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5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739篇
安全科学   92篇
废物处理   53篇
环保管理   47篇
综合类   907篇
基础理论   201篇
污染及防治   308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The sulfur-containing odor emitted from sludge composting could be controlled by sulfide oxidizing bacteria, yet mesophilic strains show inactivation during the thermophilic stage of composting. Aimed to investigate and characterize the thermotolerant bacterium that could oxidize sulfide into sulfate, a heterotrophic strain was isolated from sewage sludge composting and identified as Paenibacillus naphthalenovorans LYH-3. The effects of various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sulfide oxidation capacities were studied to optimize the sulfate production, and the highest production rate (27.35% ± 0.86%) was obtained at pH 7.34, the rotation speed of 161.14 r/min, and the inoculation amount of 5.83% by employing Box-Behnken design. The results of serial sulfide substrates experiments indicated that strain LYH-3 could survive up to 400 mg/L of sulfide with the highest sulfide removal rate (88.79% ± 0.35%) obtained at 50 mg/L of sulfide. Growth kinetic analysis presented the maximum specific growth rate µm (0.5274 hr−1) after 22 hr cultivation at 50°C. The highest enzyme activities of sulfide quinone oxidoreductase (0.369 ± 0.052 U/mg) and sulfur dioxygenase (0.255 ± 0.014 U/mg) were both obtained at 40°C, and the highest enzyme activity of sulfite acceptor oxidoreductase (1.302 ± 0.035 U/mg) was assessed at 50°C.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P. naphthalenovorans possessed a rapid growth rate and efficient sulfide oxidation capacities under thermophilic conditions, promising a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controlling sulfur-containing odors during the thermophilic stage of sludge composting.  相似文献   
12.
改性稻草吸附铜离子的动力学机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表明稻草改性后吸附铜离子的能力得到很大提高。研究表明吸附相当好地符合假二级吸附速率模型,测定了在4个温度下(15℃,27℃,37℃,50℃)的吸附速率常数。吸附平衡可用Langmiur吸附模型和Freundlich吸附模型处理。讨论了pH对吸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镉胁迫下大豆中镉的分布状况及其籽粒品质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溶液培养中0.5μmol·L-1镉胁迫浓度下,大豆表现出轻微受害症状,籽粒减产25 . 7%,而籽粒中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变化不大.镉在大豆中的积累分布状况为根>叶>籽>油,比例为32.100:1.690:1.000:0.003.大豆籽粒含镉4.89mg/kg,超过了国家环境标准规定的最高容许量.而大豆粗脂肪中含镉仅0.015mg/kg,远低于国家食品环境卫生标准.豆粕中含镉6.17mg/kg,表明大豆籽粒中的镉主要存在于粗蛋白和淀粉中.  相似文献   
14.
小诺霉素发酵废水好氧生物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一申  朱敏 《上海环境科学》1997,16(4):26-29,35
对具有强抑制性污染物的抗生素小诺霉素发酵废水,选择活性污泥、粉末活性炭(PACT)、纯氧曝气等3种好氧生物处理法进行了比较试验。根据实验结果,小诺霉素发酵废水的生物降解呈抑制动力学,采用Marquart方法对动力学模式进行参数估计。PACT能够有效地降低降解过程中微生物受到的抑制作用,从而明显地改善了生物处理过程动力学。  相似文献   
15.
对进入水稻田中的氚水在连作晚稻阶段的迁移,输运动态过程的研究表明,滞留于早稻田中的氚水继续为晚稻摄取;与早稻情况一样,氚水中的氚仍以自由水氚和结合氚形式滞留在晚稻田各分室中,晚稻田水中和土肿的氚浓度均随时间单调地减少;晚稻地上部及根中的自由水氚及结合态氚浓度在采样期间也基本上随时间降低。  相似文献   
16.
土壤与沉积物中水溶性有机物释放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模拟研究了沉积物与草甸沼泽土中水溶性天然有机物从固相向水相释放的动力学过程,探讨了流速、温度和pH条件对土壤物中水溶性有机物释放速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述过程可以用滞膜模型(单膜)加以描述,释放为典型的一级动力学过程,且草甸沼泽土中水溶性有机物的释放较沉积物快。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在模拟太阳光和紫外光作用下,4-氯苯酚的光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紫外光的作用更为显。4-CP的反应速率与4-CP起始浓度、pH值,金属离子浓度、富里酸浓度等因素有关,通入空气,能够加速4-CP降解。  相似文献   
18.
氚水在模拟水稻田中的消长动力学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氚水在模拟水稻田中迁移,输运动态过程的研究表明,引入田水氚水,不仅在系统各隔室间转移和分配,而且也向系统外迅速地散逸,氚水的氚以自由水氚和结合态氚形式存在下水稻和土壤中,水稻地上部中自由水氚浓度开始增大,至第8天达最大值后便下降,而结合态氚基本上呈增中趋势,稻根中氚浓度低下地上部,表层土中二种形态氚随时间的变化与水稻植株中情况类似。  相似文献   
19.
污染物的微生物毒性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文献报导的10几种污染物毒性试验方法中,选择了脱氢酶活性、Microtox毒性、微生物呼吸率、以及降解动力学等4种方法,系统地比较,研究了其表示污染物对微生物的毒性效应的灵敏性,准确性,可靠性和实用性,研究结果应用于焦化废水、染化废水与黄浦江水样的检验表明,MTX方法能最好地反映污染物的微生物毒性,且操作简便,费时少,数据的解释也最为方便。  相似文献   
20.
次级燃料还原燃烧产物内NOx的动力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在燃煤电站锅炉炉膛内添加次级燃料建立NOx的还原区,以控制NOx的排放,建立了描述NOx还原动态过程的数学模型和化学动力学模型,对计算值和实测值作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