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0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72篇
安全科学   50篇
废物处理   50篇
环保管理   229篇
综合类   1041篇
基础理论   99篇
污染及防治   265篇
评价与监测   72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城市废水资源化对于缺水城市或水资源污染严重的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论述了当前城市废水资源化实践中面临的发展战略、立法、评价体系、水质标准、处理技术、设施建设、管理水平、公众态度等方面的障碍和挑战,提出了加强制定有关城市废水资源化的法规和政策、制定合理的回用水水质标准和规范、加强宣传教育、发展运行稳定且高效低耗的废水处理工艺以及将废水资源纳入整体的水资源管理体系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2.
混凝法处理油墨废水色度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pH 4 .5~ 6 .5、COD 6 0 0 0~ 170 0 0 /mg·L-1、色度 10 0~ 35 0倍、SS 2 0 0~ 6 5 0 0 /mg·L-1、外观呈蓝紫色的油墨废水进行了混凝法脱色试验。对混凝剂种类及投药量、pH、助凝剂种类及投药量等工艺条件进行了优选。其中混凝剂为聚合氯化铁 ,投药量为 10 0 /mg·L-1,pH适用范围为 4 .8~ 5 .5。助凝剂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分子量为 15 0 0万 ,离子度 4 0 % ,投药量 0 .4 /mg·L-1,处理后的废水脱色率达到 97.0 %以上  相似文献   
113.
针对目前水资源短缺状况,以齐鲁石化热电厂为例提出了利用生活污水,养鱼场排水、锅炉排污水以及化学反洗水作循环冷却水补充水的优化方案,并就废水田用方案的实施及运行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14.
为了探讨玻璃纤维过滤器处理含DEP雾废气的效率问题,在实验室进行了DEP雾去除实验。考查了不同气体入口浓度、过滤流速下玻璃纤维过滤捕集装置对含DEP雾废气的净化能力,结果表明:利用玻璃纤维过滤器去除DEP雾,在DEP雾粒径主要分布为0.48~3.4μm之间,DEP雾浓度小于220 mg/m3,过滤流速小于10 cm/s情况下,玻璃纤维过滤器对DEP雾的去除率大于99%,最大气体流量下的压力降小于1610Pa;同时对含油(酸)雾废气除雾效果好,特别是对于粒径特别细微的油(酸)雾,捕集效率也很高,还可回收利用,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15.
The diagram constructed for selection of sampling methods indicates that, for a systematic error, E ≤ 13%, grab sampling (GS) may be used to characterize effluents with variation coefficient of flow ≤ 120% and of contaminant concentrations ≤ 10%. For the whole studied range of variation coefficient of contaminant concentrations (2–82%), time-proportional compositing (TC) method may be applied with E ≤ 10% for effluents characterized by variation coefficients in flow < 90%. The more complicated flow-proportional compositing (FC) method is required only for effluents with larger variation coefficients or to produce more precise results. The diagram constructed for selection of sampling frequencies indicates that sequential sampling at intervals of approximately 60 min may be applied with E ≤ 10% for effluents characterized by variation coefficients ≤ 30%.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diagrams, constructed using normal series, was checked against monitoring data from two pulp and paper mills in Vietnam. The two diagrams provided results on sampling methods and frequencie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ose obtained from actual monitoring data with percentages of agreement cases of 80 and 75%, respectively. The approach was applied in design of a monitoring program at the Bai Bang integrated pulp and paper mill in Vietnam.  相似文献   
116.
城市中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的氨氮去除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氨氮浓度较高的城市中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进行了静态和动态模拟试验,研究了氨氮在两种不同试验条件下的变化以及对系统产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浓缩倍率的升高,循环水中氨氮浓度大幅度下降,大部分氨氮是由于冷却塔对氨的吹脱作用而被去除。试验过程中,氨氮浓度的降低没有导致系统的腐蚀。用氨氮浓度较高的城市中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7.
试验工艺流程的方案选定,充分吸收了各炼油厂进行的污水深度处理的成功试验经验,以原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单元为基础,提出了以混凝气浮与臭氧生物活性炭串联工艺为核心的总体工艺流程,以降低工程投资及处理成本,提高污水回用的经济效益;同时,指出试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因此,开展炼油污水深度处理回用工艺试验研究,必将为炼油污水深度处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可作为相关污水回用处理工艺选择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8.
污水深度处理后回用不仅节约水资源,也减少了大量污染物的排放,是一项一举多得的益事。秦皇岛港污水深度处理回用工程利用城市二级处理的污水,经深度生物处理后用于煤炭除尘,解决了除尘水源紧张的局面。本文就如何确定回用工程的出水水质指标及其标准进行了讨论,阐述了制定出水水质标准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19.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污水系统设计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碧清  高洁  张杰 《四川环境》2004,23(4):68-71
分析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水环境现状;阐述了城市污水分散处理与集中处理的利弊;指出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是形成良性水循环的有效途径,更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对已建排水系统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污水系统的设计原则,认为污水系统规划要改变传统设计方法,应方便再生水回用,由经济、技术、地理等综合因素确定排水分区、污水厂厂址与数量,选择适合各排水区域水质水量的工艺流程,预留污水厂与再生水回用管线分期发展的空间,应优先选用国产污水处理设备,尽可能维持城市河涌自然生态。  相似文献   
120.
Mitigation of eutrophication, intensified by excessive nutrient load discharge in wastewaters regulated by restrictive legal requirements, remains one of today’s most important global problems. Despite implementation of the Water Framework Directive, the Urban Wastewater Directive and the HELCOM recommendations, the actual condition of surface water is still not satisfactory. In response to the above, the study presents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for surface water protection against eutrophication based on the selection of appropriate nutrient removal technologies. An activated sludge model simulation was used to enable the identification of environmentally justified nutrient removal systems with lowest eutrophication potential of treated wastewater conditioned by bioavailable nutrient forms content. Based on the outcome of the study, the 3-stage Bardenpho system was identified as the most efficient for bioavailable phosphorus removal, while the Johannesburg system proved to have the highest efficiency for bioavailable nitrogen removal. The proposed eutrophication mitigation approach underlines the need for a reconsideration of current legal regulations which ignore nutrient bioavailability and key eutrophication limiting facto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