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4篇
  免费   245篇
  国内免费   630篇
安全科学   274篇
废物处理   23篇
环保管理   390篇
综合类   2001篇
基础理论   497篇
污染及防治   105篇
评价与监测   196篇
社会与环境   320篇
灾害及防治   18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46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146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78篇
  2012年   264篇
  2011年   278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193篇
  2008年   170篇
  2007年   220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西安地区旅游景点水体卫生细菌学调查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粪大肠菌和异养细菌总数做指标,对西安地区旅游景点水体的卫生细菌学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西安市区内旅游景点的人工湖、天然湖等大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而离市区较远、海拔较高的旅游景点则污染较轻。  相似文献   
872.
交通污染区城市绿化植物硫含量分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探讨城市绿化植物对交通环境中SO2的响应,以远离城市道路的相对清洁区公园生长的植物为对照植物,采集了广东省被广泛栽种的18种园林绿化植物的不同方位的叶片和树皮样品,用硫酸钡比浊法测定了每种植物样品在交通污染区面向机动车行驶方向、面向人行道方向及相对清洁区的植物样品等不同方位的植物叶片和树皮硫含量,分析了绿化植物在同一株植物的不同生长部位和不同环境中硫含量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交通污染区所有样品的叶片硫和树皮硫含量均高于相对清洁区的样品。其中,远离工厂的交通污染区生长的同一株植物,离机动车道越近,硫含量越高;靠近工厂的交通污染区的同一植物,离工厂近的部位的植物树皮硫含量高于面向机动车道一侧的植物硫含量。  相似文献   
873.
天津污灌区耕作土壤中多环芳烃的纵向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天津污灌区土壤剖面中多环芳烃含量的分布特征,几个代表性样点的研究表明,天津市郊水稻田中PAHs含量最高,菜地含量居次,高粱地含量最低。PAHs总含量在土壤剖面的纵向分布总体上是随着土壤剖面的加深而降低。由于长期污水的淹灌作用,水稻田中PAHs含量出现了局部异常高值。用萘(Nap)、菲(Phe)和苯并[a]芘(Bap)作为高低环组分的代表物质分析PAHs在土壤剖面的分布规律,发现Nap、Phe和Bap的含量在纵向剖面上变化趋势基本相同,总体上含量随着剖面的加深而降低。比较单个组分含量在土壤剖面中的变化,在犁底层以下,Bap的含量基本上低于检测限,而Nap的含量在整个土壤剖面中均高于Bap。PAHs含量在土壤剖面上的分布主要受其物理化学性质、土壤中有机碳和粘粒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74.
南方丘陵区土壤潜育化的发生与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明彪  舒芬  宋光煜  胡恒 《生态环境》2002,11(2):197-201
依据近年来潜育化土壤的研究资料,分别就南方丘陵区土壤潜育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潜育化土壤主要类型及诊断指标,生态环境建设等进行了综合讨论。  相似文献   
875.
分析了沿海滩地3种框围养鱼方式(即精料、种草、化肥养鱼)的能量转换效率及种草养鱼的经济效益。初步得出:在沿海滩地低投入框围养鱼中应重视对太阳能的利用;种草养鱼在3种养鱼方式中能量转换效率最高,经济效益较佳,应推广种草养鱼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876.
鹅掌楸和女贞同化CO2和释O2能力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LI-6400红外气体分析仪,分别在生长初期、盛期、末期测定鹅掌楸和女贞净光合速率,用重量法测定叶面积。得到女贞的净光合速率、叶面积指数和同化CO2及释O2的能力均大于鹅掌楸的结论,可为城市绿化树种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77.
霍林河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霍林河矿区生活垃圾的特性、城市污水水质特征和生态退化类型。提出了生活垃圾、城市污水和生态退化综合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878.
论矿区土壤环境问题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白中科  付梅臣  赵中秋 《生态环境》2006,15(5):1122-1125
我国矿山生态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十分严重。文章论述了矿区土壤环境问题的相关概念及相关问题,指出矿区土壤环境问题包括矿区生态破坏和矿区环境污染。分析了矿区土壤环境问题的影响因素识别以及调查研究主要性状识别等普遍性问题。分析了矿区生态修复问题的复杂性,即有的属于典型的土壤环境学科问题,有的属于相关学科问题引发的土壤环境问题要求矿区生态修复研究的多学科交叉与融合。建议淡化矿区复垦土壤的学科问题,强化矿区复垦土壤的科学问题,集成不同学科的修复技术,从源头上控制矿区土壤污染,将有利于我国不同类型矿区土壤环境问题的诊断,以及矿区复垦土壤生产功能、环境功能和生态功能的恢复对策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879.
通过对六种植物配置方式及三种开发模式的对比试验分析,试验出了一种融水土保持效益与经济效益于一体的高效生态经济型造林模式,并探讨了灰毡毛忍冬产量与海拔高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小沙江高海拔山区,采用金银花(品种为灰毡毛忍冬) 三木药材或其它草本药材,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进行设计开发,可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能保持山区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试验出了主栽树种灰毡毛忍冬在海拔1000~1400m之间时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880.
Abstract:  Ecological change is often hard to document because of a lack of reliable baseline data. Several recent then-versus-now surveys of temperate forest and grassland communities demonstrate losses of local plant species, but most are based on data from a single site. We resurveyed understory communities in 62 upland forest stands in northern Wisconsin (U.S.A.) for which quantitative baseline data exist from 50 years ago. These stands are within a largely unfragmented region but vary in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successional stage. We collected data on changes in (1) total and native species richness, (2) the ratio of exotic to native species, (3)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habitat generalists, and (4) community similarity among sites. We also compared how these rates of change varied over time. Over the past 50 years, native species density declined an average of 18.5% at the 20-m2 scale, whereas the ratio of exotic species to native species increased at 80% of all sites. Habitat generalists increased, and habitat specialists declined, accounting in part for an 8.7% rise in average similarity in species composition among sites. Most of these changes cannot be related to succession, habitat loss, or invasion by exotic species. Areas without deer hunting showed the greatest declines in native species density, with parks and research natural areas faring no better than unprotected stands. Animal-pollinated and animal-dispersed species also declined, particularly at unhunted sites.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power of quantitative multistand data for assessing ecological change and identify overabundant deer as a key driver of community change. Because maintaining forest habitats alone fails to preserve plant diversity at local scales, local biotic simplification seems likely to continue in the region unless active efforts are taken to protect divers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