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71篇
安全科学   55篇
废物处理   45篇
环保管理   26篇
综合类   284篇
基础理论   24篇
污染及防治   3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1.
提出了复合材料废弃物与各单一组分材料废弃物的区别 ,并分类介绍了复合材料废弃后的资源化现状 ,以及此资源化问题的研究对于今后复合材料发展的影响与意义  相似文献   
312.
以木炭作为载体,固载水合氧化铁,采用抽真空旋转蒸发法制备铁炭复合材料,通过比较不同制备条件下复合材料对水体中磺胺类抗生素的去除效果,对制备条件进行优化。并采用批量平衡试验,研究了铁炭复合材料对磺胺类抗生素的吸附去除特性。结果表明:以Fe(NO3)3溶液浸渍,铁炭质量比为0.224∶1,固化9 h条件下去除水体中磺胺类抗生素效果最佳;铁炭复合材料对磺胺和磺胺吡啶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炭材料,铁炭复合材料对磺胺和磺胺吡啶的去除率随抗生素初始浓度增加而降低,酸性条件下磺胺和磺胺吡啶去除率高于中性和碱性条件,溶液中背景离子强度变化对磺胺和磺胺吡啶的去除影响较小;铁炭复合材料对磺胺和磺胺吡啶的去除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为物理化学吸附和化学降解的协同作用,且在反应过程中生成中间产物。  相似文献   
313.
废弃物资源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1997年由国家计委批准建立的研究开发实体。总部和产业化示范基地设在昆明,注册为云南华威废弃物资源化有限公司;成果转化基地和生产基地设在上海,分别注册为上海华威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和上海达巍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314.
315.
316.
为有效去除废水中Fe3+,采用共沉淀法制备Fe3 O4磁流体,以水合肼为还原剂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RGO),经改进的St?ber法合成了Fe3 O4@mSiO2-RGO磁性介孔纳米复合材料.利用FT-IR、XRD、BET、磁响应等分析方法对Fe3 O4@mSiO2-RGO进行了结构表征,考察了吸附时间、初始浓度和吸附剂...  相似文献   
317.
粉末活性炭-A/O工艺处理尼龙66生产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乐君  张奎  李向阳 《化工环保》2006,26(6):502-505
采用粉末活性炭-A/O生物脱氮工艺对尼龙66生产废水进行处理,对投加与不投加粉末活性炭两种情况下该工艺的生产运行数据进行了汇总和整理。实验结果表明:在废水水量及污染物浓度增加的条件下,通过投加PAC,使系统对废水COD的去除率从85.7%提高到90.9%,NH3-N去除率由51.06%提高到67.66%,出水COD和NH3-N质量浓度分别达到112.53mg/L和19.51mg/L,均低于国家二级排放标准,解决了企业面临的处理废水不达标的问题。  相似文献   
318.
本文通过试验对比,说明直接式加温加湿方式优于间接式加温加湿方式,并简述了湿热环境系统的构成及所研制的湿热环境试验箱的主要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319.
就金属基复合材料这种新型材料的种类、制造方法、开发应用状况进行了较广泛的介绍和评述。  相似文献   
320.
以制备的桉树遗态Fe_2O_3/Fe_3O_4/C复合材料(PBGC-Fe/C)为吸附剂,对某尾矿库废水中砷等重金属进行了吸附实验。研究了温度、pH、废水化学组成、吸附剂投加量及粒径等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剂投加量越大、粒径越小,温度为35℃,p H为3左右吸附效果最好。但实际废水组分复杂,存在竞争吸附及化学沉淀等使砷的总去除率随p H的增大而增大。综合考虑,吸附砷的最佳条件组合为废水p H=5,PBGC-Fe/C投加量0.06 g/m L,粒径150μm。此时废水中总砷质量浓度为0.487 mg/L,可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