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2篇
  免费   804篇
  国内免费   122篇
安全科学   597篇
废物处理   272篇
环保管理   595篇
综合类   1964篇
基础理论   749篇
环境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426篇
评价与监测   191篇
社会与环境   143篇
灾害及防治   246篇
  2025年   25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164篇
  2020年   192篇
  2019年   152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179篇
  2016年   225篇
  2015年   228篇
  2014年   296篇
  2013年   311篇
  2012年   317篇
  2011年   319篇
  2010年   272篇
  2009年   208篇
  2008年   180篇
  2007年   253篇
  2006年   237篇
  2005年   178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3年   5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6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通过测定半夏根际土壤及植株不同生长时间不同部位的酚酸类化感物质,明确半夏酚酸类化感物质积累的规律,为进一步探明半夏化感自毒作用导致连作障碍提供理论依据。间隔15 d对半夏块茎皮、块茎(去皮)、叶、须根和根际土壤进行取样,共取样6次,通过HPLC方法检测与化感现象密切相关的6种酚酸(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丁香酸、香草醛、对香豆酸和阿魏酸)。半夏植株不同部位及根际土均含与连作土壤相同的6种酚酸类成分,含量均在60~90 d时达到最高。半夏须根总酚酸的积累量显著性高于其他部位(P<0.05)。其中须根又以对香豆酸含量最高;根际土同样以对香豆酸含量最高。半夏倒苗期(90 d左右)是连作半夏自毒作用发生的关键时期,此时期的半夏须根酚酸含量最高,其中对香豆酸又占主要地位,高浓度对香豆酸抑制半夏幼苗生长,推测其是主要的酚酸类化感自毒物质。  相似文献   
82.
采用同位素稀释法-高分辨气相色谱-质谱测定了2007年北京8个污水处理厂污泥样品中多氯二苯并二噁英(PCDDs)和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s)的分布情况,并根据毒性当量系数计算了污泥中PCDD/Fs的毒性当量(I-TEQPCDD/Fs). 样品的I-TEQPCDD/Fs为1.4—15.0 pg·g-1dw,平均值为6.0 pg·g-1 dw,结果表明,污泥中PCDD/Fs的I-TEQs明显低于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关于污泥农用时PCDD/Fs的标准排放限值(100 pg·g-1dw).与2004年相比,2007年污泥中PCDD/Fs的含量已显著降低 (P<0.05).  相似文献   
83.
以灰化土(Aquodssoil)为供试土壤,分别加入4种含量的Cd2+(0、5、10、20mg·kg-1)模拟土壤污染,设置单独加8条蚯蚓(Pheretima sp.)、单独接种菌根(Inoculum Endorize-Mix2)、同时接种蚯蚓和菌根的3种处理,以不加蚯蚓和菌根为对照,各处理均种植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研究蚯蚓、菌根相互作用对土壤-植物系统中Cd迁移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菌根对土壤pH无明显影响,加蚯蚓可使土壤pH比对照约降低0.2,蚯蚓和菌根同时作用对土壤pH降低没有协同作用.(2)蚯蚓或菌根的加入均能显著增加土壤中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蚯蚓的影响大于菌根,同时加入蚯蚓和接种菌根对土壤中DOC的增加有一定的拮抗作用.(3)蚯蚓活动增加了黑麦草根部Cd的积累,菌根则能促进Cd从黑麦草根部向地上部转移,二者具有促进Cd向地上部分转移的协同作用.(4)蚓粪和土壤中DTPA提取态Cd含量与黑麦草吸收Cd量呈显著相关(p<0.01),而蚓粪中DTPA提取态Cd含量均显著高于土壤中的含量(p<0.05).因此,蚓粪中有效态Cd是植物吸收Cd的重要供源.  相似文献   
84.
刘亚兰  马岑鑫  丁河舟  邱勇  李冰  王硕  李激 《环境科学》2017,38(10):4286-4292
基于消毒技术对污水处理厂出水中总异养菌(total heterotrophic bacteria,HPC)及5种抗生素抗性菌(antibiotic resistant bacteria,ARB):氨苄霉素抗性菌(AMP)、红霉素抗性菌(ERY)、四环素抗性菌(TET)、卡那霉素抗性菌(KAN)、环丙沙星抗性菌(CIP)的去除情况研究,分析消毒技术对ARB的强化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实际污水处理厂的紫外消毒对ARB去除率仅为18.2%~40.9%,且AMP含量最高;另外,消毒技术对ERY有选择性去除效果,对其他4种ARB无明显选择性去除效果(P0.05);最后结合次氯酸钠、臭氧、紫外消毒处理对COD、NH_4~+-N的去除效果,确定强化去除ARB的消毒方式中臭氧,次氯酸钠和紫外的最佳浓度和剂量依次为5.0 mg·L~(-1)、25.0 mg·L~(-1)和45.0 m J·cm~(-2),ARB去除率依次为45.5%~74.5%、66.1%~85.5%、68.6%~85.5%,另外次氯酸钠耦合紫外消毒强化去除ARB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5.
针对某化工工业园区电石炉群运行时造成园区功率因数低的问题,利用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Power System Analysis Software Package,PSASP)建立园区电石炉群仿真模型,提出合理的无功补偿方案,并通过仿真分析和计算,对方案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无功补偿方案能够有效提高园区功率因数,减少电石炉群运行时对电网的影响。  相似文献   
86.
