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3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437篇
安全科学   53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60篇
综合类   1010篇
基础理论   98篇
污染及防治   32篇
评价与监测   57篇
社会与环境   284篇
灾害及防治   3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长江三峡云阳-巫山段是三峡库区滑坡分布密集灾情严重的一个区域,随着库水位抬升到135 m以及今后的175 m,势必会加剧原有滑坡以及危险斜坡的不稳定性.本研究是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开发出用以管理研究区数量繁多灾害点的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42.
池州生态经济示范区的生态旅游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胡文海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20(2):147-148,158
池州市是中国第一个生态经济示范区,具有丰富的高品位的生态旅游资源,成为开展生态旅游的理想地区.首先对池州发展生态旅游进行了SWOT分析,然后对池州生态旅游开发项目与旅游线路进行了初步设计,最后提出了生态旅游开发措施.  相似文献   
43.
中质旅游景区开发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质景区是指旅游综合质量中等的景区.开发中质景区可以增加目的地供给、优化旅游目的地结构、分流优质景区客流.以四川雅安碧峰峡景区为例,在分析该类型景区优劣势的基础上,对其在旅游项目设计、资金筹措、客源市场、产品设计、市场营销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同时指出,我国中质旅游景区开发中存在着资源价值评价不准确、资源破坏严重等误区,以期在旅游实践中提高中质旅游景区的开发质量.  相似文献   
44.
加快牧区水利建设步伐,为草原生态保护提供水资源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新疆主要牧区草地资源面临的生态问题以及水资源分析,阐述了人、畜、草、水的关系,结合《新疆牧区草原生态保护水资源保障规划》,阐明了牧区水利建设在牧区草原生态保护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提出了牧区水利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布局。  相似文献   
45.
基于CAN总线的分布式安全报警系统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CAN总线是一种多主站局部网络 ,支持分布式控制系统或实时控制系统的通信功能 ,具有检错功能强 ,抗干扰 ,传输速率高等优点 ,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笔者以CAN总线技术为基础 ,用单片机和个人计算机组成分布式安全报警系统 ,该系统具有开放性、全分散体系结构、安装维护简单等特点。笔者介绍了该系统的总体构成及其软件和硬件设计。试验结果表明 ,该系统实现了事故现场、住户与住宅小区三者联系的安全报警功能。系统稳定性好 ,实时性强 ,报警准确。  相似文献   
46.
葛藤的饲用价值及其在攀西地区畜牧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葛藤的根、茎、枝、叶不但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易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而且还具有防治动物疾病的作用,是饲药合用、牲畜和家禽喜食的优质牧草和饲料.研究了葛藤的饲用价值和饲用方法,提出了在攀西地区畜牧业中的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47.
The recreational-use value of hiking in the Bellenden Ker National Park, Australia has been estimated using a zonal travel cost model. Multiple destination visitors have been accounted for by converting visitors’ own ordinal ranking of the various sites visited to numerical weights, using an expected-value approach. The value of hiking and camping in this national park was found to be $AUS 250,825 per year, or $AUS 144,45 per visitor per year, which is similar to findings from other studies valuing recreational benefits. The management of the park can use these estimates when considering the introduction of a system of user pays fees. In addition, they might be important when decisions need to be made about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for maintenance or upgrade of tracks and facilities.  相似文献   
48.
为研究昌黎生态监控区夏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采用2005~2013年夏季(8月)昌黎生态监控区海域浮游植物及环境因子的监测资料,基于Arc GIS 10.0和Canoco软件平台,运用典范对应分析方法,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9 a共鉴定出浮游植物3门23科39属105种,其中,硅藻门16科32属90种,占浮游植物总数的85.7%;甲藻门共6科6属14种,占总种类数的13.3%;金藻门1种.各年的优势种存在很大差异,按照优势度Y值的大小包括辐射圆筛藻(Coscinodiscus radiatus)、柔弱角毛藻(Coscinodiscus debilis)、笔尖根管藻(Rhizosolenia styliformis)、柏氏角管藻(Cerataulina bergoni)、威氏圆筛藻(Coscinodiscus wailesii)、海链藻(Thalassiosira sp.)、三角角藻(Ceratium tripos)、洛氏角毛藻(Coscinodiscus wailesii)、中肋骨条藻(Ceratium tripos)等.夏季细胞丰度年际变化较大,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浮游植物的多样性指数H'值介于0.015~3.889,均匀度指数J值介于0.009~1,年际变化幅度较小;各站位间物种分布不均匀,优势种较少且优势度较大.对浮游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进行典范对应分析(CCA),结果表明影响夏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的环境因子包括水温、营养盐(磷酸盐、硝酸氮、氨氮)、盐度等,且是各个环境因子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9.
三峡蓄水期间汉丰湖消落区营养状态时间变化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为探明三峡蓄水后汉丰湖消落区水质营养状态的变化特征,于2013年10月至2014年2月对水质进行连续观察,测定了水质物理参数、营养盐与叶绿素(Chl-a)的质量浓度.结果表明,水体中营养盐与Chl-a质量浓度的增加,在淹水后营养程度有升高现象,2014年2月与2013年10月相比,TN、TP、高锰酸盐指数与Chl-a质量浓度分别增加了4.7、1.0、0.2、3.27倍,TN、TP质量浓度均超过藻类生长限值,随滞留时间延长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应引起重视.Chl-a单因子评价反映出水质由贫营养向富营养演变.TN/TP结果表明,TN、TP分别在不同时间内制约着藻类的生长;2013年10~12月与2014年2月,藻类生长受TN限制;2014年1月,藻类生长受TP限制.Chl-a与p H、DO、NH+4-N、NO-3-N、TN、高锰酸盐指数及TP呈显著正相关,而与SD、水温呈显著负相关;蓄水期间,水质受到了同一污染源的影响.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汉丰湖消落区水质主要受p H、DO、NO-3-N、TN的影响,同时Chl-a、TP、NH+4-N与好氧性有机物的污染不可忽视;在蓄水稳定初期水体具有自净能力,随蓄水滞留时间的延长,水质污染程度整体上呈现逐步恶化的趋势,应加以控制;三峡蓄水期间,南河、东河营养程度相对较高,应加强治理.  相似文献   
50.
Long-term changes, from 1984 to 2010, in the indicators of microbial pollution (total viable count, coliforms, Escherichia coli, enterococci, and Clostridium perfringens) are analysed in the Riga Hydropower Plant Reservoir, an essential source of drinking water for Riga, the capital of Latvia. Counts in microbial indicators fluctuated seasonally and were related to physicochemical parameters (nitrogen compounds, turbidity, temperature, and pH). The changes in microbial pollution were brought about by two major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s. Firstly, Latvia’s independence from the USSR in 1991 which facilitated a distinct reduction in most microorganism counts due to a sharp decline in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is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 drop in point and nonpoint pollution in the river basin. A further development was Latvia joining the European Union in 2004. The corresponding focus on water management, includ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was a major priority of environmental investment and lead to improvements in microbial water quality.Electronic supplementary materialThe online version of this article (10.1007/s13280-020-01470-1) contains supplementary material, which is available to authorized us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