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69篇
安全科学   11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65篇
综合类   157篇
基础理论   73篇
污染及防治   64篇
评价与监测   36篇
社会与环境   61篇
灾害及防治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61.
1961—2010年宁夏无霜期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961—2010年宁夏全区20个气象站的逐日最低气温资料,根据霜冻气候指标计算了各站逐年的无霜期。采用基础统计方法和气候诊断分析方法,研究了宁夏全区及不同区域的无霜期基本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50年来宁夏无霜期的空间差异明显,多年平均无霜期最长达166 d(吴忠站),最短仅有117 d(隆德站),空间差异最大为49 d;从时间上分析,1972年全区平均无霜期最短,只有121 d,2000年和2001年最长,达167 d,年际间最大相差46 d;在3个区域中,多年平均无霜期以及80%和90%保证率的界限值均是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南部山区;近50年来,全区平均无霜期以4.7d/10 a的速率延长,3个区域的无霜期均呈延长趋势,其中南部山区的延长速率最快,达5.8 d/10 a;全区的无霜期在1982年发生突变,其中引黄灌区和中部干旱带的突变年与全区一致,南部山区的突变年提前了2年;从年代际看,20世纪70年代的平均无霜期最短,21世纪初的最长,两个年代相差20 d。宁夏无霜期呈现明显延长趋势,这与1961年以来宁夏平均气温明显升高的趋势保持一致,春、秋季的平均气温均在升高使得终霜日提前、初霜日推迟是无霜期延长的主要原因。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无霜期延长对宁夏的农业生产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462.
Nylon bags containing yellow leaves of Rhizophora apiculata and Avicennia marina, were immersed for 80 days from August to October, 1996. the decomposing leaves were collected every 10 days and analysed for dry weight loss and six biochemical parameters: tannins, total amino acids, total sugars, total nitrogen, total lipids and fatty acid profile. the leaf weight initially decreased very rapidly by about 50% of the start in two species of mangroves within 10 days. Similar changes were observed with tannins, total amino acids and sugars. However, the concentration of nitrogen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decomposition.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total lipid and fatty acid profile.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 of fatty acid in the decomposing leaves was palmitic acid (16:0).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such as, 18:1 w7c and 18:1 w9c were found to be present in decomposing leaves of both species.  相似文献   
463.
湿地变化对双台河口自然保护区服务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GIS和遥感技术分析了1988~2012年双台河口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和湿地的动态变化,并运用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单位面积价值的平均值分析了该保护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情况,并对湿地变化与生态服务功能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88~2012年,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有天然湿地类型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面积比例由93.83%减少至77.25%,芦苇湿地和典型滩涂、滩地面积减少最多;1988~2012年,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服务功能总体上呈减少趋势,共减少了18.25%.就类型而言,耕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增加了4617元,水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减少了2012元,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减少了115133元;该保护区湿地对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贡献率最高,且远远超过其他地物类型的生态服务功能贡献率,但贡献率从1988年的75.07%下降至2012年的68.86%.由于该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频繁,不断侵占天然湿地,导致该自然保护区生态服务功能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64.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中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由中国知网数据库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报道的近30年来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中重金属分布特征和年代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近30年来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中w(Cd)、w(Pb)、w(Cr)、w(As)、w(Hg)、w(Cu)、w(Ni)、w(Zn)平均值或中位值均符合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污泥农用时污染物控制标准限值,但数据离散且呈偏态分布. 依据GB 18918─2002,1980─1989年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中重金属质量分数75%分位值中有w(Cd)、w(Cu)、w(Ni)、w(Zn)超标,90%分位值中有w(Cd)、w(Pb)、w(Hg)、w(Cu)、w(Zn)、w(Ni)超标;1990─1999年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中重金属质量分数75%分位值中w(Ni)超标,90%分位值中除w(As)外其他重金属均超标;2000─2010年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中重金属质量分数75%分位值中w(Ni)超标,90%分位值中w(Cd)、w(Cr)、w(Hg)、w(Cu)、w(Zn)、w(Ni)超标. 从年代变化看,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中w(Cd)、w(Cu)随年代逐渐下降,但w(Hg)、w(As)、w(Cr)、w(Zn)、w(Ni)、w(Pb)呈波动趋势. 近10年数据表明,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中w(Ni)、w(Cd)、w(Hg)超标倍数最高,在进行污泥处置时需要优先关注.   相似文献   
465.
