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5篇
环保管理   32篇
综合类   57篇
基础理论   10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21.
岷江上游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李虎杰 《四川环境》2001,20(4):51-52,56
岷江上游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森林破坏、植被生态功能退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在上游地区应加强退耕还林还草,建立生态型持续农业系统和生态文明示范区,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群众的综合素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2.
ABSTRACT: Effects of the 1993 flood on river water and sediment quality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historical data and data collected from the Illinois River and Upper Mississippi River in a post‐flood period. Overall the post‐flood results showed systematic reductions and individual changes in the water and sediment constituents. The reductions in sediment metals and nutrients were most obvious at the Keokuk and Lock and Dam 26 stations. By analyzing and comparing the physical changes to the changes in water and sediment constituents at each station, it was found that physical processes such as sediment entrainment and, more importantly, the removal of fine sediment to be the main causes for the reduced concentrations in sediment constituents. On the other hand, sediment redistribution and associated secondary contamination could have caused the emergence of several water and sediment constituents that were undetected before the flood.  相似文献   
23.
姚建  张军  朱莞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11):977-979,982
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岷江上游是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选取了测度岷江上游生态脆弱性的20个指标、25个样本年的2500个数据,采用逆向测度法构建了岷江上游生态脆弱性的测度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得到了影响岷江上游的六大驱动因子:生态环境背景状况、人口承载与结构水平状况、水土流失状况、土地垦殖与利用状况、产业结构水平状况、投资水平与结构状况,为岷江上游生态脆弱区恢复重建及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4.
大伙房水库上游矿产企业的潜在风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大伙房水库上游矿产企业尾矿库进行样品采集,分析其矿渣及渗滤液特征污染因子含量,并与库区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进行比对,结果表明:金矿、铜矿的尾矿库对水库水质安全潜在威胁较大,铁矿次之,分析其污染成因,提出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5.
提出了一种联合上限法(Upper Bound Method)和主应力法(Slab Method)确定模具与金属接触表面压力分布的方法.这是一种基于利用上限法确定金属流动和变形区,然后根据主应力法原理计算接触面压力分布的方法,简称UBM/SM联合法.这种方法较其它方法简便,而且能给出计算压力分布的解析式.本文阐述该法的基本原理,并用它计算杯形件反挤时凸凹模表面的压力分布.  相似文献   
26.
本文根据前文所提联合上限法和主应力法确定模具表面压力分布的基础原理,计算了圆柱坯料正挤压和十字头锻件镦挤时模具表面的压力分布,所得结果与测定值很吻合,进一步证明了UBM/SM法实际应用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7.
在峡江县马埠地区进行1:5万峡江县幅区调工作中,在原石溪组之下发现一套岩性底部为灰白色石英质砾岩与灰白色含砾石英砂岩互层,下部为猪肝,土黄,青灰色粉砂岩,含粉砂质泥岩,含碳质泥岩,间夹少量薄层细砂岩,发育平行层理,中部为浅灰色石英质砾岩与灰色粗中粒长石岩屑砂岩互层,上部为紫红色含角砾硫纹质弱熔结凝灰岩组合的地层,并采获植物化石Manica。其时代属早白垩世,其岩石地层单位划归石溪组下部。  相似文献   
28.
The role of forestry projects in carbon conservation and sequestration is receiving much attention because of their role in the mitigation of climate change.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e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potential of the Upper Magat Watershed for a carbon sequestration project. The three main development components of the project are forest conservation: tree plantations, and agroforestry farm development. At Year 30, the watershed can attain a net carbon benefit of 19.5 M tC at a cost of US$ 34.5 M. The potential leakage of the project is estimated using historical experience in technology adoption in watershed areas in the Philippines and a high adoption rate. Two leakage scenarios were used: baseline and project leakage scenarios. Most of the leakage occurs in the first 10 years of the project as displacement of livelihood occurs during this time. The carbon lost via leakage is estimated to be 3.7 M tC in the historical adoption scenario, and 8.1 M tC under the enhanced adoption scenario.  相似文献   
29.
黄浦江上游支流污染负荷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黄浦江上游14条主要支流的水资源特性,水量、水质和工业,、生活、农田径流、禽畜、泵站等污染源的现状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对2000年各污染源排放量进行了预测。同时,对支流区域内污染物的产生量与影响支流水体污染的成因,及支流的污染负荷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水污染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0.
为了研究湿地不同退水时间条件下土壤种质资源与地表植被关系的特征,在三个不同的水位条件下,通过幼苗萌发法对野鸭湖湿地近十年来退水湿地面积中土壤种子资源的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同时,对该区域的地表植被在不同退水时间条件下进行了春、夏、秋三次统计。结果表明,土壤中的种子与地表植被在不同的退水时间条件下,差异显著。文章同时还分析了在不同退水时间条件下,土壤种质资源与地表植被产生差异的原因,为今后利用土壤种子资源在湿地恢复和湿地保护过程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