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633篇 |
免费 | 1298篇 |
国内免费 | 2512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502篇 |
废物处理 | 173篇 |
环保管理 | 750篇 |
综合类 | 7057篇 |
基础理论 | 896篇 |
污染及防治 | 981篇 |
评价与监测 | 363篇 |
社会与环境 | 982篇 |
灾害及防治 | 73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11篇 |
2023年 | 812篇 |
2022年 | 913篇 |
2021年 | 889篇 |
2020年 | 658篇 |
2019年 | 647篇 |
2018年 | 485篇 |
2017年 | 556篇 |
2016年 | 594篇 |
2015年 | 606篇 |
2014年 | 804篇 |
2013年 | 533篇 |
2012年 | 729篇 |
2011年 | 642篇 |
2010年 | 628篇 |
2009年 | 645篇 |
2008年 | 583篇 |
2007年 | 490篇 |
2006年 | 479篇 |
2005年 | 384篇 |
2004年 | 289篇 |
2003年 | 266篇 |
2002年 | 227篇 |
2001年 | 207篇 |
2000年 | 149篇 |
1999年 | 133篇 |
1998年 | 127篇 |
1997年 | 104篇 |
1996年 | 105篇 |
1995年 | 107篇 |
1994年 | 98篇 |
1993年 | 63篇 |
1992年 | 58篇 |
1991年 | 47篇 |
1990年 | 42篇 |
1989年 | 20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千岛湖千岛湖即新安江水库,是我国长三角地区最大的淡水人工湖和重要的水源地,生态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是我国现阶段不可多得而亟需保护的水生态区域之一。开展千岛湖水环境功能区纳污能力核定,在此基础上控制区域排污总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保护千岛湖水资源,防止水污染的一项重要基础巩工作。本研究在充分调查千岛湖周边社会经济、水文、水质、污染源、水环境目标的基础上,对千岛湖的污染物入湖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确定千岛湖功能区不同水质指标纳污能力计算方法后,对千岛湖的污染物入河量(COD、NH3-N、TP、TN)展开了计算。计算显示:现状污染负荷法计算出千岛湖COD、NH3-N和TP指标纳污能力分别为16420 t/a、2225t/a和434 t/a。狄龙模型计算得出湖区TN现状1.0 mg/L时的纳污能力为3970.21 t/a,2020年0.8 mg/L和2030年0.5mg/L目标值时的纳污能力分别为3176 t/a和1985 t/a。 相似文献
992.
利用水热反应法制备β-In2S3纳米颗粒光催化剂,并利用SEM、TEM和XRD等对其进行分析表征;采用土霉素溶液模拟四环素类抗生素废水,探讨In2S3对土霉素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β-In2S3为立方相纳米颗粒结构,该纳米颗粒由纳米片组成,直径约15~30 nm.以太阳光为辐射光源,In2S3对土霉素具有良好的光催化降解效果,在4 h内对初始浓度为30 mg·L-1的土霉素降解率可达98%以上.降解土霉素后的催化剂在无水乙醇中清洗并烘干,经4次循环利用后,β-In2S3的降解能力仍能达到85%以上,表明β-In2S3光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以及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993.
研究采用H2O2/Fe^3+催化氧化处理高浓度含甲醛废水,探讨了双氧水和催化剂投加量、反应pH及反应温度等操作条件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通过酸溶解回用失活催化剂。结果表明,较优的操作条件为:H2O2/COD(质量比)=2.2~2.6,Fe^3+/H2O2(摩尔比)=0.048~0.058,反应pH1.80~2.68,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40 min;在上述操作条件下,甲醛去除率达到99%以上,COD去除率达到85%以上。失活的催化剂可通过稀酸溶解后循环使用,其效果与三价铁盐作催化剂的基本相同。采用H2O2/Fe^3+处理含甲醛废水具有比采用H2O2/Fe^2+较优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4.
采用间歇式摇床试验,研究了葡萄糖共基质条件下Fe^0-厌氧微生物体系中Fe^0投加量、pH值、染料初始浓度对活性艳红X-3B模拟废水脱色率的影响,比较了Fe^0-厌氧微生物、纯厌氧微生物及纯Fe^0 3种体系中废水的脱色效果。结果表明:Fe^0-厌氧微生物体系中初始浓度(50~500mg/L)对活性艳红X-3B的脱色率影响不大;而Fe^0投加量、pH值存在一个最佳范围;当Fe^0投加量为260mg/L,pH值为6.0,污泥浓度为0.35gVSS/L,停留时间约为30h时,体系中活性艳红X-3B的脱色率可达90%左右,比相同试验条件下纯Fe^0、纯厌氧微生物体系达到此脱色率所需时间分别缩短了约1/2、7/10。在Fe^0-厌氧微生物体系中,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可推测活性艳红X-3B的脱色机理主要是其偶氮键发生断裂,生成苯胺和萘类物质,而且苯胺和萘类物质能得到进一步降解。 相似文献
995.
