的角度探讨人工恢复热带森林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从桉林到松桉混交林到阔叶混交林,3种人工林群落的组成结构和空间结构向着复杂性和稳定性方向发展,并逐渐向地带性自然次生林方向演替;群落的相似性研究也表明,阔叶混交林是3种人工林中与乡土林最为相似.因此,对于极度退化的热带丘陵台地区,在一定工程和生物措施基础上,用先锋绿化树种造林成功后,及时用多层多种的阔叶混交林改造原有先锋林,可以加速人工林向地带性植被类型演替.  相似文献   
14.
贡嘎山高山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代表青藏高原东缘面积达60万平方公里的高山深谷山地生态系统类型。贡嘎山东坡从河谷到山顶可明显地分出六个山地自然垂直带,每一个带内又可分出若干亚带。自然生态系统类型多样,保存完好,海拔2000米以上基本处于未开发的原始状态,具有自然生态系统原生性强的显著特点,是开展山地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的理想场地。  相似文献   
15.
本次研究选用了长春地震台2000年至2004年近震速报资料,重新测算了数字地震仪近震震级,并以《吉林省地震目录》给出的震级为标准震级,进行了震级偏差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震中距的变化长春地震台震级偏差变化较大,为使校正值精度提高,我们分段给出了长春台数字化地震仪水平向记录近震震级台站校正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地震速报工作的重要性入手,论述了提高地震速报质量的基础和关键,同时讨论了天津台网地震速报中存在影响速报质量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次研究选用了长春地震台2000年至2004年近震速报资料,重新测算了数字地震仪近震震级,并以《吉林省地震目录》给出的震级为标准震级,进行了震级偏差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震中距的变化长春地震台震级偏差变化较大,为使校正值精度提高,我们分段给出了长春台数字化地震仪水平向记录近震震级台站校正值。  相似文献   
18.
漫湾水电站是澜沧江水能梯级开发的第一个干流大型水电站,加强库区水土流失治理与监督监测尤为必要,而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则是实现区域土壤侵蚀定量监测预报的重要基础。根据有关降雨侵蚀力的计算方法,利用漫湾电站库区4个测站1980~2000年的逐月平均降雨资料,估算了其降雨侵蚀力R值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漫湾电站库区多年平均降雨侵蚀力在1 9336~3 9727 MJ·mm/hm2·h;R值的年内变化显著,且较大值集中分布在雨季的5月~10月,平均R值占全年的867%,尤其6~8月连续3个月的降雨侵蚀力平均占全年侵蚀力的一半以上;R值的年际变化显示20世纪90年代漫湾电站库区降雨侵蚀力比80年代平均增加2835 MJ·mm/hm2·h;R值的空间分布上以凤庆站点的年降雨侵蚀力最大;南涧站点的年降雨侵蚀力最小,但是其年际波动幅度较大。全面地分析了漫湾电站库区降雨侵蚀力R值的时空变化特征,为该地区有效防止与监测水土流失情况、更好地安置水电站工程移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滑坡灾害监测与预测时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种边坡滑坡时序建模预测分析方法,以AR模型为例,探讨了时序建模及其预报的基本思想,最后用AR模型对清江电站进口边坡406阻滑键监测数据建模及预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20.
根据四级环境监测站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环境监测定量化管理工作,即单元工作只计分法,通过对单元工作累积计法的论述和实例应用介绍,阐述了单元工作累积计分法用于四级站量化管理的先进性,实用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