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74篇
安全科学   8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189篇
基础理论   31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24篇
灾害及防治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进一步了解高寒草原土壤碳动态变化特点与变化过程,采用湿筛法对藏北高原未退化、轻度退化和严重退化高寒草原表层(0~10 cm)、亚表层(>10~20 cm)不同粒级w(SAOC)(SAOC为土壤团聚体有机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未退化草地相比,不同程度退化草地w(SAOC)均呈下降趋势,但严重退化草地表层、亚表层中w(SAOC)、>0.25 mm粒级w(SAOC)、 < 0.25 mm粒级w(SAOC)降幅均显著低于轻度退化草地;不同程度退化草地表层、亚表层中>0.25、 < 0.25 mm粒级w(SAOC)在总体上趋于下降,且亚表层的降幅明显高于表层的降幅,但退化草地亚表层中w(SAOC)仍高于表层(未退化草地、轻度和严重退化草地亚表层较表层分别增加51.84%、31.34%、6.83%),w(SAOC)的土层差异随草地退化加剧而大幅缩小;轻度、严重退化草地不同粒级w(SAOC)的土层分布特征仍与未退化草地一致,其表层、亚表层中>0.25 mm粒级w(SAOC)均明显较高;与未退化草地相同,退化草地表层、亚表层w(SAOC)贡献率亦均呈|2~0.25 mm| > | < 0.25~0.053 mm| > | > 2 mm| > | < 0.053 mm|粒级;退化草地环境对团聚体与w(SAOC),以及w(SOC)(SOC为土壤有机碳)与w(SAOC)间的关系具有重要影响.研究显示,高原冷干环境下不同粒级SAOC及其变化受草地退化程度、土层深度等的深刻影响,需要从影响土壤有机碳形成与转化的土壤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2.
为查明我国北方沙漠地区降水化学组成及来源,在阿拉善沙漠高原阿右旗气象站采集了2013—2015年的降水样品,测定了降水pH、EC(电导率)及主要离子当量浓度.结果表明:阿拉善沙漠阿右旗气象站降水pH和EC的范围分别为6.66~8.05和35~1 237 μS/cm;Ca2+、SO42-、Na+和Cl-为降水中的主要离子,其总和占总离子的85%以上.降水pH、EC和主要离子当量浓度是反映空气质量的基本参数,较高的降水pH反映出当地降水具有明显的碱性特征.与其他地区相比,该地区降水的EC和可溶性离子日均湿沉降通量也较高,且随月份有较大的变化,表明干旱沙漠粉尘对当地降水水化学的贡献较大.根据离子来源相对贡献的计算结果发现,降水中92.8%的SO42-和98%的NO3-来自人为源,98.8%的Ca2+和88.7%的K+为陆地来源,55%的Mg2+为海洋源,24.8%的Na+来自矿物风化,极少部分Cl-为人为源.研究显示:除降水中的NH4+外,其他主要离子之间的相关性表明各种成因物质在风力作用下同时进入了大气;基于[NH4+](NH4+的当量浓度)与[K+](K+的当量浓度)相关性分析,降水中的NH4+来自生物质燃烧、肥料使用、动物粪便等.   相似文献   
63.
利用四川156个气象观测站1981-2014年霾日观测资料,对区域内不同强度霾日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不同强度霾日数呈现轻霾和重霾显著上升、中霾下降的趋势,20世纪90年代后霾日整体偏多,其中,秋、冬季发生频率偏高,12月和1月是多发时段;不同强度年均霾日高值区集中在盆地中部、东部地区,低值区主要位于盆地西南地区,并呈现盆地中北部霾日逐年减少,盆地南部逐年增多的变化趋势.结合季节特征探讨霾日形成机理发现,春、夏季欧亚中高纬度呈现两槽一脊的环流形势,印缅槽较强,利于降水,盆地相对湿度为85%以上,高原东侧上升气流较明显,大气对流层中下层为"上冷下暖"的递减层结,利于大气污染排放物垂直交换及其对外扩散;秋、冬季高纬度以纬向环流为主,经向环流偏弱,冷空气被阻挡在盆地以北以西区域,盆地东部为下沉气流,850 hPa以下的偏东气流使东部污染物向西蔓延,青藏高原以东地区上空为显著的"上暖下冷"逆温层结,相对湿度为80%左右,地面气温增加,相对湿度下降,使霾不易向雾转换,加重霾日高频状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64.