焦化厂土壤和地下水中PAHs分布特征及其污染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煤炭为原料的焦化厂是环境中PAHs的主要人为污染源. 针对US EPA(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优先控制的16种PAHs,对苏南某生产历史长达16 a、面积为44.58×104 m2的焦化厂土壤样品中的w(PAHs)以及地下水样品中的ρ(PAHs)进行了分析,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对PAHs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表层土壤中除二苯并[a,h]蒽外,其他15种PAHs均被检出;w(2~3环PAHs)平均值占w(∑PAHs)平均值的92.6%,明显高于w(4~6环PAHs). 地下水中只检出强亲水性的萘、二氢苊、苊、芴、菲、蒽等6种低环PAHs,但未迁移至厂外. 厂区内土壤和地下水中PAHs污染均具有典型的区域分布特征,并且均为化厂车间最严重. 土壤防污性能的差异使PAHs在3.0 m黏土层〔Ky(垂向渗透系数)=1.28×10-8 cm/s〕中富集. 高环PAHs主要与有机质结合以固相迁移,因w(TOC)随深度增加而下降,部分高w(高环PAHs)点位土壤有机质吸附过饱和,未被吸附的高环PAHs向深层迁移至5.0 m含水层顶板,但因强疏水性未进入7.0 m含水层. 强亲水性低环PAHs以溶解态迁移进入含水层,但因地下水流动缓慢(流速为3.71×10-6 cm/s),PAHs污染区仅集中在化厂车间及其附近区域.   相似文献   
87.
介绍了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气态污染物监测系统的采样系统和分析单元,分析了其各自的优缺点。对稀释抽取式、冷干抽取式和热湿抽取式3种采样方法,以及非分散红外吸收法(NDIR)、非分散紫外吸收法(NDUV)、紫外差分吸收法(DOAS)、紫外荧光法(UVF)和化学发光法(CL)5种分析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冷干抽取式+紫外差分法以及稀释抽取式+紫外荧光法+化学发光法可以较好地符合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监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88.
有机农业中畜禽粪便等有机肥的大量施用使得农业土壤成为新污染物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的重要储存库和传播源,极大地增加了有机农产品中ARGs的食源性传播风险. 然而,不同类型有机蔬菜中ARGs的污染程度及其驱动因素仍尚不清楚. 基于此,本研究以有机种植和传统种植的青萝卜(Raphanus sativus L.)和香菜(Coriandrum sativum L.)为代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16S rRNA测序技术对比分析了两类蔬菜表面细菌和内生细菌中ARGs和可移动基因元件(MGEs)的丰度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 结果表明,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有机种植方式显著促进了蔬菜表面和内生细菌中ARGs的富集,促进程度高达78.9倍和1.99倍. 与香菜相比,青萝卜的ARGs富集程度更高. 与ARGs相似,有机种植蔬菜内生细菌中MGEs的丰度显著高于传统种植方式的蔬菜,且MGEs的丰度与ARGs的丰度显著正相关(P<0.05),表明有机种植方式通过促进基因的水平转移增加了蔬菜内生微生物组中ARGs污染水平. 此外,网络分析显示有机种植方式下ARGs与细菌间的相互作用更复杂,富集了30个潜在宿主菌,其中14个细菌属(如MicrobacteriumAeromicrobiumGlutamicibacter)与高风险ARGs(aadAtetMfloR)显著相关.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有机种植方式能够通过引入潜在的ARGs宿主菌和富集MGEs,增加ARGs的人体摄入风险,且与根茎类蔬菜相比,叶菜类蔬菜受有机种植方式的影响更大. 研究结果为评估有机农业生态系统中可生食蔬菜ARGs污染的健康风险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9.
天津市纪庄子污水处理厂恶臭气体排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1年,在天津市纪庄子污水处理厂内采集空气样品,并对其中恶臭气体的浓度、扩散模式、影响范围及污水厂内各主要构筑物间相关系数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污水处理厂格栅处恶臭气体浓度最高,为4.31 ng/mL,其中95.61%为H2S气体,其他构筑物恶臭气体浓度范围为0.09~0.32 ng/mL,恶臭气体浓度较前处理工艺相比有大幅度减少;各主要构筑物排放的恶臭气体符合高斯气体扩散模式,恶臭影响范围为厂界外100 m以内;格栅处恶臭气体的排放对于厂界处恶臭气体浓度的贡献度最大,为42.68%;格栅、初沉池、脱水机房、二沉池之间的相关度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90.
雷成琦  钟山  张漓杉  朱婧  韦锃弦 《环境化学》2022,41(5):1629-1638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了浙江某垃圾焚烧厂周边表层土壤样品中镧、铈、镨、钕、钇等15种稀土元素的浓度。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稀土元素分布特征,并评价土壤稀土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水平。结果表明,该垃圾焚烧厂周边表层土壤中稀土元素平均浓度范围为0.49—84.51 mg·kg−1,总稀土元素浓度范围为231.21—259.47 mg·kg−1,均高于土壤背景值,而焚烧厂尾气中的稀土元素浓度达到385.73 mg·kg−1。稀土元素的浓度增量分析结果表明,稀土元素的浓度增量趋势与风频分布趋势相似,浓度增量越大的区域其风频越大,两者的相关性系数达到0.928。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显示,该垃圾焚烧厂周边土壤中稀土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指数值范围为16.67—17.21,风频较小的上风向区域和平行风向1区域处于低生态风险水平,风频较大的下风向区域和平行风向2区域处于中等生态风险水平。垃圾焚烧厂周边土壤中稀土元素累积很可能受到了焚烧厂尾气排放的影响,随着焚烧尾气的持续排放,后期生态风险可能还会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