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9篇
安全科学   28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29篇
综合类   121篇
基础理论   27篇
污染及防治   26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31.
从大港油田筛选和分离出3株以原油为碳源的石油降解菌,初步鉴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用这3株菌混合处理某炼厂的"三泥",在适宜的降解条件下,仅需投加混合菌液,无需添加营养物(N,P),可使含油污泥A的残油量从67g/kg降至7.7g/kg,混合油泥试样AB的残油量从19.7g/kg降至3.1g/kg,平均去除率为84%以上,可以实现含油污泥的较为经济的、有效的处理.经生物处理后含油污泥的恶臭味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232.
稠油废水及油性废渣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拉玛依油田的稠油废水及油性废渣的有效治理,一直是困扰油田的技术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利用专效化学药剂使废水内含的油性杂质产生中和、破乳、架桥、絮凝等反应形成絮凝胶体,通过机组的加压、加气、混匀、旋流、释放、气浮、分离、阻截等物理作用,加速药剂与杂质的反应过程,将其从水体中分离出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对油性废渣,加入还原剂在室温以上进行充分搅拌,产生还原反应,分离成原油和铝(铁)离子水溶液。该项技术经过三年多的实践与探索,在机组性能、运行费用、作业条件等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特别是油渣回收处理不仅消除了二次污染,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而且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33.
回用锅炉的热采稠油采出水软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热采稠油油田所面临的采出水处理难的问题,对国内外热采稠油采出水的处理方法进行了广泛、深入、全面的调查研究。着重介绍了热采采出水作注汽锅炉给水的各种软化工艺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34.
原油在土壤中迁移及降解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原油在土壤中淋滤及降解的规律,剖析了大庆老油田开发区贮油池土壤含油状况,进行了自然植被不同类型土壤的浇油、室内原油淋滤模拟及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贮油池土壤原油淋滤深度绝大部分集中在0~30cm,以下原油明显减少(除沙化土壤外);盐碱土集中在0~10cm;草甸黑钙土集中在0~50cm;柱内油水混合渗透试验,80%集中在0~20cm;原油覆盖土壤表面时清水淋渗较弱,在0~20cm内残留94%;加原油的土壤降解试验,平均降解59.92%,范围为53.94%~62.25%,盆栽试验平均降解61.99%,范围为55.12%~70.68%。  相似文献   
235.
用于处理含油泥砂的菌种性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从孤东油田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三株可以降解原油的细菌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所筛选的细菌能够很好地利用油泥砂中的原油作为碳源而进行生长代谢,从而达到降解原油的目的。同时,细菌还可利用油泥砂中的原油在生长代谢过程中产生生物降解表面活性剂,将原油从泥砂表面剥离下来,并使其乳化、溶解在溶液中。在油泥砂处理初期加入化学表面活性剂,可以促进细菌的生长,缩短处理时间,对最终处理效果没有根本影响。  相似文献   
236.
为解决油田修井作业落地油污染问题,研制出一种在不压井的前提下进行作业的防喷作业机。防喷作业机由液压修井机和液压防喷器两部分组成,通过液压导轨结合为一体。生产实践证明:防喷作业机既解决了修井作业时落地油污染问题,又解决了由于放喷导致油层压力下降从而影响产量的难题。同时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37.
渤海海上原油油指纹库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照国际先进的油指纹分析、溢油鉴别技术以及油指纹库建设方法,建立一套先进的油指纹库建设技术体系,开展了渤海不同区块9个原油油指纹库建设工作。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我国的油指纹库建设技术体系更趋完备,全面提高了溢油鉴别工作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238.
Cybernetics and structured approach to biochemical processesin microbial cells offer the status of using various cellcomponents of Azotobacter as molecular markers intoxicity assay of environmental toxicants. The intra-linkeddynamic physicochemical reactions of the basic macromolecules– DNA, protein and membrane lipids – with respect to the crudeoil in the growth environment, results in an `impulse transferfunction'. The structured effects are reduction in both DNAand protein levels, and an elevated level of lipidperoxidation products. Toxicity index (Ti) of the crude oil,at a given concentration, is the percent ratio of thesummation of the products of these `effect parameters' andtheir respective weightings, relative to control. TheEC50 is the effective percent (w/v) concentration of thecrude oil at which a toxicity index of 50% was recorded, andthis corresponded with about 44% loss in nitrogen fixation ofthe diazotrophic bacterium.  相似文献   
239.
分析了大型原油码头运营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了要从硬件管理、控制作业关键点、劳动安全防护、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240.
从褐菖鲉肝脏中克隆了热休克蛋白HSC70基因,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建立HSC70基因的定量检测方法。为检测该方法的可行性,将褐菖鲉分别暴露于石油水溶性成分(water-soluble fraction,WSF) 20、60、180 μg·L-1 1 d后,利用real-time PCR及LAMP技术同时测定褐菖鲉肝HSC70 mRNA表达量,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证实LAMP技术可用于褐菖鲉肝HSC70基因的定量。为更细致了解石油WSF影响褐菖鲉肝脏HSC70基因表达的剂量-效应关系,将褐菖鲉分别暴露于25、50、75、100、125、150、175 μg·L-1 WSF中,5天后采样,用LAMP技术定量检测HSC70 mRNA。结果表明,HSC70 mRNA表达量在50 μg·L-1浓度组即被显著诱导,在75 μg·L-1浓度下达到最大值,这说明褐菖鲉肝HSC70基因对石油污染较敏感,有潜力作为海洋石油污染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