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89篇 |
免费 | 113篇 |
国内免费 | 200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26篇 |
废物处理 | 21篇 |
环保管理 | 202篇 |
综合类 | 622篇 |
基础理论 | 349篇 |
环境理论 | 1篇 |
污染及防治 | 107篇 |
评价与监测 | 66篇 |
社会与环境 | 133篇 |
灾害及防治 | 7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26篇 |
2022年 | 41篇 |
2021年 | 54篇 |
2020年 | 55篇 |
2019年 | 43篇 |
2018年 | 41篇 |
2017年 | 56篇 |
2016年 | 67篇 |
2015年 | 64篇 |
2014年 | 66篇 |
2013年 | 84篇 |
2012年 | 98篇 |
2011年 | 142篇 |
2010年 | 83篇 |
2009年 | 103篇 |
2008年 | 82篇 |
2007年 | 93篇 |
2006年 | 102篇 |
2005年 | 75篇 |
2004年 | 82篇 |
2003年 | 65篇 |
2002年 | 63篇 |
2001年 | 41篇 |
2000年 | 43篇 |
1999年 | 33篇 |
1998年 | 26篇 |
1997年 | 21篇 |
1996年 | 32篇 |
1995年 | 38篇 |
1994年 | 17篇 |
1993年 | 19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7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7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热阻力概念的修正及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隧道火灾为背景,对一维加热管流中的热阻力进行了研究。通过压力场数值模拟与理论分析,直接证实了热阻力的存在,并表明传统概念上的热阻力明显大于实际的能量损失。根据能量方程提出水平无粘管流的热阻力应等于气流经过加热区的全压力降,而非静压力降;等截面管流的热阻力大小应为传统热阻力值的1/2。这一修正使热阻力概念具有了严格的流体力学意义。在定义新的热阻力系数基础上,建立了2个热阻力系数表达式及低马赫数条件下热阻力的近似表达式。将该近似表达式与热损失方程进行对比,表明两者在低马赫数条件下具有一致性。研究成果进一步发展了热阻力理论体系,对隧道火灾及其它相关工程热物理问题的研究与应用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72.
Liqun Lv Yunshan Ge Zhe Ji Jianwei Tan Xin Wang Lijun Hao Zhiwei Wang Mengzhu Zhang Chunjie Wang Haidan Liu 《环境科学学报(英文版)》2020,32(2):155-164
On-road driving emissions of six liquefied natural gas(LNG) and diesel semi-trailer towing vehicles(STTVs) which met China Emission Standard IV and V were tested using Portable Emission Measurement System(PEMS) in northern China.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vehicles under real driving conditions were analyzed and proved that on-road emissions of heavy-duty vehicles(HDVs) were underestimated in the past.There were large differences among LNG and diesel vehicles, which also existed between China V vehicles and China IV vehicles.Emission factors showed the highest level under real driving conditions, which probably be caused by frequent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and start-stop.NOx emission factors ranged from 2.855 to 20.939 g/km based on distance-traveled and 6.719–90.557 g/kg based on fuel consumption during whole tests, which were much higher than previous researches on chassis dynamometer.It was inferred from tests that the fuel consumption rate of the test vehicles had a strong correlation with NOx emission, and the exhaust temperature also affected the efficiency of Selected Catalytic Reduction(SCR) aftertreatment system, thus changing the NOx emission greatly.THC emission factors of LNG vehicles were 2.012–10.636 g/km, which were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diesel vehicles(0.029–0.185 g/km).Unburned CH_4 may be an important reason for this phenomenon.Further on-road emission tests, especially CH_4 emission test should be carried out in subsequent research.In addition, the Particulate Number(PN) emission factors of diesel vehicles were at a very high level during whole tests, and 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DPF)should be installed to reduce PN emission. 相似文献
273.
274.
275.
采用大涡模型对L形和U形三维钝体建筑物的绕流特性和风压分布特性进行数值研究.考虑平均和脉动速度入口边界,在雷诺数为1.5×105~7×105条件下,对2种钝体的9种分析工况进行瞬态动力分析,并将计算结果与已有研究进行对比.研究表明,钝体绕流对周围流场影响的强弱程度依次为尾流区、屋顶区、来流区,影响大小随着流场与钝体之间... 相似文献
276.
277.
波尔多液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与构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初步探讨波尔多液对土壤过氧化氢酶的作用机理及变化规律,采用人工模拟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波尔多液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特征及构象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浓度波尔多液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总体呈现低浓度激活、高浓度抑制作用.不同配制方式波尔多液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抑制效应顺序为多倍量式>倍量式>半量式>等量式.浓度为200mg·kg-1左右的等量式波尔多液处理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最小.2)24h培养时间下,随波尔多液浓度的增加,酶促反应米氏常数Km和最大反应速率Vmax均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统计分析表明,Km和Vmax均与波尔多液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过氧化氢酶Km值可表征波尔多液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程度,其作用机理为反竞争性抑制类型.3)波尔多液对离体过氧化氢酶的内源荧光有较强的猝灭作用,Cu(Ⅱ)和离体过氧化氢酶的结合常数K及结合位点数n分别为69.1831mol·L-1和0.6878. 相似文献
278.
聚能药包在岩石控制爆破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勇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7,27(1):57-62
聚能爆破技术是岩石控制爆破技术中有待开发的领域。根据爆炸力学、岩石断裂力学理论,从当前控制爆破面临的问题入手,对线性聚能药包(Linear shaped charge)在岩石定向断裂爆破中裂纹的产生、扩展以及主要爆破参数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利用自制线性聚能药包在巷道掘进中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是聚能药包形成的巷道轮廓外爆震裂隙不明显,巷道断面平整,凹凸量不超过50mm,眼痕率高达96%以上,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这些均表明聚能爆破是一种理想的定向断裂控制爆破技术。 相似文献
279.
280.
提出了一个以新制度经济学方法分析环境问题及其控制方式的理论模型,并据此提出了当前环境保护工作实现制度创新的思考,其逻辑思路是:由环境资源的稀缺性引起的用于满足人类生存需要和生产需要这两种环境功能之间的矛盾,外化为人类生存性和生产性两型环境权益的冲突;解决这个冲突的两种制度安排─市场和政府─都存在着各自的“失灵”,因此,需要设计和实施一种使两者结合起来的更高形式的制度安排,途径之一是建立和实施以“法律框架、公众参与、代理公司”为要素的“环境权益之市场化代理制度”。当前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正面临着这种制度创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