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5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83篇
基础理论   19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方法,探讨了物理修复方式(翻耕、压沙加翻耕)和投放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的生物修复方式下滩涂文蛤(Meretrix meretrix)养殖区底质中TN、TP及TOC含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物理修复组中,翻耕20 cm组底质TN、TOC的去除效果及翻耕30cm和翻耕加压沙组底质TN、TP及TOC的去除效果较对照组均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且不同修复组对3种指标的去除率大小顺序一致,均表现为翻耕加压沙组最佳,翻耕30 cm组次之,翻耕20 cm组最差;生物修复组中,双齿围沙蚕对底质修复效果明显,0.28 kg·m-2密度组对TN、TP的去除效果及0.14 kg·m-2、0.21 kg·m-2密度组对TN、TP及TOC的去除效果均较对照组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其中,0.21 kg·m-2密度组对TN、TP及TOC的修复效果均最佳,而较高密度的0.28 kg·m-2组的修复效果反而降低,说明沙蚕总体修复效果并不完全随投放密度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152.
为了选择理想的农业废弃物作为优质碳源,同时作为生物膜载体应用于可渗透反应墙(PRB),通过反硝化作用去除地下水中的硝酸盐.选择小麦秸秆、玉米秸秆、稻秆、大豆秸秆、玉米棒、稻壳、甘蔗渣、杨树枝、木屑、芦苇共10种农业废弃物进行元素分析实验、浸溶实验和长效浸出实验研究.元素分析实验结果显示,10种农业废弃物的C、N、H元素含量分别为38%~48%、5%~7%、0.5%~2.5%.短效浸出实验表明,甘蔗浸出液的总有机碳(TOC)浓度最高,均值可达38.66 mg·g~(-1),大豆秸秆、水稻秸秆、玉米秸秆、稻壳、杨树枝和小麦秸秆为8.04~15.30 mg·g~(-1),其他均值约为2.36~6.33 mg·g~(-1).但是,大部分农业废弃物均释放一定量的含氮物质.其中,硝酸盐及亚硝酸盐释放量均低于0.05 mg·g~(-1),氨氮释放量低于0.30 mg·g~(-1),凯氏氮除木屑、玉米棒、杨树枝释放量较低,其余均高于0.80 mg·g~(-1),最高可达1.65 mg·g~(-1).同时,秸秆类材料浸出液具有一定的色度,其中稻杆的色度最高,其值为1025.选择浸出液TOC浓度较高的甘蔗渣、玉米秸秆、稻壳、小麦秸秆及凯氏氮浓度较低的玉米棒和木屑作为理想碳源材料,进行长效浸出实验.结果表明,6种材料的TOC能迅速达到高位平衡状态,且溶出速率稳定,浸出液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气-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表明,其主要成分为有机酸、糖类、含氮有机物和酯类等物质.其中,有机酸主要为甲酸、乙酸、草酸、富马酸等小分子有机酸、糖类主要为纤维二糖、葡萄糖、果糖和木糖.脱氮效能实验表明,6种农业废弃物硝酸盐去除率均达到80%以上,脱氮速率均达到1.00~2.00 mg·cm~(-3)·d~(-1)(以N计).综上,这6种材料均可作为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原位修复的理想碳源填充材料.  相似文献   
153.
本研究测定了厦门湾海域沉积物中的AVS (acid volatile sulphide)、TOC(total organic carbon)和重金属SEM (simultaneously extracted metals),并利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了SEM和TOC、AVS的关系,结果表明TOC不是该区沉积物中AVS含量的主要控制因素,该区域∑SEM的分布模式主要由SEMZn、SEMCu的分布模式决定.利用AVS归一化的方法评价沉积物中有毒金属化学活性,结果表明大多数站点∑SEM/AVS>1,沉积物∑SEM-AVS的差值均0<(∑SEM-AVS)<5,说明该区存在潜在的重金属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54.
针对广州市连续1 a内降雨展开碳丰度的研究,通过对雨水中总有机碳(TOC)、可溶性有机碳(DOC)、颗粒物有机碳(POC)和颗粒物元素碳(PEC)的测定,进一步探讨雨水中碳丰度的季节性特征及其对酸雨形成的贡献作用.结果表明,TOC年均含量7.10 mg/L,DOC年均含量3.58 mg/L,POC年均含量3.60 mg/L,PEC年均含量O.72 mg/L,证明广州市污染物排放对降雨影响较严重.雨水中碳丰度具有一定季节性特征,TOC和DOC含量春季最高,夏季较低,表明广州市春季的总污染物排放量相对大于其它季节;POC对TOC的贡献率夏季要明显高于其它季节,说明固体颗粒物的排放量在夏季达到最高;干季POC相对含量要明显高于湿季,表明由机动车尾气排放导致的有机污染物排放量在秋冬季节要明显高于其它季节.TOC、DOC含量与pH值具有一定负相关性.这些特征从碳丰度角度证明机动车尾气等有机污染物排放对酸雨形成有一定的贡献作用.  相似文献   
155.
研究了工业废水中有机污染物指标TOC、CODCr、BOD5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用耶拿Muhiwin N/C 3100型总有机碳测定仪测定TOC,用经典方法测定CODCr、BOD5。通过TOC线性回归计算发现TOC与CODCr、BOD5有很好的相关性。因此对于生产稳定的企业可通过测定TOC推算出CODCr、BOD5值。从而可将TOC作为有机污染物排放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156.
阳澄湖水体PI、BOD5与TOC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集阳澄湖中湖网围养殖区的下层水样,测定高锰酸指数(PI)、生化需氧量(BOD5)及总有机碳含量(TOC)等水质检测指标,对TOC分别与PI、BOD5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用BOD5/TOC比值作为废水可生化性判定指标,对阳澄湖中湖的水质污染有机物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阳澄湖水体的TOC与PI、BOD5存在显著的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