It is predicted that climate change will drive extinctions of some reptiles and that the number of these extinctions will depend on whether reptiles are able to change their distribution. Whether the latitudinal distribution of reptiles may change in response to increases in temperature is unknown. We used data on reptile distributions collected during the 20th century to analyze whether changes in the distributions of reptiles in Spain are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s in temperature. We controlled for biases in sampling effort and found a mean,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northward shift of the northern extent of reptile distributions of about 15.2 km from 1940-1975 to 1991-2005. The southern extent of the distributions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Thus,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latitudinal distributions of reptiles may be changing in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相似文献   
466.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气候和人类活动因素的影响下,太湖流域汛期河网水位上升明显,洪涝频发。论文基于流域腹部地区站点日降水和水位资料,对历年降水和水位进行分等级研究,分析它们的变化趋势及差异;并采用两变量弹性分析方法探讨水位对降水变化和以城镇化为代表的人类活动响应的敏感性。结果表明:①1954-2006年汛期和非汛期高等级(8~10级)降水占相应时段总降水的贡献率呈上升趋势,而低等级(1~3级)降水贡献率呈下降趋势,即降水集中程度在增加。水位变化呈现类似特点,并且高等级水位的集中程度增加更为显著。②基准期(汛期1954-1985年,非汛期1954-1987年)水位变化对城镇化的弹性系数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而相对期(汛期1986-2006年,非汛期1988-2006年)的城镇化弹性系数比较显著,其造成水位变化的贡献率在非讯期已接近降水的贡献率。因此,以快速城镇化为代表的人类活动影响,在研究区水位变化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67.
洱海湖滨带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洱海全湖128km湖滨带及其外围敞水区水质进行了为期1a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洱海湖滨带总氮、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年平均处于Ⅲ类水平,主要污染因子是总氮和总磷;湖滨带水质季节性变化表现为夏、秋季水质污染重于冬、春季,最重时期是11月.水质空间变化表现为北部污染重于南部,西部重于东部;临近村落、农田区湖滨带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浓度均明显高于临近林地、山地区湖滨带;强风浪水动力扰动下,湖滨带近岸(离岸0~60m范围,水深£2.5m)区域水体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浓度均明显高于远岸(离岸70~190m范围,水深3.0~8.0m)区域,而在弱风浪下,离岸远近水质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468.
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对雌性小鼠卵泡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 CNTs)作为一种新形式的结晶碳,在工业及医药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采用水溶性较好的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MWCNTs-COOH)为研究对象,探索功能化多壁碳纳米管对小鼠卵巢发育的影响。将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溶解在含0.5% Tween-2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对实验小鼠按照2.5, 5, 10 mg·kg-1进行持续64 d的灌胃处理。处理结束后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和HE染色观察卵巢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显示,碳纳米管确实进入了小鼠卵巢中。同时,随着MWCNTs-COOH暴露的增加,雌性小鼠卵泡数量显著减少,而雌性小鼠卵泡的形态结构并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69.
Most fish farming waste output models provide gross waste rates as a function of stocked or produced biomass for a year or total culture cycle, but without contemplating the temporality of the discharges. This work aims to ascertain the temporal pattern of waste loads by coupling available growth and waste production models and developing simulation under real production rearing conditions, considering the overlapping of batches and management of stocks for three widely cultured species in the Mediterranean Sea: gilthead seabream (Sparus aurata), European seabass (Dicentrarchus labrax) and Atlantic bluefin tuna (Thunnus thynnus). For a similar annual biomass production, the simulations showed that waste output and temporal dumping patterns differ between the three species as a result of the disparities in growth velocity, nutrient digestibility, maintenance metabolic budget and husbandry. The simulations allowed the temporal patterns including the periods of maximum discharge and the dissolved and particulate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content in the wastes released to be determined, both of which were seen to be species-specific.  相似文献   
470.
基于遥感技术的松辽平原盐渍化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RS、GIS手段,以航天遥感MSS/TM/ETM为主要信息源,运用参数构造法、空间叠加分析法和网格等值线追踪法.对松辽平原盐渍化进行多时相遥感动态监测.研究结果表明.近30年来松辽平原盐渍化面积持续增加.强度持续增强.盐渍化面积变化总动态度为-1.03%,其中,1975-1989年为-1.67%,1989-2003年为-0.31%.盐渍化强度中心位于大安与乾安之间,1975-1989年,强度中心向北东方向移动22.81 km;1989-2003年,强度中心向西南方向移动16.50 km.松辽平原盐渍化是自然因素和不合理人类活动共同作用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