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5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136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299篇
综合类   396篇
基础理论   60篇
污染及防治   50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100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为量化不同驾驶方式下车辆与航空器行驶风险,提出车辆与航空器交叉运行冲突评估模型,该模型将特种车辆驾驶方式分为激进、稳定、保守3类,综合驾驶特性和管制规则定义车辆速度演化规律,结合运行场景、间隔配备等要素确定冲突条件,并基于航空器与车辆实时速度、位置变化构造冲突评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冲突评估模型能够计算车辆与航空器在十型交叉口的冲突概率;激进方式下车辆先于航空器通过交叉口,风险概率均值相对最大,为0.679;保守方式下航空器先于车辆通过交叉口,最大间隔是安全间隔的4.7倍;稳定驾驶方式可兼顾安全和效率。本文模型能再现十型道口车辆与航空器交叉运行冲突产生、发展及解脱过程,计算结果可用于场面实时冲突识别和预警,能够为机场危险源识别和风险管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62.
航空运输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与处置存在问题,应急救援效果不甚理想。建立了基于灾害体、受灾体、孕灾环境以及抗灾体四要素的突发事件情景分析模型,并运用动态贝叶斯网络模型,构建了基于关键时间节点的突发事件情景演化模型。基于上述模型,以某航班降落时起落架故障的典型事件为例进行模型构建与分析,分析结果验证该模型运用于民航突发事件情景分析与评估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该模型为提高民航突发事件应急准备与处置能力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63.
面向新型航空装备系统的安全保障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代机和大型运输机作为新型的航空装备,因其具有更为先进的技术性能,导致服役风险的增大。为促进国内四代机装备部队后战斗力的迅速形成,提出了一种基于和谐交互机制的安全保障模式。通过建立系统安全度模型,揭示了航空装备系统本质安全化的规律,即注重系统组元本质安全化的同时,强调系统组元内部及其与外界环境间的和谐交互作用。分析了系统安全保障模式中的人的本质安全化和环境的本质安全化,阐述了三类本质安全人的职责和相互关系;借用辐射理念,建立了系统安全辐射模型,提出安全辐射是扩大安全效益的有效手段;对航空装备系统本质安全化中的总效用和边际效用进行了数学描述,认为系统组元达到有机耦合是安全效用最大化的唯一途径,所述观点为新型航空装备的安全服役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64.
为解决交叉道口冲突范围定义不完整等问题,提出了航空器交叉滑行冲突概率模型。该模型针对交叉滑行道结构特点,以T型交叉口为例,综合等待位置、机身长度、喷流范围等要素,扩展冲突区域,基于实时速度、位置变化构造冲突概率模型,并利用速度分布密度函数对模型求解。仿真验证表明:模型能计算不同运动状态的中型机在T型交叉口处的冲突概率,T型道口等待位置对冲突概率影响较大,等待位置较近将造成冲突判断延迟,等待位置较远会产生虚警误判,致使滑行中断。利用实际滑行轨迹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能够再现T型道口上2架中型机滑行冲突产生、发展及解脱过程,计算结果与实际运行情况一致,能为管制员、飞行员提前判断冲突,及时采取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65.
生物多样性保护成为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是因为生物多样性的急剧丧失已在削弱未来人类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从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分析了生物多样性的性质和价值以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指出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推动力是人类所采取的非持续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已成为人类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在分析、总结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就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  相似文献   
266.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浙江省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废弃物处理技术与土地面积之间的关系,对Wackernagel等提出的生态足迹模型中废弃物账户的核算方法作了补充,并以浙江省为实例,分析了2003年浙江省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表明,2003年浙江省人均生态足迹为1.70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42 hm2,人均生态赤字为1.28 hm2,生态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267.
可持续发展中的绿色会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在可持续发展中,绿色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披露,并分析了绿色会计的作用及其在我国实施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68.
2015年联合国发展峰会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这是一幅由全世界所有国家共同描绘的未来发展蓝图.联合国制定该议程的内在原因有两个,一是为了完成千年发展目标的未竟事业,二是为了汇聚国际社会力量共同应对新的全球性挑战.“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将重塑当今的全球可持续发展治理体系,为发展中国家深入参与全球可持续发展治理提供了机遇,也有利于全球可持续发展走出“气候变化泥潭”.但是,该议程也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一些可持续发展目标相互重复和难以量化、没有对不同类型国家给出建议、以及里约原则被弱化等.“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对中国未来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机遇主要体现在有利于中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开展对外合作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挑战主要体现在中国将面临来自国际社会的“三重压力”.面向未来,中国应在坚持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定位下,积极、主动参与相关进程.从对内看,应在该议程框架下根据中国的国情制定“2030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议程”,并建立有利于产业界、地方政府、民间团体等参与的机制,在实现议程中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就业机会;从对外看,应在坚持“力所能及、互惠互利”原则下,积极开展国际发展合作和发展援助,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该议程做出中国贡献.  相似文献   
269.
介绍了沈阳可持续发展项目并探讨了该项目对沈阳市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突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沈阳的影响,并对如何实施沈阳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好沈阳可持续发展项目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70.
田明远 《四川环境》1997,16(3):7-10
我国经济发展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可持续发展是传统发展方式的一种新变革,它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要求与生态环境保护相适应,以达到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目的。我国在过去20多年来,环境影响评价在协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中起了重要作用。本文则着重论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观点对环境影响评价在思想、内容和方法上所赋予的新的任务和要求,环境影响评价必须适应这一变革、以迎接人类社会面临的严重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