基于高原环境的保障装备适应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寻找和发现现役保障装备在高原保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评估装备的高原工作性能,全面提升保障装备高原环境适应能力。方法依据高原环境特点,全面、准确定量掌握现役保障保障装备在高原环境下的实际性能,找出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高原环境保障装备适应性技术研究。结果从技术措施、调试工艺、各分系统间的匹配这三个方面提出提高保障装备高原环境适应性技术。结论通过适应性技术高原型保障装备可达到功能完备、性能可靠、适应高原环境现役主战装备的保障需求。  相似文献   
65.
目的确定某自行火炮全寿命期环境剖面。方法对某自行火炮寿命期剖面内可能经历的各种环境事件进行分析,确定寿命期内对武器系统造成影响的主要环境因素量值。结果构建了某自行火炮全寿命期环境剖面,以图表的形式说明了寿命期环境剖面中各环境因素的量值。结论所构建的全寿命期环境剖面可为改善产品的环境适应性设计,开展环境试验,提高自行火炮的环境适应能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6.
介绍了德钦县概况,分析了德钦县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保护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67.
高原环境对航空保障装备的影响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原地区独特的气候环境会对航空保障装备技术性能的正常发挥产生重要影响。根据高原气候环境特点和保障装备结构组成,从动力系统、电气系统、气源系统和液压系统四个方面,分析了高原环境对保障装备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保障装备在高原环境下的改进对策,可为现役装备技术改进和新型装备设计研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8.
四川凉山藏彝青少年头发中多氯联苯污染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采用索式提取-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了39份来自四川省凉山州藏族、彝族青少年(11~19岁)头发样品中的12种类二英多氯联苯(DL-PCBs)的浓度水平及其同族体组成,并分析了其浓度与民族、食肉和饮奶习惯及性别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头发样品中PCBs的检出率为100%,DL-PCBs的总含量为(102.2±14.3)pg·g-1,含量范围9.6~991.6pg·g-1,表明该地区受到DL-PCBs的污染程度较轻.PCB-77、PCB-105、PCB-118为主要单体,占ΣDL-PCBs的84.7%.凉山州彝族青少年头发样品中的PCBs浓度显著高于藏族,且其浓度与每周食肉、饮奶频次具有相关性(P0.05),表明通过饮食摄取的PCBs可能是造成浓度差异的原因之一.该地区藏、彝青少年女性发样中PCBs浓度显著高于男性(P0.05).  相似文献   
69.
青藏高原内陆典型冰川区"冰川-径流"汞传输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青藏高原内陆典型冰川区"冰川-径流"汞输送过程,于2011年8月15日~9月9日对青藏高原内陆念青唐古拉山脉扎当冰川-曲嘎切流域内雪坑、冰川融水以及径流进行了采样,检测了不同环境介质中汞浓度,并分析了不同介质中汞的控制因素及输送过程.结果表明,扎当冰川-曲嘎切流域内雪坑、冰川融水以及曲嘎切径流中总汞浓度分别为(3.79±5.12)、(1.06±0.77)和(1.02±0.24)ng·L-1,处于全球背景水平.不同环境介质中均以颗粒态汞为主,受到总悬浮颗粒物和径流量的控制.随着气温升高,冰川消融,受其补给的河流径流量增加.不同环境介质间,从冰川末端融水到曲嘎切下游河水,总汞浓度峰值时间分别是14:00、16:00和20:00以后,体现了汞在"冰川-径流"环境系统中随冰川消融、径流量变化的释放和传输过程.冰川补给河流汞的传输受多种因素制约,气候变化背景下,冰川消融和径流增加带来的侵蚀将在汞释放及其向下游传输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0.
Measurements of surface O3 and carbon monoxide(CO) were made from September 2009 to August 2011 at Dangxiong(30.48°N, 91.10°E, 4187 m a.s.l.), a remote highland site in a southern valley of the Nyainqêntanglha Mountains in the Tibetan Plateau, China. The monthly mean O3 mixing ratio ranged from 29.1 to 51.4 ppb, with an average of 38.5 ppb, and the maximum value was observed in May. The average diurnal cycle of O3 concentration showed a minimum in early morning and a maximum in the afternoon, with a broader "high platform" from the late morning to the late afternoon, and resembled that of surface wind speed. The concentration of surface O3 was highly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ropospheric column O3 over the regions surrounding Dangxiong and with that of surface O3 observed at a site north of the Nyainqêntanglha Mountains, suggesting a good regional representativeness of surface O3 at Dangxiong. In the afternoon when stronger winds blew, surface air showed distinct features of free-atmospheric air, with higher O3, lower CO, and lower relative humidity(RH). The negative O3–CO and O3–RH correlations in most months indicate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f air masses from the free troposphere. Trajectory analysis suggests that air masses originating from the south of the site make a negative net contribution to surface O3 and a positive contribution to CO and humidity, and those from the northwest sector contribute conversely to the respective quanti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