以Al2O3为载体,分别采用超声辐射浸渍法和普通浸渍方法制备Fe-Ni-Mn/Al2O3催化剂。采用BET、XRD和SEM对催化剂的理化性质和孔结构进行了分析,以模拟酸性绿B废水为研究对象考察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浸渍溶液pH值和焙烧温度显著影响催化剂的性能。与普通浸渍法相比,超声浸渍法制备的Fe-Ni-Mn/Al2O3催化剂对酸性绿B脱色反应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996.
以硫酸钛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了掺Fe3+TiO2晶体粉末,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样品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在可见光条件下,用溴酚蓝、甲基绿、甲基蓝、孔雀石绿、甲基紫和碱性品红等6种典型三苯甲烷类化合物为目标降解物,研究了以自制的掺Fe3+TiO2晶体粉末对它们的催化降解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掺Fe3+TiO2晶体属于锐钛矿型。6种化合物的光催化降解反应遵循拟一级动力学规律,且可用Langmuir-Hinshelwood(L-H)动力学模型描述,其表观反应速度常数(k)的大小顺序为:溴酚蓝〈甲基绿〈甲基蓝〈孔雀石绿〈甲基紫〈碱性品红,大小变化次序与其半衰期t1/2成反比,并从分子结构上对它们的降解规律进行定性解释。 相似文献
997.
通过生物降解实验考察三氯乙烯(TCE)在苯酚驯化微生物中的共代谢降解性能,并进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苯酚是TCE-苯酚共代谢过程必不可少的共代谢基质;TCE的共代谢降解与苯酚和TCE初始浓度有关。TCE在降解初期会出现一个短暂的迟滞期,TCE的大量降解要在苯酚被利用后才发生;高质量浓度TCE(>9mg/L)对共代谢降解有抑制作用。苯酚/TCE(质量比)在10~15以上时,苯酚菌对TCE的去除率较大。Haldane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苯酚和TCE的比降解速率。动力学分析表明,微生物对苯酚的亲和力要大于TCE,苯酚对TCE共降解具有竞争性抑制作用,TCE对微生物存在毒性抑制作用;结果证实了生物降解实验的结论。 相似文献
998.
21世纪以来,气候变化带来的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以及极端气象事件等已经给中国的交通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在分析中国交通规划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建立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气候变化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原则、方法及指标类型,并采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建立了适用于中国交通规划的气候变化指标体系.分析表明:(1)湖北省骨架公路网规划(2005)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综合能力水平指数为0.44,属于警戒状态,应对气候变化的综合能力较差,规划区域面临的气候变化压力也较大.(2)在侧重环境保护的湖北省情景下,规划区域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综合能力水平提高的最明显,在实现规划环境目标的前提下,2020年规划区域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综合能力水平指数可以达到0.62,已经达到了良好状态.(3)只有从中总结出可行的政策和措施,才能保证湖北省在交通快速发展、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有效应对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999.
基于贵州省湄潭县2009年统计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对湄潭县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分析研究,经计算,2009年,湄潭县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均衡值分别为1.358 3、0.656 1 hm2/人,因此湄潭县生态赤字为0.702 2hm2/人.化石能源用地和草地产生生态赤字较大,分别为0.342 6、0.326 2 hm2/人;建筑用地、耕地和水域产生生态赤字较小,分别为0.096 0、0.048 8、0.022 5 hm2/人;林地产生生态盈余为0.223 4 hm2/人.湄潭县湄江镇、黄家坝镇和永兴镇的生态足迹均衡值较高,鱼泉镇、天城乡、抄乐乡和茅坪镇的生态足迹均衡值较低,其余乡镇的生态足迹均衡值中等.湄潭县茅坪镇、高台镇、抄乐乡和新南乡的生态承载力均衡值较高,黄家坝镇、湄江镇、天城乡、洗马乡和兴隆镇北部的生态承载力均衡值较低,其余乡镇的生态承载力均衡值中等. 相似文献
1000.
以标准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NRCA)模型为评价方法,根据2009年中国西部地区的能源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状况,对西部地区能源资源利用的比较优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运用NRCA模型定量评价西部地区能源资源利用的比较优势,可以较好地处理时空问题和结果不对称问题,且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评价方法可行.在生产耗能方面,农业耗能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区域主要有四川、陕西、青海、宁夏;工业耗能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区域主要有四川、重庆、云南、甘肃、宁夏、新疆;建筑业耗能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主要集中在除四川以外的西南地区及西北地区的新疆;第三产业耗能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区域集中在西南地区及西北的甘肃.在生活耗能方面,城镇生活耗能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主要集中在重庆、陕西、贵州,其他区域则是农村生活耗能具有综合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